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了,提前布局“用工荒”概念。
龙一:
钱江摩托春节过后,中国各地再现用工荒。面对不断攀升的人力成本,不少企业选择加大
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的应用。节后用工荒再现 倒逼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杭州、广州、武汉等地,节后用工荒再现。今年情况相比往年更加严重,其中电子行业缺工较大。有关专家认为,随着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以及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机器替代人工劳动将会进一步普及,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也会进一步加快。电子等适合机器人产业化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将率先实施,涉足电子 装配 搬运 汽车之类的工业机器人有望最先普及。
从潜在需求来看,我国机器人产业将迎来25%至30%的快速增长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拥有30万台机器人,机器人及系统产值约1000亿元,带动3000亿元零部件市场。作为用工缺口重灾区的电子行业,机器替代计划或率
先施行。
趋势性机会降临 今年中国将成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不可否认,用工荒以及带动的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是一个趋势性机会,不可逆转,像医疗养老概念一样,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预测,今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高增长将使得中国未来两年内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工业机器人产业政策能够估计出,机器人产业至少要年均增长15%,其实对比韩国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人工成本快速上涨时期工业机器人的普及速度,事实上合理增速约为年均25%,市场预计,未来行业规模将达万亿级别。
考验中国产业实力的时候到了
一直以来,海外留存在中国的长期产业资本是非常巨大的,除了港台之外,就是日本的对华投资最多,留存利润和投资保守估计应有5000亿美元,这些留存利润是中国最重要的长期产业资本之一。和美国对华投资大部分为金融资本不同。显然,长期产业资本的抽离,与2008年比更可能让中国伤筋动骨。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中国劳动成本等各项成本的上升,中国制造业实力上升造成的利润减少。而什么能填补产业资金抽离带来的影响,还是要靠中国制造业的内生竞争力,产业的升级转型,而我们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