首先我想说下什么是网络信用卡?阿里巴巴金融最新推出的一项“信用支付”业务,便被外界解读为“无卡的信用卡”,未来甚至有可能挑战银行信用卡。“该业务有别于个人消费贷款,更不是所谓的虚拟信用卡,而是一种信用支付,目前也仅限于用户在无线端支付,信贷资金来源出自合作银行。”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表示。阿里巴巴主要采取和银行合作的方式,阿里巴巴负责提供个人信用数据,银行提供资金来源,目前的主要合作方为中信银行,首发100万张,但并不只限这一家银行。(也就是说未来可能有更多银行加入到网络信用卡当中)
网络信用卡低授信额度是核心所在,因其覆盖了相对空白的金融领域:客户角度:1、交易成本、学成本使得5000 元以下额度客户的金融需求被抑制,互联网近乎零成本,具有普惠金融特点;2、数字钱包是未来方向,网络信用卡更便捷、体验更优;3、低额度信用卡客户不存在还款意愿、还款能力问题,对现金流不敏感。由于信用卡额度较小,客户在透支时对利率极不敏感(1000 元即便年化利率20%带来的循环利息也只有每月 15 元),比较容易形成透支惯。对银行而言,网络信用卡能带来:1、节约成本,据银行人士计算,传统模式下,银行发行信用卡的单张成本大约在80到100元左右,而借助支付宝渠道发行100万张网络信用卡,仅成本就可省掉近亿元。 使银行覆盖低额度客户在经济上变得可行,这部分市场在实体卡背景下是低覆盖空白领域;2、信用卡循环贷款给银行带来的利息收入可观;3、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利用大数据进行风险识别、风险管理,可解决风控问题。
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复制迅速,因此网络信用卡发卡量迅速攀升不是问题:信用卡业务给银行带来的收入大致分三块:循环贷款利息收入(占50%左右,年化利率18%以上)、分期付款手续费收入、回佣收入。国外经验显示ROE 最高的是资产端以信用卡贷款为主的银行。
也就是说传统信用卡模式在创新,如果做的好,未来互联网小额信用会在银行和阿里腾讯间普及。所以
中信银行这次先拔头筹,看看能否给银行业带来新的动力。
其次,我想说下风控 为了使网络信用卡的风险管理达到监管要求,支付宝还与中信银行携手构建一套风险管理体系,以支付宝所掌握的庞大实名用户群和信用数据为基础,配合中信银行原本的信用卡风险管理技术以及征信数据,不仅可以作为向消费者授信的依据,也成为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
腾讯公司,不仅合作成立了首家网络保险公司众安保险,此次微信信用卡又与众安保险打通,众安保险也为微信信用卡建立风险联防机制,并且可根据业务发展不断提出中信微信信用卡风险防范优化措施,降低金融风险。
也就是说不管未来是否有更多银行介入到网络信用卡之中,风控都是最关键的一点,所以相关设计并提供智能银行、手机银行及互联网银行解决方案的上市公司就值得关注。这里在着重提下之前一直在说的
中科金财 ,主要为企业、政府、银行等客户提供数据中心、银行影像和IT服务管理三类解决方案,公司移动电子商务包括移动支付、移动购物、移动旅游、移动娱乐等解决方案。
公司主要合作伙伴就是各大银行,包括中信,中行,民生银行 ,华夏银行 等,成功案例主要设计了民生银行手机银行移动终端,华夏银行系统灾难恢复解决方案等。还有传闻说,近期民生银行的直销银行系统是该公司所做。所以不难联想到如果继续有银行和阿里或腾讯合作的话,未来互联网智慧银行这个蛋糕会很大。再次要说明的是去年公司业务迅速扩展至营业收入翻翻,今年业绩也是可期的。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也仅仅是联想,网络信用卡是否能做的好还是个未知数,只是像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这块大蛋糕,你不吃别人肯定会去吃。所以,未来前景还是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