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海正药业,马云互联网医疗平台+马化腾微信平台+生物单抗的大爆牛!

14-02-18 09:33 23373次浏览
yobbay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最近马云收购了中信21世纪,看上的是医药电商平台的价值,因为现在阿里的天猫医药馆不能自己卖药,只能做其它医药网店的链接平台,看中的是医药网络销售资质。据有关规定,通过互联网销售药品,必须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取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 资格证》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而包括淘宝商城、京东商城等国内所有的B2C平台,目前只取得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尚未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并不具备在线卖药的资格。

医疗互联网、特别是信息化作为中国新医改方案“四梁八柱”目标的“八柱”之一,一直是其它改革的重要技术基础。随着医改的深入和医疗保障体制的健全,构建以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实现医院、医疗机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共享亦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2013中国医药 互联网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目前每年的医疗IT年花费约为150亿元左右,预计今年将增长到187亿元,2015将达到290亿元。近几年中国医疗IT市场的增长速度都在25%以上,其中,IT解决方案(软件和IT服务)市场大约30亿元左右。中国医疗IT占全部IT行业的比重约为2.2%,远低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具备极强的发展潜力。

而中信21世纪因为阿里的入股,从0.8元,一夜之间暴涨到5元,涨了6倍!

而纵观A股,搜于特 ,因为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已经连续3个涨停,我个人认为,目前医药网店的价值没有被充分认知。

而海正药业,坐拥巨大财富没有被挖掘。

首先第一个便是《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这两个绝对是稀缺资质,特别是交易服务结构资格,国内仅仅只有一百多张牌照,比什么上次炒的小贷啊这些资质要严格的更多。

而海正旗下的云开药房网,13年7月已经获得有了相关资质。















而相关的微信公众平台,云开也都建立好了。


当然,这个还不是最强大的,最强大的,是目前诸多医药股普遍创新高的前提下,这头巨牛居然还在沉睡,复权的高点居然还是08年3月份时候的水平,5年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涨幅,埋没的巨牛!君不见,九州通这么大的盘子的股,也有医药互联网概念,市值已经250亿有余了,而海正这么多研发,这么多产品梯队,居然几年都没涨。

相关个股还有嘉事堂,也都涨起来了。

下面是调研记者的文章,大家先参考!

海正药业:大象转身拐点初现!!

2014-01-23证券时报财富资讯

昨天我报记者独家获悉海正药业(600267)日前申报的《重组人干扰素β-1a的纯化方法》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重组人干扰素β-1a是个啥呢?它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和恶性肿瘤患者,还可以治疗老年性痴呆症。业内预计海正药业这一药物的市场规模将是10亿元以上。

今天小薇好好研究了一下海正药业,发现该公司研发的新药进入了收获期,下午我们又打了电话了解了该公司目前的一些合作计划的进展,那到底这个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是否有上升空间,且听我下面的:拆解个股之海正药业。

【综述】

海正药业主营业务为特色原料药和制剂以及医药商业,产品线主要包括心血管药、抗肿瘤药、抗感染药、内分泌药、抗寄生虫药及兽药以及免疫抑制剂等,是中国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之一。受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近几年国内原料药市场景气度下行,海正药业同样经历了经营困境。

  海正药业已经初步完成从原料药向成品药的转型,合资公司海正辉瑞 将带来较高业绩弹性,过去数年间投入巨大的研发环节将迎来收获季节,2014年内有望通过的定增项目将在3年后再造两个海正药业。海正药业正处于经营拐点初期,目前股价没有反映公司基本面已经发生并且仍将继续发生的质变,短中长期内均有较大上升空间。(这么快就给大家我们的观点啦)

【研发步入收获季节】

  2012年,海正药业研发费用达到2.92亿元,占当年母公司销售收入的12.7%和合并报表下海正自产药品收入的10.8%。2009-2012年期间,海正药业研发费用年均增速超20%。但新药研发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产生效益,企业利润也受到较大影响,以2012年度为例,该年度海正药业实现税前利润3.3亿元、净利润3.0亿元,而研发费用高达2.9亿元,几乎相当于公司当年净利润。

  海正药业要从原料药转向制剂、化学药转向生物药,充足的研发投入不可或缺,而随着多个重磅产品项目的推进和完成,公司也将步入研发收获季节。2011年,海正药业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重磅产品“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安百诺)”完成III期临床,目前已经进入新药审评环节,有望于2014年获批。安百诺为单抗药物,而单抗是目前生物制药皇冠上的明珠——2012年全球前10大最畅销药品中,单抗占据6席,其中阿达姆单抗销售额高达96亿元,其适应症即为风湿性关节炎,另外畅销榜第7位的英夫利西同样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抗,其销售额达到65亿美元。国内共有21个单抗产品获批,其中国内企业共获批10个,进口单抗产品11个,进口单抗中有4个适应症为风湿性关节炎,国内企业获批的单抗只有中信国健的益赛普,其适应症中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可见风湿性关节炎单抗具备较高技术门槛。益赛普于2006年获批,中信国健依靠益赛普这一单品,在2007-2010分别实现收入0.92亿元、1.59亿元、2.45亿元和4亿元,净利润分别达到0.19亿元、0.62亿元、1.1亿元和1.9亿元,2010年净利润率超过40%。海正药业的安百诺将是国内企业获批的第二个适应症为风湿性关节炎的大品种单抗,未来潜力大。目前海正药业的单抗研发水平在已上市医药公司中领先,除安百诺即将获批外,另一个单抗药物“抗体融合蛋白依那西普(恩利)”临床在审。

(以上这么多文字主要是告诉大家该公司的安百诺将进入收获季,并且市场份额很大,并且还有另外一个药物在审)

  海正药业巨额研发费用投向的重磅产品不限于单抗。2010年,公司首仿腺苷蛋氨酸成功,该药物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郁积,是“2010十大重磅新药”,该产品2012年之前系由第三方代理销售,年销售规模在几千万元,2012年年底公司将该产品收回,2013年打通渠道后,2014年有望大规模放量,2015年有望实现5亿元以上收入。

  公司首仿的重组人干扰素β-1a日前已经获得《重组人干扰素β-1a》发明专利,公司的该药物临床申请已经受理。全球范围内已经获批的重组人干扰素β-1a类药物主要有主要有Biogen IDEC公司的AVONEX、德国默克 雪兰诺公司的Rebif,其中后者已经引入国内。据我们判断,海正药业的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占据先发优势,至少可以获得10亿级别的市场份额。

  除上述几大重磅产品外,海正药业目前还有海泽麦布片、海博非明胶囊、注射用HPPH、AD35四个已获临床批文或临床在审的1.1类化学新药,甲磺酸伊马替尼、瑞舒伐他汀等多个3.1类化学新药在等待生产批件或临床批件,以及包括二代、三代胰岛素等在内的生物制品处于临床阶段或者即将进入临床。(多个新药即将进入临床)

【借力辉瑞做大做强】

  2012年,海正药业和辉瑞合资设立海正辉瑞,其中海正药业控股51%。海正辉瑞定位高端品牌仿制药,辉瑞承诺注入甲强龙、特冶星等内分泌、青霉素等大品种,海正注入硫酸锌葡萄糖、卷曲霉素、替加环素等抗肿瘤、抗生素等制剂主打产品。2012年合资公司设立后,由于短期内尚未完成销售布局,当年亏损8000多万元,但随着辉瑞和海正强势品种的导入和销售队伍的整合,海正辉瑞销售迅速放量,2013年上半年合资公司实现净利润24255万元,给海正药业贡献超过1.2亿元净利润。

  2013年下半年GSK在国内爆出贿赂丑闻,必将影响外资药企在中国的战略布局,且外资品牌药因价格过高饱受市场诟病,要实现医保控费也有必要对外资药品过高的价格和市场占有率进行干预。跨国医药巨头要继续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医药市场维持较高的市场份额,将越来越需要借助中国本土医药巨头的力量。辉瑞于2012年明智地选择和海正药业合作,实现了强强联合,未来两家公司的合作有望不断深入,合资公司的表现也有望超预期。内资医药企业借助跨国医药巨头的研发实力和品牌知名度,实现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内资本的资源整合并在合资公司中占据控股地位,将加快中国医药研发水平的提升,未来有望成为国内医药企业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三大平台逐步完善】

  公司构建了海正辉瑞、上海百盈和浙江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三大研发及销售平台,其中海正辉瑞定位为高端品牌仿制药,上海百盈定位为创新药和生物药,包括重磅产品腺苷蛋氨酸、安百诺等,另拥有单抗、重组蛋白、重组多肽、重组因子和重组疫苗等五大门类 20 多个在研产品。浙江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定位为OTC、普药。海正辉瑞的规划是,到2020年实现收入20亿美元;上海百盈的目标是到2017年实现收入超过20亿元人民币。三大营销平台搭建完毕后分工明确,重点突出,有望提升公司的执行力和经营效率。

【定增项目再造两个海正药业】

  2013年12月,公司拟通过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20亿元投向固体制剂、注射液、二期生物工程等项目,建设期三年,项目完工后有望每年实现收入超过60亿元,是2012年公司自有产品收入的2倍以上,若进展顺利,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业绩弹性。预计今年下半年定增项目将完成,2015-2017年为建设期,2018年开始产生经济效益。

  2012年公司原料药业务收入约17亿元,成品药收入约10亿元、贡献超过一半的毛利润。2013年二季度合资公司开始发力,收入、利润大增,从而在2013年上半年海正辉瑞贡献了超过70%的净利润,因此实际上海正药业已经初步完成从原料药向成品药的转型过程。未来海正药业将迎来两个高速发展阶段,第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在2014-2015年,该阶段主要增量来自海正辉瑞和公司研发成果逐步兑现,第二个高速发展阶段在2018-2020年,该时期主要增量将来自公司产能大规模投放和整体实力的全面提升。

  按照公司定增发行股份上限计算,海正药业当前总市值约为150亿元,没有反映出公司正处于经营拐点这一现状,股价被显著低估。就短期而言,安百诺获批以及海正辉瑞业绩超预期等都将显著刺激公司股价提升。

众多大型资金已经磨刀赫赫!!能不能抓住这头巨牛,就看各位的本事了!
打开淘股吧APP
18
评论(17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想散快跑

14-02-20 11:12

0
@yobbay 兄好
我被套
yobbay

14-02-20 10:46

0
先看看,还没有到理想的价格。大头资金依然在267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zhengjun888

14-02-20 10:26

0
楼主就忍受不住折磨,要分仓了,哈.
yobbay

14-02-20 09:55

0
目前看,没有继续去买创业板等股还是规避了短期回撤的风险,跟踪下思美传媒,如果还有低点,准备分点仓位给思美,现在还没跌够。
牛的新娘

14-02-20 09:25

0
楼上喜欢 600056 有原因吗?好像这两股各有各利好等待
kinglover

14-02-20 09:09

0
更喜欢 600056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2476852330

14-02-20 09:04

0
分点仓位出来跟进楼主看好的票票
sephiroth

14-02-19 22:21

0
楼主分析一下中国医药九州通呢,这两个都有医药流通概念
zhengjun888

14-02-19 20:27

0
转型发展培育内生竞争力跨越腾飞缔造百亿新时代


--------------------------------------------------------------------------------
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 

 

  过去的十年,我们椒江医药化工行业经历了三轮环保整治和转型发展。通过从生产型向研发营销型、从原料药向制剂、从化学药向生物药、从仿制药向创新药、从产品经营向产业与资本相结合这“五大转型”战略的实施,构筑了海正面向下一个十年新一轮发展的基石,企业规模实现了从十亿级向百亿级的跨越。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承受环境要求和成本上扬的双重压力下,攻坚克难,负重前行,集团依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营业收入达到95亿元,税利合计超10亿元,同比增长46%和66%。这一年,让历史记住了海正转型升级的扎实推进、研发创新的超前布局和市场拓展的有力突围。

  迈向百亿时代,实施“新五大转型”,培育内生竞争力。一是成长方式从资源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要从高度依赖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投入,转向管理、制度层面融合知识、技术、资本等力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价值定位从低附加值向价值链高端转型。要在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做高端品牌仿制药制剂、单克隆抗体药物及创新药,走价值链高端化发展的路子。三是盈利模式从产品盈利向投资盈利转型。围绕整个产业链条,整合综合能力来分散风险,确保有限资源集中投入到关键领域、关键技术和关键产品,并且充分发挥自主创新产品的品牌效应,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经营多元化发展。四是竞争领域从全面介入向抢占产品技术制高点转型。整合化学药和生物药的竞争优势,在重点技术领域突破一些核心工艺,在关键治疗领域注册一批核心产品,在战略领域突破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和关键技术,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五是制造方式从传统制药向智能制药转型。通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实现从原料药向制剂转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大力推行密闭化、管道化、连续化和智能化生产,有效推进产业升级。

  2014年,是落实海正“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更是海正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这条主线,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开展“市场升级年”主题活动,继续提升内生竞争力,为企业腾飞、缔造百亿新时代凝聚强大的动力。今年的经营目标是海正集团、海正药业双双超百亿,我们主要的举措有:

  一是加快制剂产业发展。年度预算固定资产投资约8亿元,重点抓好省重点工程“外沙制剂项目”建设,争取一季度全部结顶,年底前完成主体生产设备和相应配套设施的安装与调试,进行模拟生产和GMP验证。

  二是加快原料药整体升级改造。岩头厂区实施就地全面升级改造,在提升装备水平、强化源头控制和现场巡回检查上做文章,加快现有三废处理设施的调试,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三是加快创新药和生物药研发。每年争取推出1-2个创新药、3-5个生物药申报注册,确保2-3个新产品上市,建立与创新药上市相配套的营销、生产、研发和临床注册等各个环节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建立国内外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四是加快新型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目标将现有的5000吨中试装置改造至万吨级产能,并启动新建年产5万吨的大规模生产基地。

  五是加快企业经营模式变革。以企业体制改革为龙头,推动服务改革、投资改革和产业改革,提升内生竞争力,打造海正发展“升级版”,为千亿海正的梦想打下扎实的基础。

  秉承“执著药物创新,成就健康梦想,成为广受尊重的全球化专业制药企业”的使命愿景和“海纳厚生,正道修远”的企业精神,坚持科技创新,善待自然环境,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这是海正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我们将凝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正能量,坚持科学发展,继续关爱民生。这既是我们的坚定决心,又是我们的庄严承诺。
xx2233

14-02-19 19:58

0
好票票收藏了,等回落了下个波段进入。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