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sh601166)$ 兴业银行酝酿互联网金融新布局
http://tv.hexun.com/2014-02-12/162078340.html
视频信息
主 持 人:刘冬 嘉宾:郑新林
文字实录:
和讯网:郑总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和讯网的采访!我们知道兴业银行素有同业之王的美誉,在12月我们兴业银行又推出了一个重磅产品,对理财门户进行了升级,您能不能先介绍一下这一次升级的产品有什么特点呢?
郑新林:我觉得理财门户升级为钱大掌柜也是兴业银行基于互联网理财或者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战略部署,理财门户的概念实际上是个功能性的概念,在我们内部是为我们原来的合作银行提供一种大家一起去为客户提供一种一起买理财的想法,但是如果说上升到钱大掌柜实际上我们就有更深的考虑了。第一,它属于战略的调整,虽然说理财门户跟钱大掌柜只是个名称上的差异,实际上它代表了一种我要把理财门户作为一个品牌,作为一个重要的产品线去做,不仅仅是一个补充的手段。
第二个方面,也是深深感受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甚至改变,所以我们也要在传统的
金融行业 里面植入互联网的因素,甚至我们认为我们把理财门户改成钱大掌柜也是应用新的商业模式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应该说互联网金融在这两年也非常热门,原来我们的理财门户也好银银平台也好有幸在商业运营模式过程中发现它很具有互联网的基因,有了这样的基因实际上我们这次只是把它作为战略显现出来,单独发展,所以实际上它是我们整个银行战略的提升,不仅仅是我去发布一个品牌,其实代表着我们的整个思维模式在转变,这只是一个起点和契机。
因为银行体系是以风险控制和质量保证为核心,互联网金融不是这样,它是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所以这两个带理念上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做了这么多年,虽然最初的想法也没有互联网的想法,但是自从有了互联网金融的逻辑和概念,我们通过学、消化和吸收,我们认为在原有的银行体系之下做当然也能做,也不是说不能做,但是它的文化、它的基因不适应,所以我们有计划把银银平台里边的核心业务剥离出来,成立一个单独的电子商务公司。因为这样的话能够保证新公司的运作机制既有传统银行的特征,更具有互联网的特征,用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的营运模式来发展。
单独域名去运作已经是这样了,因为从我们建设银银平台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考虑银银平台要建设成为一个众多金融机构共享、共有、共建、共赢的平台。
和讯网:互联网金融是今年年初就开始不断涌现出的热词,银行都在探索互联网金融,但是似乎还没有很明确的方向,而且也都在受挫。您觉得在互联网金融这块尤其是兴业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吗?
郑新林:对于这个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我们做银银平台的时候没有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但是银银平台本身的设计理念和它的营运模式非常接近于互联网,所以我们在做做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实际上有很深入的思考。我们的思考是我们的长项在哪里,我们有哪些基础去做这些事情。
整个社会群体里面如果按照金融行为来分,分为消费金融和投资金融。消费金融方面现在都很成熟,而且中国的互联网消费可以说从现在的交易数据来看,包括流程体验来看,我觉得都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了。但是投资的金融由于我们国家金融监管和金融准入的难度比较高,所以投资金融方面实际上还没开始,或者说还没有。像我们这种综合性的商业银行基本上可以说拥有蛮多牌照的投资工具创设,我们的思考是投资金融应该是我们传统银行转型的方向。但是现在不少的商业银行还是转型成消费金融去了,跟消费金融的强势公司在竞争,但是我们避其锋芒,我们选择投资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突破口。这种定位也是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思考。
应该说,互联网带来了一种新的低成本的生产方式,并且具有很强的可拓展性。一个传统的物理服务网点的辐射范围可能是3.5公里或者是5公里,在其辐射范围内传统金融是有优势的,但超过这个范围以外互联网的优势就会更加明显。因此发展互联网金融要做物理网点和互联网的结合,如果结合得好,就能够掌握未来的制高点,这种融合是重要的,不能偏颇于一方。
“钱大掌柜”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线上线下结合的运营模式。考虑到投资金融产品的个性化特征,除了重视线上销售之外,还要大力推进销售终端、客户体验店等线下销售部署,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客户体验。银银平台本身是一个很好的线下体验,我们已经接近连接30000个支付网点,估计到明年上半年我们可能很快就会成为全国最大的有形物理网点的支付网络。
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对很多传统行业也有很多冲击,比如传媒,但是也不会因为有了互联网其他行业就会全部消失。我们认为互联网不可能完全替代线下,它是一种互补。
和讯网:您刚刚也简单介绍了一下支付实体网络,您能不能再展开描述介绍一下这个银银平台,尤其是现在跟多少家银行在合作,整个运行情况,包括理财门户。
郑新林:银银平台从05年开始上线,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八年多的时间,从开始的艰难到现在比较顺畅。整个交易预计2013年年末达到1.32万亿,是一个很不错的交易数据。(注:支付宝2013年移动支付9000亿 !!)
主要包括柜台的柜面付通、信用卡还款、代理大小额接入支付等等,整个平台上跨行的交易。这些交易也是由客户端发起的,由客户发起,然后通过银行之间的转接。
银银平台也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们就做支付和结算也有很大的空间,比如说我们未来还要发展为这些银行做网上的支付,以及我们现在的整个支付环节,比如说人民银行的大额支付在上午10点钟开下午4点钟关,我们考虑把它封闭起来,因为随着银行服务能力的增强,或者是银行的竞争压力,不少银行都开了夜市银行或者开了社区银行,它错开了居民的上班时间。
第二点,中国地域辽阔,虽然我们都是北京时间,实际上还是有时差的,比如说下午5点钟下班了,可能新疆那边下午4点钟才上班,所以它下午几乎变成无法做支付了,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做一个支付上的补充,能够把另外一个时间段弥补过来,让大家能够享受到现代金融的服务中介。
很多农村地区也很难做到晚上支付,我们想在银银平台上还可以独立发展支付产品,让他做线上的。因为线下的支付我现在已经很强大了,我们开始做线上的,还有把银行之间的跨行连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这样对银银平台来说本身也是一个提升。
理财门户这部分单独品牌发展之后实际上它跟支付还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门户只是个销售的平台,最重要的是客户能够在这边买到产品,能够付出钱,这个产品到期能够收到钱,所以它跟支付还是有很高的关联度,整个支付产品的发展应该说也是银银平台未来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支付本身我们也要从线下发展到线上,不仅仅是我只满足于现在线下有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好的交易量,我们还是要让客户能够体会到线上支付的功能。
同时,我们还希望未来银银平台的支付结算业务能够接入其他金融机构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银银平台、支付结算、“钱大掌柜”多条腿走路,发展路径更多样化。支付结算是整个产品销售的核心,离开了支付结算,产品销售也就无处入手”。
银行传统的功能就是存、贷、汇,所以银行体系是不需要单独申领牌照的。
和讯网:这个理财门户包括很多银行在做的电商网站也好,流量是遇到的一个难题,我们这个是怎么去克服的?
郑新林:我们的钱大掌柜应该是基于原来银银平台理财门户上升级出来的,所以本身已经有一定的客户基础,只是说原来在产品的供应方面还有客户体验方面有不适应的地方。所以我们从今年年初,为什么你刚刚前面说大家都在做互联网金融,都在谈,我们一直没有声音,因为我们已经进入研发了,已经实质性地按照互联网的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模式去对我的门户进行颠覆性的改造,花了9个月的时间去重新构架。(注:低调,研发,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郑新林:钱大掌柜这一两个月来现在有50多万的客户注册量。从销售情况来看,原来每天的销售几百万,现在可能每天的销售像高峰时期1个多小时就有1亿多的销售。这种增量,确实是互联网的爆发力让我感到非常惊讶。
和讯网:最近有一些流动性的风险,会不会对于整个银银平台理财门户的运行有一些影响呢?
郑新林:我觉得影响是很正面的,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流动性在紧张,货币市场利率在上升,但从做理财产品这个时候是个非常好的时机,我们最近发的产品收益率都非常高,收益率高就吸引客户吸引眼球。任何事情要一分为二,流动性紧张的时候不是所有的成员都紧张,一定要看到这一点,不是所有的人都在货币市场里做交易的,实际上很大一部分金融机构特别是小的金融机构没有在货币市场上做,而且它的整个业务运作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它的很多钱会交给国有或股份制银行来帮它去做运作。这样的话,我的银银平台在支付结算交易层面有很好的客户黏度,再加上我的门户销售的回笼资金,这是对冲流动性紧张的很好平台。我们业内流动性紧张的时候,产品销售的销量就会非常好,因为产品有吸引力,产品有吸引力就会有更多人来你这儿,这样对我的推广就会非常有帮助,反过来也有效补充了流动性,我比一般的银行多了一个工具。而且我们发展的门户不仅仅在银行体系,我们的想法是只要你有账户就可以到钱大掌柜来做销售。不仅仅是银行帐户,因为社会上的账户还有几种,银行帐户是主要的,我们发现证券账户上也有钱的,我们也一直在研发让证券账户也能够到我们的钱大掌柜来做支付。也就是说我们的理念是,这种业务没有边界,无论你是哪个银行的客户,你持有什么样的账户,都可以在我这里做销售,都可以在我这里买产品。这也是互联网金融最基本的特征。
和讯网:我觉得这个非常符合现在的金融巨头阿里这种都在打造一个生态系统,我们是不是也要打造这样一个生态系统?
郑新林:实际上银银平台就是一个和谐金融的生态系统,大家都在做为客户服务的整个链条中各做自己擅长的地方。有的机构擅长于做产品,有的机构擅长于做销售,有的机构擅长于做二手交易、做市等等,根据自身的实力,根据自身的状况,都可以在整个为客户服务的链条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环节,把这个环节做好做精做深,实际上每个环节都勾在一起就形成很好的一个价值链,而且每个价值链上都可以获得自己应得的收益。
和讯网来自外部的一些竞争,比如说阿里巴巴推出的聚宝盆计划,其实这个计划也是备受大家关注,一度有报道称很多银行也在抵制这个计划,因为这是向中下银行输出云技术后台的服务。听上去跟我们的银银平台很像,兴业银行会不会感到有一些压力呢?
郑新林:我觉得有竞争会激发我们的动力,我从来没有因为竞争而感到有压力,因为兴业银行本身就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一家银行,这几年也是靠自身的积累和发展,在市场中获得资源,获得利益,获得这样大的发展,所以我们向来就不害怕这种竞争,反而竞争会激发我们内部的调整和动力。
有了聚宝盆之后实际上我们整个内部也在动了,也在思考,看来这个东西是一个好东西。而且现在整个业务规模也上来了,因为我们当时做银银平台科技输出的时候,当时规划有20家到30家这样的银行托管在我们这里,我的业务就算成熟了,模式算比较成功了。今年一年新增就二三十家,今年还签约了一百多家,也就是说整个中小银行特别是村镇银行我现在签约的比例已经占整个市场将近20%了。而且这种商业模式我们是低成本可复制,外界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维,我们原来还没有想云的概念,实际上我们就是很好的云,我们整个IT服务这块就是个很典型的云,因为很多的数据和设备都可以共享,大家在这边通过我们的优化,通过我们的技术结构调整。(注:太牛了兴业!!)
我相信差异是肯定的,因为我们更专注于银行本身,他们可能更专注于这些银行在互联网方面的体验,我们更能知道银行该做什么,银行本身的运行规则和内在规律我们应该更清晰。即使聚宝盆推出来,我觉得可能还有合作的机会,因为它擅长于在互联网接入方面,关于银行的核心领域还是很严谨的,也有很多监管的要求,而且这些数据的托管现在都有新的规则,我们在业内也开始发起制定中小银行数据托管的行业规范,这是我们银行来做的。
和讯网:最后您能不能谈一谈兴业银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整体规划和设想?
郑新林:整个互联网金融要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像我这样做普惠金融,我这块可以叫互联网金融,因为它的表现出来的特征具有很强的容忍度,业务边界性也很小,可拓展性也很强。但是另外一方面,已经成为我们银行的客户,如何用互联网的技术加一服务,我们称为金融互联网,它是用互联网的工具对客户的深度挖掘。我现在是负责这个方向,所以这个方向我会谈得比较多。
和讯网:那您能不能具体谈一下钱大掌柜明年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动作和规划?
郑新林:钱大掌柜这个品牌的推出只是构架了一个我按照互联网的消费惯来做投资金融的界面展示,实际上明年我们最核心的,从线下客户体验来说要赢得更多的产品,我们目前已经有银行产品,有信托产品,有基金,有贵金属,当然包括还有汇兑的一些产品,明年要把金融机构所有的产品线全部铺开,这里面还有保险,还有证券等等,这些行业的产品我要做到全覆盖,让我上架的产品更丰富。目前来说我观察所有的金融机构里面,所有互联网做理财的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它只能是一部分,有的是做基金,有的是做信托,但是没有做到全产品的覆盖。
第二方面,对于现在的理财产品销售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流动性,从产品买完就要到到期,我们明年要做这种流动性的二级市场,二级市场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
第三个,我们要考虑做网上经纪人,做网上消费经理,当然除了培养大量的线下经理之外,我们要培养一些网上经理,让客户有问题有地方问,有网上对投资者进行一些教育。这个我觉得是很有趣的事情,一般互联网上面很少有经纪,大家都自己找,自己搜索,自己判断,但是我觉得还要加入一些人性化的东西,让客户有地方评价,有问题有地方问,有专家去指导,这些可能把原来我们柜台人对人服务的传统的友好的东西也能够搬到网上来,这一点对我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点还是品牌建设推广,因为我们总体来说还不擅于做推广,银行有10分的量对外说8分,这是银行的特征,这个也要有所改变,10分我们就说10分吧。
和讯网:非常感谢郑总的精彩观点,非常感谢您!
郑新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