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策医疗(
600763 )估值再分析:合理估值62元左右
1,牙科是朝阳产业,前途远大。中国人对牙科医疗服务的需求今后将出现爆发式增长,然而中国现有牙医数量与质量都不能满足要求。
中国人的牙科发病率高,但是牙科就诊率低。最近一次全国口腔调查情况显示,我国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的龋齿率为88.1%,其中只有8.4%得到了治疗;65-74岁老年人的龋齿率更高,达到了98.4%,其中只有1.9%得到了治疗。而治疗牙齿缺失的高端种植牙的渗透率更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牙科就诊率低的原因,一是人们对维护牙齿健康的意识不足,很多人抱有“牙疼不是病”的老观念。二是人均收入不高。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人均收入也有了显著增长。特别是随着医保的覆盖,以前顾虑花钱的人将开始去医院看牙病。再加上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中国人的牙科就诊率很可能将迎来一个爆发性的提高。
另外,正畸与种植牙这些高端的牙科医疗服务,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不属于医保范围,中国也是如此。但是国外经验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种植牙需求将会出现急剧增加。美国、日本的种植牙渗透率为每百万人40颗以上,而中国每百万人不足1颗。随着中国的人均收入的增长,对高端牙科服务的需求也会水涨船高,必将给牙科医疗机构带来丰厚的收入。
牙科需求面临井喷的同时,中国的牙医数量与质量却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中国目前每百万人口的牙医数量不足100人。而与中国人均年龄相似的美国和巴西,此一数据分别为800人和900人。一方面对牙科的需求非常大,另一方面牙医人数不足,其结果是显然的:今后牙科服务的费用将持续上涨。
2,通策医疗倚重公立品牌的战略非常成功
与一般的民营专科医院不同,通策医疗并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而是通过收购或合作,把已经建立市场认知度的公立口腔医院的品牌收入囊中。这样一来节省了自建新品牌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二来能够借公立品牌的号召力与资源迅速占领市场。牙科就诊者中老人与儿童占有很大比例,而这些人群对公立品牌的忠实度很高。另外,通策医疗收购的公立医院都拥有医保定点资格,这也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3,进入另一个朝阳产业-----试管婴儿,将给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公司与世界试管婴儿领域的奠基人---波恩公司合作,进军辅助生殖领域。其在昆明和成都的两个辅助生殖中心,有望近期获得卫生部的IVF牌照。中国已婚夫妇中,不孕不育的比例接近15%,辅助生育市场潜力很大。民营的中信湘雅已经在这一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功,2012年一年就获得了1.2亿元净利。而通策医疗与波恩的合作,可能又将是其品牌战略的一次成功运用-----杭州口腔医院的品牌,奠定了通策医疗在口腔行业的地位,而波恩这个辅助生殖行业的世界领先品牌,也很有可能为通策医疗带来滚滚财源。
4,公司估值分析
公司目前盈利主要来自于杭州口腔医院。该医院有牙椅350台,2012年净利超8000万,大约每台牙椅创造25万元利润。2012年公司其他几家医院,包括宁波口腔、昆明口腔、沧州口腔等,共有牙椅约250台,但只创造了1500万利润,平均每台牙椅创造6万元净利。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杭州口腔的品牌建立时间长,认知度高,而其他医院可能还处在建设初期。但是,度过一段磨合期之后,这些医院的利润水平肯定会逐渐向杭口看齐。
今后公司口腔行业的利润增长主要有三个来源:一,口腔医疗收费的逐步涨价。前面已经分析过,中国今后牙科需求将有爆发式增长,而牙科服务的供给有缺口,这会导致牙科诊费的上升。二、宁口、昆口等医院在理顺机制以及品牌认知度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利润率向杭口靠拢。三、公司收购新的公立医院或者增开分院,使得总收入获得外延式增长。
其中,杭口的经营已进入成熟期,但是基于诊费的提高,净利有望获得10%的年增长率。到2016年估计其每台牙椅大约创造35万元净利,总利润大约1.2亿元。公司从现在起大约每年新增牙椅100台以上,加上新杭口的300台牙椅,这样到2016年公司除了老杭口以外的牙椅总数应该超过1000台。按照平均一台牙椅创造15万元估算的话,2016年老杭口以外的医院创造净利约1.5亿元。2016年口腔行业利润总计2.7亿元,给予30倍PE,对应市值84亿元。
另外,辅助生育的牌照如果近期获批,那么2016年试管婴儿产业也将开始贡献利润。按照达到中信湘雅医院2012年利润的一半的保守估算,公司在昆明与成都的两个中心2016年利润将达6000万,按照30倍PE对应市值约20亿元。
这样,口腔的84亿加上辅助生育的20亿,通策医疗的合理总市值应为100亿元以上,合每股62元。现在股价在44元左右,其实并没有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