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尼玛,看完后我感觉天朝就是宇宙第一强国了
1
你就吹吧,*,要有一千玫这样的高超音速导弹,需要多少燃料?战时你是否能保质量地生产这样多的燃料?美国就只会挨打不会破坏你的生产吗?你比去年吹泰囧的片托还会吹!
0
自从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老爷们在隔几天确认后跳出来大发光火,国人都在传统导弹机动威力上谈所谓中国WU14,而港台人更是无知到极点。今天我来说说这事的意义-------
如果未来战争中不能使用核武器的话,核大战谁也不想打呀,那什么是终极威慑武器?答案就是从外空打击地球的高超音速非核武器。我们知道从太空打地球,速度都是十几到二十马赫左右,高超音速下质量动能的威力就几乎是小型核弹,很适合摧毁点目标,当然这个威力要计算的,速度和材料,以适应不同的打击要求,应用性非常广。所以现在战略家在谈论质量武器、动能武器、上帝之杖,都直接与高超音速有关,这是疯狂的美国提出的战争概念,美国拼命研发以获得独家高科技战略优势,好来坞电影也用上,先收威慑人心之效。
攻击从临近空间发起,以高超音速对地球目标精确打击,这才是所谓高超音速武器的真义!!------
而不是5马赫6马的反舰导弹机动之类的战术话题。有人问了,弹道导弹弹头下来也是高超音速的,对,但弹道导弹弹头的机动能力制导能力很有限,也就是突防时变轨或多弹头,只能增加拦截难度,不能胜任复杂任务。而且传统洲际弹道导弹是核载具,容易引发跨过核门槛的担忧。临近空间高超音速武器理论的出现,使人类可在不打核战争的前提下,对地球发起无坚不摧的快速精确攻击!所有传统武器系统面对这种“上帝之杖”都无法防御。美国所谓一小时全球打击的狂想就真正出于此,基于临近空间发起攻击!
要实现从临近空间发起打击,一种是天基武器系统,一种就是火箭助推到临近空间再入,天基现在还只是概念设想象电影“特种部队2”里的场面,美国这些年搞的是HTV2火箭助推再入,失败了~这才是战略项目,而其它X51之类都只有几马赫,达不到真正的高超音速。
国外有人把1-5马赫叫超音速,把5-8马赫叫高超音速,把8-20马赫称为极超音速,极超音速武器才是上帝之杖,超过20马赫就不适合打地球了或者真把地球大片打坏了。
几马赫的东西,连印度也在玩,战术层次而矣,美国多数高超音速项目不过是在补课,补超音速导弹的课,以前太依赖飞机了。只有HTV2才是战略层级的上帝之杖!
各位明白1月9号中国实现火箭助推载具10马赫再入飞行,击中地球的意义了吧?
美国人狂想的“火箭助推上帝之杖”,被中国人平常心地拿在手里,而美国的HTV2项目连续失败几乎巳经取消!
至于未来“天基上帝之杖”、空天母舰....美国人还是别狂想了,万一又拿在中国人手里.......
实际上,这“中国之杖”早有迹象,美国不愿正视、不愿“往坏里想”,西方两百年的科技优势造成了所有人的思维惯性.....
现在中国完整地玩了一遍美国没搞成的“火箭助推上帝之杖”HTV2极超音速武器, 理论上可以灭一国,也可以打一艘船,兼具战略与战术、核常兼备、点面都行的灵活应用前景,亮剑的层次太高,以至于地球人都还不太明白,但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明白!美国精英们也只好继续不愿正视,不然百年霸权巳经终结!
0
0
还有一件事是: 我对土耳其最终选红旗9有信心,土耳其人史称突厥,做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奥斯曼帝国的后人,有足够的智慧选择正确的决定。
0
有关高超音速太空常规武器的威力,我建议大家看看这个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nhw2Lco4D8/
0
一公斤的载荷落地后的动能相当于一吨TNT,这是非常可怕的力量,基本上就是一颗小型核弹!晕
0
花岗岩导弹号称航空母舰的克星!世界上最先进的反舰导弹!
“花岗岩”弹长10.5—11米,弹径0.8—1.1米,翼展2.6米(折叠后为1.6米),总重约7吨。采用独立制导方式,射程约55千米。目前,其最新式的改进型别名为“花岗岩”,意思是无坚不摧,它主要是加装以先进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各种现代化设备,由飞机或卫星提供中继制导时,射程最高可达550公里。其弹体为圆柱形,头部为锥形,弹体中部有个后掠式上单弹翼,尾部有呈T形配置的3个可折叠尾翼。其动力装置由1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和2台固体火箭助推器组成。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巡航速度大于2马赫(最高速度可达2.5马赫)的远程掠海飞行反舰导弹。
0
回楼上, 没太细看,日本的问题是:他的每个零件都可以做的很精细, 但集成起来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行。
这是民族性决定的,就和现在日本的对外政策一样, 只有战术没有战略
0
关于惯导系统,我以前收集了一篇关于嫦娥三的细节分析,贴在下面。
600501 有激光陀螺,是惯导系统的关键。
嫦娥三号真正先进的是她那一套惯导系统,这套惯导系统在所谓的黑色720秒和悬停找点上发挥的淋漓尽致。黑色720秒就是嫦娥三号从15公里高度的轨道降落到落月点30米上空悬停的这720秒。
这720秒是嫦娥三号脱离了地面的引导和指挥,独立工作的720秒,是登月七十二拜都拜完了最后这一哆嗦的720秒,也是嫦娥三号全程最复杂、最艰险,动作最多的一段历程,其惊心动魄的程度恐怕只有当事人才会体会到。在这720秒嫦娥三号要独立完成几十次小小的制动,减速、调姿,7500牛变推力火箭和浑身上下的十几个小液体火箭要完成根据不断变化的速度、方位,姿态,极其精准的“推、拉、摇、移”着嫦娥三号向落月点前进,而且还要自主导航,自主探测,引导自己精确到达目标上空,这套引导系统就是遍布嫦娥三号全身的高精度陀螺和加速度计,这才是嫦娥三号落月的核心技术,是资深军迷真正的看点。如果你看明白了,看进去了。那你就真正成为了一个比较合格的军迷了,那我就要向你祝贺。
大雾天飞机为什么能盲降,核潜艇为什么不浮出潜航几千海里不触礁,导弹为什么能打上高速飞行的飞行物,反导的导弹为什么能击中每秒8公里的洲际导弹,东风21d为什么几千公里能打上航母,歼二十为什么能悄无声息神不知鬼不觉到达目标区,神州和天宫为什么能自动对接,中国的AR-3简易制导火箭为什么打300公里仍然能精准的打上目标,精确制导弹药为什么能精确的落在目标头上,甚至手机的3D游戏为什么好玩,等等,都拜这两样东西所赐。
最后一个为什么是,西方为什么说嫦娥三号有军事用途,都是因为这两样东西,当然还有其他传感器,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这两样,就是导航和定位的惯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