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博晖创新,我眼中可能超越理想的一个公司

14-02-09 23:28 46544次浏览
梦里花落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关注这个公司,说实话,我有些晚。12月份,是通过盘后看图,选出了这个票放在了自选里观察。

之后,这个股票走出了我认为很有意思的十连阳。
很多时候,我就是在看图说话,不承认自己专业水准低,那是绕不过的。谁让我只有公共卫生本科的学历呢,没上过投资大学。惭愧的很,报表看不透彻,术语都说不上几个。

300318的目前主营,我大致能看懂。微量元素检测,我儿子小时候我去社区检查的时候,做过。这一块,虽然国家不是很支持医院去推行,但其实很有市场,如果放下身段做好服务,现在孩子是个宝的年代,太有戏了;临床检验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产品系统,这个其实有很多可以类比的公司,迪安诊断达安基因利德曼 等等,整个行业的景气度越来越好,说到底,这是一个预防和医疗都急需的行业,就拿目前如火如荼的HxNx系列流感疫情来说,每个社区都需要配备大量的速测诊断试剂和设备,未来的若干年,天灾人祸都少不了,这个行业的机会很多。

让我真正看中300318而不是去看其他类似公司的一个焦点,那就是公司12月获得专利的一个技术,公司取得“膜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关于微流控技术,这是一个超过我专业技术范围的名词,还好,网络世界学最方便,我通过紧急抱佛脚,大致明白了几点:
1、这是一个未来足以颠覆现有实验、诊断模式的技术。造福的受众千千万。并且,这个技术的实质不是点突破,而是一个技术平台的建立和突破。有朋友提出过长春高新 与之相比,我窃以为这个平台胜过长春高新的金赛。至于胜在何处,以后再表。我仿似看到了苹果 公司一代代苹果产品的诞生过程。
2、这是一个未来可能横跨多个行业的伟大技术。去年大家都领略了智能穿戴、智慧啥啥的题材炒作,真心看那些股票,有几个有经得起时间推敲的核心技术,很多都是拿了台湾芯片自个做做山寨产品的来件组装公司。而微流控芯片技术,未来才是智能穿戴、智慧医疗或者更多智能设备的真正的功能核心!
3、公司管理层。不多说了,杜江涛家族,内蒙君正 能够摆脱煤化工的颓势,搭上互联网金融的大车,某种程度验证了小杜同志的敏锐和实力。318的高管的股票都要至少锁定到2015年年中才解禁,2014年,这个票的流通盘就是6000万。所以,当我看到那些新股动辄四五十的价格,不禁慨叹。当然,开个玩笑说说的。那些新股早晚要和318的价格掉个个的。早晚的事。

最后,看个给力的资料吧。感谢*上的大头78兄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组织制定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并于2月7日公布文件,文件全文如下:

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

第一条为了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促进医疗器械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规章,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同时符合下列情形的医疗器械按本程序实施审评审批:

(一)申请人经过其主导的技术创新活动,在中国依法拥有产品核心技术发明专利权,或者依法通过受让取得在中国发明专利权或其使用权;或者核心技术发明专利的申请已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开。

(二)产品主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为国内首创,产品性能或者安全性与同类产品比较有根本性改进,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三)申请人已完成产品的前期研究并具有基本定型产品,研究过程真实和受控,研究数据完整和可溯源。

第三条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技术机构,根据各自职责和本程序规定,按照早期介入、专人负责、科学审批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办理,并加强与申请人的沟通交流。

第四条申请人申请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应当填写《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表》(见附件1),并提交支持拟申请产品符合本程序第二条要求的资料。资料应当包括:

(一)申请人企业法人资格证明文件。

(二)产品知识产权情况及证明文件。

(三)产品研发过程及结果的综述。

(四)产品技术文件,至少应当包括:

1.产品的预期用途;

2.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

3.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及确定依据,主要原材料、关键元器件的指标要求,主要生产工艺过程及流程图,主要技术指标的检验方法。

(五)产品创新的证明性文件,至少应当包括:

1.信息或者专利检索机构出具的查新报告;

2.核心刊物公开发表的能够充分说明产品临床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专著及文件综述;

3.国内外已上市同类产品应用情况的分析及对比(如有);

4.产品的创新内容及在临床应用的显著价值。

(六)产品安全风险管理报告。

(七)产品说明书(样稿)。

(八)其他证明产品符合本程序第二条的资料。

(九)境外申请人应当委托中国境内的企业法人作为代理人或者由其在中国境内的办事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文件:

1.境外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或者其在中国境内办事机构办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的委托书;

2.代理人或者申请人在中国境内办事机构的承诺书;

3.代理人营业执照或者申请人在中国境内办事机构的机构登记证明。

(十)所提交资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

申报资料应当使用中文。原文为外文的,应当有中文译本。

第五条境内申请人应当向其所在地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申报项目是否符合本程序第二条要求进行初审,并于20个工作日内出具初审意见。经初审不符合第二条要求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通知申请人;符合第二条要求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申报资料和初审意见一并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行政受理服务中心。

境外申请人应当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提出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行政受理服务中心对申报资料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本程序第四条规定的形式要求的予以受理。

第六条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行政受理服务中心对受理的特别审批申请,给予产品特别审批申请受理编号,受理编号编排方式为:械特××××?1-×××?2,其中××××?1为申请的年份;×××?2为产品流水号。

第七条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设立创新医疗器械审查办公室(以下简称创新医疗器械审查办公室),对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行审查。

第八条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受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后,由创新医疗器械审查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并于受理后4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查意见。

第九条经创新医疗器械审查办公室审查,对拟进行特别审批的申请项目,应当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网站将申请人、产品名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应当不少于10个工作日。对于公示有异议的,应当对相关意见研究后作出最终审查决定。

第十条创新医疗器械审查办公室作出审查决定后,将审查结果书面通知申请人,对境内企业的申请,同时抄送申请人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格式见附件2)。

第十一条创新医疗器械审查办公室在审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时一并对医疗器械管理类别进行界定。对于境内企业申请,如产品被界定为第二类或第一类医疗器械,相应的省级或者设区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参照本程序进行后续工作和审评审批。

第十二条对于经审查同意按本程序审批的创新医疗器械,申请人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人,应申请人的要求及时沟通、提供指导。在接到申请人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考核)申请后,应当予以优先办理。

第十三条对于创新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在进行注册检测时,应当及时对生产企业提交的注册产品标准进行预评价,对存在问题的,应当及时向生产企业提出修改建议。

第十四条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应当在接受样品后优先进行医疗器械注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经过医疗器械检测机构预评价的注册产品标准和《拟申请注册医疗器械产品标准预评价意见表》应当加盖检测机构印章,随检测报告一同出具。

第十五条创新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应当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临床试验的进程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创新医疗器械临床研究工作需重大变更的,如临床试验方案修订,使用方法、规格型号、预期用途、适用范围或人群的调整等,申请人应当评估变更对医疗器械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产品主要工作原理或作用机理发生变化的创新医疗器械,应当按照本审批程序重新申请。

第十七条对于创新医疗器械,在产品注册申请受理前以及技术审评过程中,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应当指定专人,应申请人的要求及时沟通、提供指导,共同讨论相关技术问题。

第十八条对于创新医疗器械,申请人可填写创新医疗器械沟通交流申请表(见附件3),就下列问题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提出沟通交流申请:

(一)重大技术问题;

(二)重大安全性问题;

(三)临床试验方案;

(四)阶段性临床试验结果的总结与评价;

(五)其他需要沟通交流的重要问题。

第十九条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沟通交流申请及相关资料及时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通知申请人(见附件4)。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同意进行沟通交流的,应当明确告知申请人拟讨论的问题,与申请人商定沟通交流的形式、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安排与申请人沟通交流。沟通交流应形成记录,记录需经双方签字确认,供该产品的后续研究及审评工作参考。

第二十条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受理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后,应当将该注册申请项目标记为“创新医疗器械”,并及时进行注册申报资料流转。

第二十一条已受理注册申报的创新医疗器械,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应当优先进行技术审评;技术审评结束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优先进行行政审批。

第二十二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可终止本程序并告知申请人:

(一)申请人主动要求终止的;

(二)申请人未按规定的时间及要求履行相应义务的;

(三)申请人提供伪造和虚假资料的;

(四)经专家审查会议讨论确定不宜再按照本程序管理的。

第二十三条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实施本程序过程中,应当加强与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进展。

第二十四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所需医疗器械,按照《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办理。

第二十五条医疗器械注册管理要求和规定,本程序未涉及的,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本程序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2014年的春天,属于那些自有核心技术的公司。而且,这些公司的未来会越来越伟大,投资者的理想也越有可能超越。

夜深了,各位晚安。洗洗睡。
明天又是一个好收成。
打开淘股吧APP
44
评论(28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拼音加加

14-12-22 11:57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300318 再怎么不中用,我想干过千山妖姬只是时间问题。千山妖姬复权价超100。总市值近70亿.营业毛利率 52.4。营业利润率12.3。资产负债比率 41.2。相比318。复权价不到38。总市值不到35亿。营业毛利率78.9。营业利润率43.38。资产负债比率 6.4。纵观泸深股市。如何高利润的公司有没有一家的市值在60亿以下。眼前的情况是否太情怀化了呢。陷饼不是人人想吃就能吃得到的。。欢迎各位指教。股东大会上见章。
拼音加加

14-12-22 11:57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300318 再怎么不中用,我想干过千山妖姬只是时间问题。千山妖姬复权价超100。总市值近70亿.营业毛利率 52.4。营业利润率12.3。资产负债比率 41.2。相比318。复权价不到38。总市值不到35亿。营业毛利率78.9。营业利润率43.38。资产负债比率 6.4。纵观泸深股市。如何高利润的公司有没有一家的市值在60亿以下。眼前的情况是否太情怀化了呢。陷饼不是人人想吃就能吃得到的。。欢迎各位指教。股东大会上见章。
cny3cny3

14-12-19 14:17

0
差不多了,,还在等啥子,,
cny3cny3

14-12-19 14:05

0
我靠,,!1!1
cny3cny3

14-12-18 11:09

0
哎,,
cny3cny3

14-12-17 09:32

0
顶,
阿杉杉

14-12-16 21:06

0
12月12日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1、请问,公司收购大安标的的动机和出发点是什么?以及对未来该行业的展望?
答:公司重组报告书已提到,首先我们看好血液制品行业的前景,目前全国只有20-30家血液制品企业,竞争者的数量相对较少;另外这个行业目前还处在一个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而且在一个可以预见的时间里,似乎都不会出现一个供过于求的局面;第三,这个行业在技术上中国与国外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综合来看,如果进入这个行业,只要我们做得比较好,面临的行业风险就相对比较小,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资源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和技术提升能力,而在这几个方面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从公司收购的两家企业的特点来看,河北大安已恢复了正常生产,但因产品种类不足,对于血浆的组分和原料的利用率比较低,即无法形成一个有利可图的毛利水平;广东卫伦的产品文号相对全一些,大概有6,7个文号,但其原有的主要供给原料的贵州浆站因政策原因被关闭,现有的广东省内浆站血浆供给量不理想,因为广东省不是个理想的血浆原料基地,所以血浆成为了卫伦较大的制约。如果两个企业能做资源整合,就能弥补他们之间相互的不足,能够协同发展,在短期内能做到扭亏为盈,但后期继续发展,我们也需要争取在产业内的其他机会,不只限于河北和广东这两个地方。

2、请问,血浆或者组分价拨是否存在障碍?
答:公司收购河北大安和广东卫伦是一个战略,大安是国内仅有的有血浆采集能力而不盈利的企业,目前有接近300吨的血浆库存,这是一般企业没有的。出现这种状况不是因为大安做的好,而是因为过去的遗留问题,比如产品换证、GMP认证等原因使得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换证是大安自己耽误了,GMP认证是由于要满足国家新的标准。由于这样的情况,造成在国内血浆血液制品行业中一个独特的现象——有血浆采集能力,还有很多库存的血浆,但是不盈利。大安目前主要拥有的文号是白蛋白,国内市场的另一大主要产品——静丙文号大安尚在申请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大安恢复产品生产,就只能生产白蛋白,这样会造成对血浆原料的利用不足,利润率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收购卫伦就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卫伦情况与大安恰恰相反,其文号比较齐备,但血浆量供应量不足。其广东的几个血浆,采血浆量还没有上来,它原来在贵州血浆站,由于贵州整顿关停了,出现了一个文号齐但是没有血浆量的问题。公司计划把大安的300吨库存血浆逐步释放,也准备调拨大安的一部分血浆或组分2+3到卫伦去。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了解调拨需要两地卫生厅及卫生部的审批,我们理解审批的主要目的是对血液制品的安全生产监控,2012年为了解决大安库存血浆问题,大安曾计划将部分血浆价拨给其他血液制品单位,并获得过相应的批准,但因利益分配原因实际上并未进行,也就是说价拨是可行的。

3、请问,两家公司(大安和卫伦)合并,放眼明年后年,大概每年的采浆量能到什么水平?
答:根据重组报告书已披露的数据,河北大安目前有三个血浆站正常采浆,这三个浆站的采血能力预计大概在每年120吨左右。这三个浆站还有增长的潜能,主要是因为,过去由于生产是中断的,公司的血浆库存也已经比较饱和,所以在采浆的管理上并没有进行更高的管理要求,未来随着库存的释放,通过对浆站采浆管理的加强,采浆量有望较目前状况再提升一部分。同时,大安在河北魏县血浆站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需要对开业进行最后的审查,这个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快工作。当然,一个新的血浆站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去发展和逐步成熟。再看卫伦的情况:广东省在血浆市场上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卫伦在广东的采浆也是刚刚起步,合理的预期是每年每个血浆站能达到10-15吨。一般来说,血浆站的采浆能力有了提升后,只要营销措施和营销投入得当,没有意外因素的话,是不会轻易出现下滑现象的。现在的关键在于如何能快速整合两家公司。

4、请问,公司如何规划原来的产品线(微量元素检测、微流控)与收购后的血液制品业务,对此公司长远的设想和路径安排是什么?
答:在中国,医疗产品开发周期和科研开发周期相对较长,一个产品从提出想法到获批上市,可能需要十年的时间,产品上市以后,因为医疗产品的特殊性,还需要一个开发市场过程。公司上市后在原有产品线上各项工作一直都在努力,比如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核酸检测仪刚刚拿到了产品注册证书。与其配套的试剂还在注册过程中,注册的过程确实比较长。但无论怎么说这些产品从研发到投产、上市销售直至获得较好的市场份额都需要时间。博晖开发的这些产品是创新的,毛利润高,一旦市场起来后就不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自我循环就可以满足其基本的运营资金需求。
公司上市后,一直在积极寻找可以实现战略扩张的标的,目前行业景气度较高,并购也很活跃,有现实利润的可选标的也不少,但是公司并没有选择这样的标的。为什么?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卖价都不便宜,二是价值提升空间有限。博晖购买企业更注重收购完成后经过我们的整合能使其价值提升多少。如果价值得不到大的提升,卖价又高,我们认为对博晖的长期发展没有太大的意义。当然以利润为出发点的收购短期内有可能增厚上市公司的利润,从而受到资产市场的短期欢迎,但这种收购确实不是我们想要的。因为毕竟我们是做公司做产业的,一方面我们会尽可能考虑到市场短期的这种倾向,但我们更重要的是能把握住这种更大的长期的增长潜力,因为我们毕竟不是靠交易增厚公司,我们是靠管理、靠战略提升去创造价值。
为什么选择血液制品行业?我想这个行业的情况大家有目共睹,对行业的发展前景应该都比较认同。为什么是大安?作为血液制品企业的大安,现在看情况不是太好,企业是亏损状态,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大安有致命的问题。其现在的状况最主要的问题是管理整合的速度太慢!博晖收购后计划下大力快速进行整合。目前公司、大股东及沃森三方已经达成共识,共同加强对大安的支持力度。管理层面,大股东杜江涛先生已经调派有丰富整合及管理经验的翟晓枫先生出任大安的董事长,沃森指派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原上海生物制品所的杨忠东先生出任总经理,杨忠东先生是这个行业里专家级的人物,有关翟、杨两位的简历在公司重组报告书中都有介绍,请大家参看。从血站开拓方面,卫伦的老股东在这方面经验丰富,未来整合完成后其也将加入到队伍中,这样我们将从管理、产品技术及质量、血站开拓及管理三个方向全面启动。我们对此次收购完成后的整合充满信心!
我们认为,行业的繁荣将持续较长时间,我们现在的关键是把主要问题点解决,从而迅速跟上行业的发展,分享行业的繁荣。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能成为行业的第一集团成员。当然,以大安目前的状态来说,可能我们这样说有点早,但这是我们经过认真评估后确定的目标。我们看好大安所在的河北省的采浆潜力,同时我们也将联合沃森及卫伦的股东积极开发其他省份的浆源。
总之,公司非常重视这次进入血液制品产业的机会,将全力做好收购后的管理整合工作,未来是一个双业务线并行发展的状态。

5、请问,杜总、卢总是否有把握实现重组报告书中的业绩承诺?
答:杜总、卢总做出此业绩承诺是基于对大安现实情况的研判,在不考虑未来收购卫伦的情况下,这个业绩承诺也是有把握实现的,主要是基于大安目前仅库存血浆就已接近300吨,而且每年还能有100多吨的新采血浆,投浆量有足够保证;另外大安的GMP改造已经完成并可以正常生产,唯一的缺点是尚不能生产静丙产品,利润率受影响。为此,公司计划将组分进行价拨以适当提高产品的利润空间,未来大安获得静丙产品注册后,大安的利润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详细数据包括未来几年的投浆计划在重组报告书中都有写明,请参看报告书。

6、请问,未来还有没有考虑其他的一些关于创新性产品的外延式并购?
答:完成这次收购后,博晖依然是一家低负债率公司。我们依然保持长期发展思路,如果有合适的项目,公司也并不排除继续发展外延式并购,其标准就是足够的市场体量、可增长潜力以及有价值可创造。

7、请问,公司对近三年市值有什么畅想?
答:公司希望脚踏实地把业务做好,目前有两个任务,第一收购的大安能不能进入血液制品行业排名前列,在现有的业务拿到产品认证后希望能进入第二个阶段——如何迅速的开拓市场。我相信只要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资本市场从中长期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正确的评价,另外我也一直都要求我的团队把眼界放在业务上,努力做得更好。

8、请问,公司微流控进展如何?
答:公司已于12月11日发布关于取得核酸芯片检测仪注册证的公告,并说明公司研发的核酸芯片检测仪需与配套试剂盒共同组成完整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目前公司开发的HPV配套试剂尚在注册申请中,其他配套试剂尚在开发中,待相关试剂注册完成后公司方能将该产品系统推入市场。

9、请问,国内外是否有与公司类似的已上市微流控产品?如有,相比之下,公司微流控产品的优势是什么?
答:目前国际上已有类似产品问世,如Cepheid和BioFire的产品,与其相比,公司用覆膜技术制造的微流体芯片具有产量高、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特点。据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无论是Cepheid还是BioFire,他们产品的生产成本都高于$15/样品,而可达到同样效果,用覆膜技术制造的微流体塑料芯片生产成本远低于这个数。
cny3cny3

14-12-16 17:22

0
手为云覆手为雨
cycz

14-12-15 12:00

0
看资产注入的对赌条件,大安明年会盈利用百万,后年4千多万
cny3cny3

14-12-13 10:59

0
从重组的角度看,大安一直因为GSP认证的原因停厂而亏损。现在认证过了,就算没有
从重组的角度看,大安一直因为GSP认证的原因停厂而亏损。现在认证过了,就算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和品牌,加工成半成品卖给卫伦也能赢利。只是复牌的时机不对。老子是满仓买进它的,停了半年,本以为有个三,五个板,现在看来是个笑话。至与开盘第二天,机构大量出逃,我个人认为并不是坏事。以前莱士上市时,很多机构看好它,股价就是不涨。等到机构跑了,我等散户也跟着跑了,股价反而翻了几番。这几天换手也比较高,该跑的跑了,愿留下来的也是我等这些长线看好的。大家天天在股吧里骂来骂去,也沒什么意思。有精力的话,多去搜索一些关于微流控和广东卫伦基本面变化方面的东西上来分享一下,给我等小散参考参考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