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转:这剂泻药来得真爽---有点意思的一篇文,分享!

14-02-27 09:09 1038次浏览
westkingdom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报告名称:《这剂泻药来得真爽——近期市场调整点评》

研究员:朱俊春,彭益
【内容摘要】

今日市场大跌,为什么大跌,调整的逻辑是什么,还会再跌吗,跌多少,跌到什么时候,跌完之后有什么机会,看好的行业等等,本文尝试做了回答。

市场为什么大跌?泻药只是泻药:央行的正回购?房地产贷款趋严的政策?这些都不是行情反转的主要原因。“周末消息”只是一剂泻药,泻的是什么?正是这轮成长股轮番上涨甚至带动传统产业的春季行情。

市场将有调整早已是共识:相较一月初的犹豫迟疑,二月尤其是春节首日开门红后,市场看法迅速取得了一致,于此同时“这段行情将有调整”的看法也很一致,只在于月底、月底前一周、两会或是二季度的差别。

“什么时候会有调整?”“市场调整的逻辑是什么?”:这是我在下半月交流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并不觉得经济数据、货币政策会有多大的负面作用,相反行情挺进中股票自身的变化让我不安。我们知道公司的基本面短时间内不会有大变化,如果担心成长股业绩低于预期——在众多业绩预告中,可能的负面信息也在近期行情中消化了。那变化的是什么,主要是股票自身的估值以及人的预期(估值抬升,预期升高)。

“涨多了”就是看似不成逻辑的最好逻辑:上上周末已经提示本轮行情步入下半场甚至尾声,起因就在于当时已经很难找到能够显著上涨的行业性机会,于是乎概念股漫天飞。所以市场调整的逻辑是什么?我的答案很简单,“涨多了”就是看似不成逻辑的最好逻辑。

痛苦的领悟:市场不轻易相信下跌的眼泪,而我则越来越认可“股票自身的估值风险”再加上“宏观负面消息的配合”,我们才能有痛苦的领悟。于是回看周末的“房地产贷款暂停”、近期的“人民币连续下跌”等等都属于这些负面消息的范畴,未来还有什么?“楼市下跌引发资本外流”、“信托兑付集中到期”、“货币收紧的趋势”等等。

现在的问题变成了“市场还会跌吗?”“还会跌多少?”:我认为还会跌,倾向于一个1X%的中级调整,当然我说的是成长股,主板已经不看好多“年”——单看主板反弹似乎刚刚开始,实则春季行情早已展开(在经历了12月初的IPO冲击后,成长股逐步实现估值切换)。

一个有趣的问卷调查回答“还会跌吗”:昨晚做了一个仓位意愿调查,持仓意愿有40%强,减仓意愿有25%。而投资人士中持仓意愿更强,加仓的甚至超过了减仓的;相比较策略人士谨慎些,减仓和持仓比例都接近四成。从这个侧面似乎能看出减仓动作还在上半段。

相比较“还会跌多少”的问题,我更喜欢“跌到什么时候”:提供几个观察点,3月上旬的两会、3月中旬的经济数据、3月中逐步披露的年报还有3月中再度打开的IPO。

跌完之后有没有机会,什么机会:如果这波调整幅度大点,日后机会会更好些;跌下来后再一窝蜂似地起来比较难;质地好的股票跌下来也能比较快起来;质地一般的,让我们再等等风,现在是等风停,猪啊羊啊都在往下掉,风停了能不能再来一阵风还不定呢,或是该看看那些成长蓝筹的时候了。

说到行业,还是很喜欢电力设备、新能源汽车:“2014作为是电动车的应用元年”对应“电动车将取代手游传媒称为14年的投资主线”,电力设备因为行业的变化、政策的关照变得可攻可守,并且这个故事至少可以讲2年以上。

卖出往往比买入更为艰难:回顾今年的投资策略,在跨年路演中我们看多春季行情,首推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汽车;在春节前提出春季行情在二月份有更好展开的理由;在上上周末提出行情后半程或是尾声强调向稳健配置聚焦;在上周末提出减仓和应对策略的补充。对投资而言,卖出可能比买入更为艰难,在这个时候继续看调整是我们押的又一重注,但愿不要像大话西游里面那样“只猜到了故事的开始却猜不到它的结局”。
(长城证券)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