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你对服务的理解有偏差。券商提供通道,就是服务。这个服务的好坏只有一个标准:速度,而不是其他。兄,你说的是咨询服务,这不是该让券商提供的,理论上说,该收费的。当然,这又陷入内幕交易的怪圈了。目前,通道服务是券商的主营,作为一个企业,这个主营是证监会批准的券商收入的主要部分,没批准的,券商赚的是黑钱,是要被取缔现有营业资格的。例如,解股、荐股,那得另外拿执照。
(申明一下,我从没在任何券商的公司上过班,从前、现在,想来今后也不会。我就一纯小散。)
券商提供通道是有成本的:交给交易所的会员费,通道的软硬件及这些系统的维护,客户端软件的维护,这些都有资金成本,再加上围绕券商经纪业务的人员薪水。这些钱的来源,目前来看,证监会只批准他们用通道费的形式收取。这些钱不够用了,所提供的通道服务就会打折扣。就像国内的牛奶公司,相互杀价,最后只能往牛奶里掺三聚氰胺一个道理,价格战最后的受害者将是消费者。
也许有些朋友想说,不收通道费——佣金为零,券商可以吸引大量的开户,开户多了,自然有类似于余额宝一样的资金利息收入。甚至,有朋友还会想:也许这些聚集在一起的钱,还可以被挪用作自营,自营的潜在利润将会很大。可惜的是,这些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不行的。就现今股市的政策,中国出不了雷曼兄弟。以前出了个南方证券。所以,现在券商的自营都被规定在很小的规模。还有,客户
保证金和自营资金坚决分开,并受监控。这是尚福林唯一一个有功于股市发展的政策。你根本想不到当年客户保证金的乱象。
至于这个通道费到底该收多少,千三,万二、还是万0.1,这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零佣金是大家吃亏的事。主营无收入,券商拿什么来支持通道?
低于成本价的倾销,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当年有人为运动员无偿提供牛奶,并且还低于成本卖牛奶,所以,消费者喝的是加了三聚氰胺的东西。大家都想少出钱,甚至不出钱,买到或者拿到实物商品和服务,但是这不现实。世上没有免费午餐。
当然,购买超出实有价值N倍(N大于等于2)的商品,这不是钱多烧昏了自己的头,就是一纯SB。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