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呼唤“虚拟养老院”

14-02-28 14:04 3169次浏览
好好晃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呼唤“虚拟养老院”

2014-2-27 2:35:00 来源:新疆日报 字号:T | T

  □杨英春

  新疆首家民办托老站——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爱心居家托老站2009年6月19日开业。可在不久前,该托老站负责人却沉痛地告诉笔者:由于房租屡屡上涨,托老站入不敷出,不得不关门歇业。

  据笔者了解,我区目前主要有两种养老服务模式:一种是在养老院养老,一种是在街道社区设立“日托站”或“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但这两种“实体化”养老服务存在一些先天不足:近年来由于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我区各大城市养老院、“日托站”建设和运转的成本大幅增加,导致养老院和“日托站”举步维艰;即使有一些养老院和“日托站”能够靠涨价坚持,一些中低收入的老人根本就住不起、“托”不起。

  可是在南京,当地政府已经把“实体化”养老服务转向“虚拟化”。比如:南京市白下区创办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没有一张养老床位,也没有工作人员洗衣烧饭,老人只需使用呼叫器轻轻一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便会收到呼叫,随后回拨过去询问需求,并帮助联系好服务商。尽管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一个虚拟的养老院,但却能让老人们足不出户便享受到生活照料、居家安防、康复护理、精神关爱等各种养老服务。

  笔者认为,这种虚拟的养老院最大的好处就在于积极化解了城市场地、资金、人力等面临的难题,达到了养老服务效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新疆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但新疆养老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居家养老刚刚起步,社区养老缺乏依托,机构养老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16.7张,远低于全国平均23张的平均水平。

  要短期内破解养老难问题,笔者以为,自治区相关部门应该拓宽思路,挖掘社会资源,大力借鉴、推广南京这种“虚拟养老院”模式,让更多的老年人从中受益。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好好晃

14-03-11 09:58

0
张天任代表:把居家养老服务延伸到农村 


文章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 2014-03-08

责任编辑: 陈保龙

放大缩小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商意盈岳德亮)如何应对“银发浪潮”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基数庞大、消费能力弱的农村老人。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对此建议,应该把居家养老服务延伸到农村,让每一个农村老人实现“老有所依”。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有1.94亿老年人口,到2030年完全迈入老龄化社会,而在这中间,农村老人约占到56%。

张天任说,农村位置偏僻,农民居住分散,养老机构很难覆盖。而且农村老人一般没有固定收入,很少有能力享受机构养老。尤其是随着城镇化加快推进,很多老人面临着独守“空心村”、失去家庭养老环境的困境。

“农村老人需求相对简单,只求解决吃喝拉撒最基本的问题。我认为居家养老是解决这一困境的良方,成本低、覆盖面广,也免去了重新适应养老机构环境的麻烦。”张天任说。

张天任给举了一个例子: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潘家浜村,建立了集配餐室、棋牌室、理发室、日托室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站,辐射了村里25位需要照顾的老人。老人只需要支付每天几元的伙食费,就可以享受各类服务。其中“三无”老人、70周岁以上空巢独居的低保、特困残疾老人等费用还是由政府“埋单”。

“我觉得这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一种非常好的探索。”张天任说,建议积极创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鼓励多层次、多样化、多渠道的养老模式兼容发展。同时,加大财政支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让每一个老人都能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分享到:

0
好好晃

14-03-11 09:58

0
代表建议建立完善的居家养老健康保健服务新模式 


文章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 2014-03-07

责任编辑: 罗琪

放大缩小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王宇、王博)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居家养老成为大多数中国老人的选择。但老年人必需的健康保健却一直未能同居家养老接轨。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郭玉芬建议,建立完善的居家养老健康保健服务新模式,给居家养老的老人健康提供保障。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高龄、空巢老人的照顾困难日益突出,尤其是大多老人患有慢性疾病,他们日常保健治疗的需求难以满足。”郭玉芬说。

郭玉芬认为,根据我国老年人大多惯也适宜居家养老的现实,应建立社区居家养老健康保健服务的新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由社区家庭医生、护士和家庭保健员组成服务团队,将医院的康复、护理、保健、预防延伸到家庭,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健康保健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团队负责辖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工作,摸清辖区老年人底数,为辖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根据老人年龄、健康水平、生活自理能力、陪护状况等方面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

“对于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家庭保健员可以定时上门,采取计时方式开展病情观察、健康检查、康复锻炼、专业护理等医疗保健服务。对于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家庭保健员可为老人提供全天候的生活照料等家政服务和康复、保健、心理疏导等医疗保健服务。”郭玉芬说。

此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与上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老年人,尽快安排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者转诊到上级医院就诊。

郭玉芬建议,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将健康保健服务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纳入养老服务工作体系,建立统一的养老领导管理机构。按照每千名老年人配备10名家庭保健员的职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独设置家庭保健员岗位,并开展对家庭保健员的培训。
好好晃

14-03-11 09:57

0
代表建议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 应对人口老龄化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14-03-09

责任编辑: 苏向东

放大缩小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李俊杰)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廖仁斌表示,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如何破解日趋尖锐的养老难题,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他建议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统计,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亿人,到本世纪中期,老年人口比例将扩大到占全部人口的1/4。

目前,中国养老主要为传统的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模式。但随着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家庭变化,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核心化、空巢化,再加上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传统的完全由家庭包揽的养老模式正日益面临着难以承受之重。而机构养老成本高企,绝大部分家庭无力承受,加之中国短期内不太可能建立大量养老机构来安置老年人,养老问题凸显。

廖仁斌由此建议,大力发展以居家养老和规范的社区服务相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充分依托社区,将社区服务延伸到家庭,是实现使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口“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最现实、有效的养老途径。

同时,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纳入民生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在财政投入、运行体制和机制上予以保障,并强化社区的养老服务依托功能,加强城乡统筹,区分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不同情况,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加快由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向城乡一体化转变。

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廖仁斌建议打造专业化的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国家要通过设立养老公益岗位等多种途径提高社区养老、护老人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吸收社会上有相应技能和业务素质的人员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中来,逐步实现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完
好好晃

14-03-03 10:51

0
天津将投用6个虚拟养老院 老人拨电话服务上门


2013-09-27 14:15:00 来源: 天津日报(天津) 有0人参与

 

分享到 

.

老人需要什么服务,只需按下家中电话的按键,所需的服务就能上门,这是本市针对居家养老的老人推出的虚拟养老服务。昨天从市老龄办获悉,目前本市在河东区设立了天津市虚拟养老服务中心,下个月,武清区、静海县、河西区、宁河县、津南区、南开区六个分中心将投入使用,到2015年,全市每个区县至少建成一个虚拟养老院,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

昨日在市虚拟养老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一部特制的电话机是连接老人和虚拟养老院的媒介,电话机上除设有正常数字键外,还设有家政、维修、代买等按键。工作人员介绍:“当老人在家需要服务时,按电话上的按键,老人所在区县的虚拟养老服务中心就会显示相关信息,值班人员会回拨电话,询问具体需求并调派人员。一旦分中心线路过于繁忙,总中心就会接收信息,将老人的需求单传递给分中心。”

市老龄办主任常振宗说,虚拟养老院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整合了社会上的有关资源,实现了居家养老的专业化。和传统的养老方式相比,虚拟养老院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投资少,服务范围大,老人在家就可以挑选、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随着逐步完善,虚拟养老院将形成居家养老、紧急救助、走失定位、健康管理、政策咨询、社会志愿、精神关爱、社区生活、节日祝福、文化娱乐等10大服务功能。

 

据了解,今年的10月13日将迎来我国第一个法定“老年节”,借着这个节日,将有六个分中心投入运行,服务开通的地区,老人可以拨打电话58812349,就可以得到所需服务。本市低保、特困、部分80岁以上困难老年人,在享受虚拟养老服务时,可以获得居家养老补贴。(记者韩雯)
好好晃

14-03-03 10:49

0
2月12日讯,民政部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发文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积极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养老服务消费环境。分析指出未来居家养老将是重点,而养老信息化是关键,相关企业将受益。

根据国务院养老《若干意见》,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9073”的养老服务体系,其中90%的居家养老是重中之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养老信息化是关键,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增强各部门联动,从而有效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投入居家养老。近年来,我国民政部和老龄委一直联合积极推动智能养老平台的建设,并在很多城市做了有效的试点。

长江证券认为,中国养老事业所带动的养老服务产业是符合国家战略、需求旺盛等新一轮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未来两年或进入养老事业的快速建设期。

奥维通信(002231.SZ)从2011年底开始涉足养老信息化领域。负责养老信息服务平台的运营和维护,通过在全国各地设立信息服务中心,与当地民政部门形成互动关系,目前已有南京奥维居家养老云服务中心、天津市虚拟养老服务中心、甘肃民维虚拟养老服务中心三个主体。而其他地区的建设也在与当地民政等部门交涉,希望借此构建全国养老综合服务平台。
好好晃

14-02-28 14:06

0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2月26日讯,大智慧通讯社从周三从农工获悉,农工拟向全国政协提交《关于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虚拟养老院”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促进“虚拟养老院”发展。农工建议,对于“虚拟养老院”发展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提高虚拟养老院对加盟企业的监管水平。此外,农工还建议进一步提高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

  农工认为,虚拟养老院”是把信息化的手段和技术运用于居家养老的服务与管理,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的运行,对服务对象实行会员制组织、对服务队伍实行员工制管理,为老人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为居住在家里的老人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虚拟养老院”作为一种创新的养老模式,体现出政府在寻求政府职能转变的道路上迈出了尝试的步伐,这种尝试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成为发展潮流。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