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宏观价值投机之旅---思路及实践

14-03-15 13:53 7389次浏览
laowangbj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炒股多年,亏了不少。试过各种思路---价值投资、技术分析,事件驱动;长线、中线、短线;但是,都不理想,越炒到后来越迷茫。

最近终于有点感觉了,对自己今后的方向有了一点信心,我将这个新方向命名为“宏观价值投机“----将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微观个股价值分析、以及K线图分析三者结合起来。以宏观分析定行业与板块,以价值分析定个股,以K线图分析定进出时机。

这个帖子将随时记录自己的一些交易思路及实践。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首先谈谈宏观判断。经济基本面非常不乐观:资产泡沫面临破裂,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已经或者即将逆转。作为经济的晴雨表,5年之内不会有牛市,但是个别板块及个股仍将有大机会。个人最看好医疗服务板块,另外还有重组概念。熊市炒重组是不变真理。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4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sfvdy

14-03-16 22:15

0
从你的分析中感觉还是不错的,也可以感觉你是比较自信的,无意与你争论,这里再提点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尽量去右侧,如果要左侧控制好仓位,尤其是转型类的企业;尊重市场的趋势,因为必定有你所不知道的信息,无论做多或者做空都尽量在趋势形成之后再顺势而为,这是投资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无论自己有多大把握都要给不确定留出余地,同时也时刻准备否定原先自己的无知……。
laowangbj

14-03-16 19:20

0
比亚迪( 002594 ):2014年可能是其估值大幅向下修正的一年

由于沾上特斯拉的仙气,比亚迪的估值可以说是令众多汽车股望尘莫及。像一汽轿车这样的老牌优质蓝筹股只被市场给予15倍左右的PE,而比亚迪的动态PE则高达190倍。比亚迪的高估值具备可持续性吗?本人对此深表怀疑。我认为2014年比亚迪将面临如下风险:

1,电动车的技术风险
虽然特斯拉在美国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毕竟其样本还是太小,时间也还太短,现在还难以断言电动车技术已经成熟。就算特斯拉的技术过关了,但比亚迪毕竟不是特斯拉,比亚迪能否复制特斯拉神话还是一个的问号。

2,中国车市的拐点风险
中国汽车市场连年火爆,未来的持续高成长似乎没有任何疑问。果真如此吗?人们应该不会忘记,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美国车市是如何火爆,而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车市又是如何立刻一蹶不振的吧。其实,金融危机之前美国车市的繁荣,不是来自于收入增长而带来的真实需求,而是来自于房产升值所带来的“财富幻觉”----家庭账面资产随着房价上升而上升,让老百姓形成”有钱了“的错觉,从而导致汽车消费的非理性增长。中国的车市很可能是在重复美国经验。现在,中国的房产泡沫面临崩溃。如果房价拐点确认,那么很可能车市也将迎来拐点。作为比亚迪主营业务的传统汽车,不可避免的将会遭受打击。

3,油价暴跌将给比亚迪电动车带来的竞争风险
进入2014年以来,钢、煤、铜等大宗商品先后出现了暴跌。这些大宗的暴跌,无可置疑的表明了中国需求的急剧放缓。尽管原油价格迄今为止还没有大幅下挫,但是作为大宗商品中的一元,原油没有理由独善其身。原油价格的大幅补跌在我看来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未来原油价格从现在的每桶近100美元跌回到50美元左右,也就意味着中国的92号汽油价格回落到3、4元的水平。那时候对电动车的需求还能剩下多少?

4,汽车进口关税的大幅下调将给国产汽车带来的竞争风险
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将会履行世贸承诺,取消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的关税。这将不可避免的对国产汽车带来冲击。
laowangbj

14-03-16 18:03

0
2014年的另外一个值得参与的方向是融券做空。一些过度炒作的板块,极有可能回归本来面目。上海自贸区概念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而特斯拉、互联网金融都有可能步其后尘。
laowangbj

14-03-16 17:24

0
除了医疗服务板块,个人还看好“转型概念”,这个大体上也属于重组或资产注入概念。具体的说,目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拐点,有些行业可能将陷入产能过剩的深渊。这些行业之中的一些个股,估值普遍深陷低谷,但是其中有些公司既有转型的主动性又具备转型的条件。一旦转型成功,其股价必将经历大幅上升。因此,精选具有转型潜力的个股并潜伏其中,可能是一个风报比极佳的策略。
laowangbj

14-03-16 17:13

0
谢谢兄的回复。

在考虑大方向时,国家政策肯定是一个因素,但是不应该是唯一因素。新能源与文化传媒固然有国家政策支持,但是这个政策面的利多能否转化为实质性的利润增长还难说。以新能源为例,技术上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大家对风电与光伏的过山车大家应该仍然记忆犹新吧。就算是电动汽车,也难说就已经获得了真正的技术突破。至于文化传媒方面,由于中国对意识形态的严格管制,很难想象该行业会有真正的大发展。这些行业虽然有国家政策支持,但在我看来依然是炒作大于实质,并不是理想的价值投资选择。

而医疗服务领域的高成长则有更高的确定性。政策支持是主要动力。扩大医保覆盖面与提高医保赔偿率已经是确定不移的执政方针。国外经验表明,医保的普及必定伴随着医疗产业的大扩张。而在医疗产业链之中,居于顶端的医院又是医疗产业扩张的最大受益者。另外,去年的18大解决了民营医院所面临的两个最大障碍,民营医院将被纳入医保定点,而且允许公立医院的医生到民营医院多点执业。这两个拦路虎去掉之后,民营医院今后的高速成长就变成了一个确定性很高的事情了。不管中国今后的宏观经济如何恶化,但是由于医保的刚性兑付,使得医疗服务产业几乎不受宏观经济波动的任何影响。这几乎是唯一一个能够穿越牛熊的长线价值宝矿。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sfvdy

14-03-15 21:16

1
方向对了,细节待提高。

宏观经济是不确定的,不要过早下结论或者预设方向以免影响判断,因为每天都在变。

行业上一定要跟着国家政策方向走,你选的方向未必最好但也是对的,十八大之后定的战略产业方向只有两个核心,一是文化传媒为代表的清洁型消费,二是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工业。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