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科技从停牌时的19.49元,经过短短8个交易日,暴跌至今日的16.15元,下跌3.34元,下跌幅度17.14%。此次下跌主要是重大资产重组失败及对中报业绩欠佳担心引发的,但下跌如此惨烈,也是出乎本人的意料。本人持有的长信不仅一股未卖,反而在复盘的第一天(7月1日)在17.9元一线做了补仓操作,现在投资的账户也处于亏损套牢状态,心情郁闷不已。同时也向受我影响还在坚守的投资者表示由衷的歉意。
本人在4月18日曾赴长信参加股东大会,又在7月4日参加了长信公司的现场调研。由于7月4日现场每家调研机构都签署了保密协议,故未在股吧做相关披露。公司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基本反映了我们现场调研的提问情况。
关于长信的投资价值,本人基本观点如下:
1、长信科技的合理估值:由于ITO玻璃业务利润率虽有下降,但公司减业务今年扩张较大,加之德普特今年正式纳入合并报表,估计今年公司净利润3.5-4亿元,每股收益预计0.69-0.79元。按30倍PE估值,公司合理股价20.7-23.7元;按40倍PE估值,公司合理股价27.6-31.6元。所以,目前股价杀跌到16元一线,完全是机构与散户互相出逃踩踏造成的非理性杀跌。
2、大股东增持时间判断:关于三位高管增持1000万股,现场财务总监高总用了“一诺千金”作了答复。由于7月15日之前是半年报业绩预告窗口期,7月26日-8月26日是中报窗口期,上述窗口期长信高管都不能买卖股票,无法做增持,故本人判断7月16日-7月25日是长信高管可能增持的时间点,当然,也不排除高管在8月26日中报后增持。
长信从去年开始一直致力于汽车车载前装市场的布局,今年下半年国际厂商的批量订单,包括大家预期的新能源汽车订单,都是值得期待的。
总之,长信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未来的价值回归值得期待。本人无意诱导长信诸位股东,您短期或长期看空长信,请继续卖出,但我将继续坚守,尤其是目前这个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