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及限制第三方支付额度影响股分析讨论

14-03-15 10:25 14406次浏览
牛舜耕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3月14日早间,有媒体报道,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随后,央行支付结算司冯新娅确认,该司13日下发了关于叫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的通知,并已抄送央行相关分支机构、清算机构和支付清算协会。

中金认为,关于二维码支付,被暂停的不只是支付宝,所有第三方支付的介于线上和线下之间的支付方式(如腾讯的微POS等)都将受到影响,动了银联的奶酪是主因。我们总结主要由以下影响。

叫停虚拟信用卡中信银行和腾讯控股直接受冲击

网络信用卡分别为:中信银行
微信信用卡和支付宝网络信用卡。支付宝网络信用卡是由中信银行、支付宝和众安保险联合发行的网络信用卡产品;微信网络信用卡则是由中信银行、腾讯和众安保险联合发行的网络信用卡产品。

中信银行
3月13日晚间公告,因业务发展需要,该行近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相关业务合作安排,合作对象包括腾讯公司、阿里巴巴及众安保险。其中,中信银行
信用卡中心于3月11日联合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及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即将推出网络数字信用卡——中信银行
微信信用卡(简称“微信信用卡”)。该产品正处于最后测试阶段。

也正是中信银行
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创新,被市场一度热捧。但此次被暂停,中信的估值很很难再凌驾于其他银行之上,股价必然受到冲击。今日大跌,盘中停牌。

此外,对腾讯控股的打击也很大,二维码支付可是腾讯最近力推的支付方式。

叫停条码支付利空二维码概念股

新大陆:同时具有POS支付和二维码解码芯片技术,已推出具备二维码扫描功能的POS机;

证通电子:为全球第三大POS终端厂商,其M-POS机支持二维码扫描等近场支付方式;

航天信息: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唯一指定的防伪税控系统许可单位,承建的二维码防伪税控系统,具有可实现多联发票针打二维码,使用扫描仪识读和还原二维码等特点。

中科金财(28.19,-1.36,-4.60%):中科金财
作为一家专业影像技术产品提供商,拥有二维码编解码核心功能产品、票据二维码生成打印系统及专业识读机具,为商业银行提供一系列的二维码防伪及自动识别解决方案。

叫停条码支付利好银联概念和NFC(移动支付)概念股

中金公司表示,关于二维码支付,被暂停的不只是支付宝,所有第三方支付的介于线上和线下之间的支付方式(如腾讯的微POS等)都将受到影响,动了银联的奶酪是主因。分析称,此次叫停二维码支付业务,银联受益明显,银联相关公司如雅戈尔、新国都、新开普等将带来提振作用。

叫停条码支付后,市场关注焦点或转移至NFC近场支付的替代效应,NFC产业链有望受益。NFC产业链涉及SIM卡、SIM卡芯片、NFC天线、移动支付平台、POS机改造等多领域。

NFC产业分析:上游芯片环节主要由国外芯片厂商把控,随着芯片国产化的推进,替代空间巨大。双界面SIM卡移动支付芯片制造商同方国芯(42.38,0.88,2.12%),及SIM卡移动支付芯片制造商大唐微电子的母公司大唐电信(17.55,0.03,0.17%)都有机会受益。

国内的运营商基本都是本土采购SIM卡,国内SIM卡厂商将直接受益。国内主要的SIM卡制造商是天喻信息、东信和平、恒宝股份(17.62,0.82,4.88%)等

NFC手机需要单独搭配一只NFC天线,国内生产手机天线的厂家主要有硕贝德、信维通信、顺络电子。

POS机改造方面,可关注信雅达与新国都


对传统零售O2O转型形成差异化冲击

申万分析认为,此前部分传统零售企业采取抱大腿的形式依附于微信、支付宝等公司推出的线下条码支付业务,进行所谓的O2O转型,并不解决零售渠道链条效率低下的本质问题,在形式主义受到政策抑制的时候,完全傍大腿的O2O转型将受到影响。

与腾讯合作O2O的上市公司:王府井、海印股份、天虹商场、潮宏基、红旗连锁、湘鄂情、中央商场、七匹狼、友阿股份、张家界、搜于特、森马服饰、中信银行、宜华木业、文峰股份等;与阿里巴巴合作O2O的上市公司:银泰百货、奥康国际、新世界、华联股份、青岛金王、星网锐捷、青岛海尔等。

而对自己进行单品管理、开发电商平台系统、拥有自己第三方支付功能的公司将成利好,有更大可能深入推进O2O转型,例如中央商场(云中央)、友谊股份(百联电商)、小商品城(义乌购)、欧亚集团(欧亚E购)。
打开淘股吧APP
16
评论(8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牛舜耕

14-03-15 16:24

15
央行暂停二维码后再出狠招:第三方支付机构遭围剿[淘股吧]

2014-03-15 和讯网

  21世纪经济报道 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个人单笔消费不得超过5000元,月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

  事发突然,措手不及。

  “这直接是断了支付机构的生路,和2012年首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差距非常大。”3月14日,一家第三方支付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不只是叫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央行即将拿出新的杀手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央行近日向多家机构下发《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草案,进行征求意见。

  意见中指出,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个人单笔消费不得超过5000元,月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

  “这是央行第三次征求意见,不出意外,也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征求意见。反馈意见只给三天,已经于13日截止。最后一次征求意见稿和前两次相差巨大,很多政策出乎意料。”上述人士表示。

  支付方抱团应对新政

  “本周周初,我们的公司负责人在北京和央行领导对此征求意见稿进行沟通,据说争得面红耳赤,就差拍桌子了。”有支付机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大难”来临,抱团取暖。一时间,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两大巨头支付宝和财付通“化敌为友”。

  13日晚些时候,火拼市场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的支付宝和财付通,沟通如何应对央行即将出台的新政。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坏消息接踵而至。

  3月14日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一家支付机构处了解到,刚刚收到了央行的“紧箍咒”。暂停线下二维码支付、暂停虚拟信用卡。

  然而,央行举动不止如此。就在14日前一晚,支付宝和理财通人士还在私下商讨如何应对央行即将出台的行业管理办法。

  3月11日,有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到央行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并征求意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下简称《管理办法》)意见稿中显示,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同一客户所有支付账户转账年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

  “如若最终管理办法如此,那么这就意味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宝宝类产品累计申购不能超过1万元了。”3月14日接受采访的阿里小微理财事业部相关人士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此外,管理办法指出,支付机构应对转账转入资金进行单独管理,转入资金只能用于消费和转账转出,不得向银行账户回提。

  余额宝凶猛央行设限

  即使是用于消费,央行的口子也越收越窄。

  《管理办法》中显示,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消费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同一个人客户所有支付账户消费月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超过限额的,应通过客户的银行账户办理。

  时间回到2012年1月初,管理办法首次征求意见。彼时的规定为“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收付金额超过1万元,个人客户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月收付金额累计超过5万元或资金余额连续10天超过5000元的,支付机构还应留存个人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同一客户在同一支付机构开立多个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内的资金可互相划转,不同支付机构的支付账户内的资金不得互相划转。”

  “首次征求意见时,互联网金融和O2O都方兴未艾,互联网金融真正发展起来是2013年6月余额宝的诞生以后,或许日益壮大的互联网金融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业内人士如是分析。

  《管理办法》中涉及到互联网金融的内容不止如此,还有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

  “尚不清晰央行所指的支付账户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或许意味着余额宝的支付、消费功能或受到限制。”一家支付机构的法务人士告诉记者。

  此外,管理办法中规定,个人支付账户的资金来源仅限于本人同名人民币央行借记账户。有支付机构人士解读,类似于支付宝的转账功能将会受到影响。

  O2O绕道银联落寞

  监管层狠招规范支付机构,欢心的不只是银联还有银行。

  互联网金融中,支付机构动了银行的奶酪;O2O中,支付机构动了银联的奶酪。

  余额宝2013年6月上线,规模超过5000亿,客户超8100万;理财通2014年1月上线,规模千亿。支付机构的“宝宝类”产品正在分流银行资金。

  面对日益长大的余额宝、理财通,银行大佬们再也不淡定了。就在本周传出,三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总行不接受各自分行与余额宝旗下天弘基金为代表的各类货币市场基金进行协议存款交易。

  市场日益火爆的O2O绕过银联,让银联倍感“落寞”。

  第三方支付机构一直专注于线上支付领域,银联和银行一直主导线下领域,双方各自为战。然而,随着二维码线下支付技术的成熟,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抢占线下支付市场。

  在传统的线下支付中,主要涉及“收单机构、转接机构、发卡机构”。其中,收单机构和发卡机构可以是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转接机构则只能是银联。

  线下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收益基本都来源于在银行卡交易过程中与收单机构的分成。根据行业不同,费率分别为 0.5%至 4%不等。手续费分成一般遵循 7:2:1比例,“7”归发卡行所有;“2”归收单方所有;“1”则为银联所有(即转接机构)。

  联袂打压全球最浮躁市场

  而以支付宝二维码支付为例的支付方式,可以直接绕过银联,由第三方支付公司向商家收取手续费,每年按与银行协商的总费率来支付给银行。

  3月13日,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在在拉卡拉新产品发布会上表示,其对于支付机构的抵制:“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了25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机构当中前20家占了90%多的市场份额,这20家机构千方百计地绕过银联进行转接清算,银联的交易量分流得非常明显。中国支付市场可能是全球最浮躁、最喧闹的场所。”

  从14日央行下发的暂停线下二维码支付意见函来看,银联在争夺线下支付中的地位已经确定。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支付机构不得为付款人和实体特约商户的交易提供网络支付服务。

  意见指出,这一规定是基于市场定位明晰业务内涵与监管边界、平衡产业发展的考虑。目前,银行卡、预付卡在线下实体特约商户的使用与受理安全标准严密、业务规则完整。

  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二维码线下支付被扼杀,其中银行、银联正在联袂改写现有格局。

  “这将打压O2O,确切而言,监管层打压的是走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O2O。”业内人士分析。
                                           (21世纪经济报道 支玉香 深圳报道)
请点亮顶到前面去方便阅读。
桃潭人家

14-03-15 23:41

3
网银支付是有优盾的,手机支付需有动态密码或SIM卡的,微支付仅仅扫一下二维码,安全性确实有问题。更不用说虚拟信用卡,做授信业务居然不验明现实中身份,被盗用身份怎么办?中了木马或病毒怎么办?

不管网上怎么办,央行这次叫停是果断的,很正确。
牛舜耕

14-03-15 16:00

3
打击支付宝和微信,银联受益。
其实银联商务的全民付是中科金财弄的,昨天似乎给划到二维码里中枪了。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ramonlee

14-03-16 10:47

2
中科金财是A股唯一一家直接参与银联支付系统建设及维护的上市公司 居然被楼主说成是利空? 中科金财 的二维码 纯粹是无中生有,上官网上年报看看吧,中科金财压根没有二维码的业务,只不过是作为移动支付中的一种技术储备。刀可以犯罪,但一个懂用刀的人就是罪犯吗?炒股如果这点逻辑都搞不清,自然是没法混的。不能否认楼主很用功,不过是用功的复制粘贴,先问问自己对于每个标的的了解和研究是否同样的下了功夫 ,[淘股吧]

凌波牛步

14-03-15 17:30

2
【支付宝回应严管传闻:与央行密切沟通 服务正常】针对媒体报道的“央行出狠招围剿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官方微博表示:支付宝和余额宝使用一切正常,“支付宝叫停”一说是有媒体误读,引起了用户误解。并称,手机支付业务已将相关意见反馈给央行,正与央行密切沟通之中。
c635287

14-03-15 16:11

2
中科金财被错杀,其实是收益最大的。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牛舜耕

14-03-15 14:49

2
周五早盘传出消息,市场还是将信将疑中,新大陆证通电子虽大幅下跌但还未跌停;[淘股吧]
下午中信银行停牌,基本坐实传闻,新大陆证通电子跌停。
收盘后传闻完全确认,估计周一还有相关票要遭殃。
主要还是因为抱大腿概念被炒高的群体吧,现在大腿自己瘸了,树老猢狲散了。
zhaofusc

14-03-15 12:45

2
300077  是吗
趋势丛中笑

14-03-16 15:37

1
其实你们没有弄 懂[淘股吧]

这个对新大陆和正通电子都是大利好,发展二维码对他们才是大利空

二维码模式,不需要设备,淘宝和腾讯是闭环,不需要任何终端厂商参与,对新大陆,证通电子是极大的利空!

这个政策出来,他们反倒能反弹几天,不过二维码的趋势很难抵挡!长期对这些终端厂商是彻底大利空!
ramonlee

14-03-16 13:47

1
177参股的是银联商务 与银联电子支付是两个独立的公司,本质上讲是两回事,但也算间接受益, 中科金财是A股唯一一家直接参与银联电子支付系统建设及维护的上市公司,谁最受益?[淘股吧]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