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cefighter 其实,严格的说,
陕鼓动力 是A股制造业难得的好公司了。如果按照创业板估值,陕鼓动力现价应该翻几倍,它再怎么样未来肯定还有一倍的成长空间(气体和服务占比提升后)。
但问题就在于,A股是个变态市场。估值恒时高估,少数几个高估又天时地利人和的股票,例如大华,
歌尔声学 ,成为了牛股典范,但是要一旦开始杀估值,像张裕,苏宁,
汉王科技 ,
海普瑞 ,那就有好戏看了。
科达机电 一直很热门。但我去年曾经见过唯美陶瓷(马可波罗)的董事长黄建平,他就说原来用科达的陶瓷机械,不行,又换成意大利的,效果很好。现在科达的老总都不好意思找他推销设备,通过下边的业务员和他这边联系,希望唯美能再次试用科达设备。其实他们两个原来都熟得很。蒙娜丽莎一直用科达的设备,被坑惨了。
再说到
金螳螂 ,去年和深圳卓艺装饰的董事长王建中见过一次,他们公司很厉害,小日本的百货都请他们家装修,金螳螂的想打入日本人的圈子,门都没有。他就说,他们不做规模,做口碑和效益,像金螳螂那样,大而不强,风险巨大。但资本市场就喜欢金螳螂这样的。
科达,金螳螂是这种水平,都成为牛股。
迈瑞呢,算是公认的绩优股了吧,在美国上市。去年去过一次迈瑞,刚刚化几千万聘请普华永道同时做平衡计分卡战略规划和MPI营销研发流程。平衡计分卡我就不说了,光说这个MPI,他其实就是IPD流程。迈瑞说了,他们本来想请IBM,但发现软件行业和医疗设备行业差异很大,IBM不行,于是请了普华永道。我就想了,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说IPD咨询公司都是骗子,全中国只有华为成功了?那就是因为华为请对了师傅,IBM是软件行业,跟华为类似,所以IBM的实践对华为正好有效。“
IBM能为华为做流程再造,因为"给客户的药,都是我们先尝过的";”
普华永道这班人,有医疗行业的经验吗?没有,我看那两个顾问,都是不到40岁的美籍华人,顶多在摩托罗拉这种公司当过中层,他们既没有医疗行业的经验,也没有像华为请的IBM顾问那样都是副总裁级别。很早迈瑞就已经模仿华为IPD了,但没有成功,这次请普华永道,我看效果恐怕也悬。
没有见到徐航、李西平等几个老大。从徐航现在专心搞房地产,还有MPI这件事上,我感觉迈瑞想复制华为比较悬。迈瑞毕竟只比华为晚三年成立呀。
当然,医疗设备行业是有特殊性,没有IT行业这么水平分工,平台化,医疗设备更加封闭,依赖垂直整合,这可能也是迈瑞成长比较缓慢的一个因素。华为的通信设备行业还是比较幸运的,一方面比较标准化,但另外一方面又没有家电这么低门槛恶性竞争,正好把家电和医疗设备两个行业的优点集中,缺点避免了。
就在这几个月,大族集团的房地产开工了。还很骚包的用董事长的名字命名楼盘,“云峰”。
中国的科技企业,我看悬。
那不说科技企业,说说传统行业吧。
宁波一个做化纤的,但是它是用废塑料瓶做短纤的,用于羽绒服,沙发,棉被的填充。管理实在粗放,工厂现场实在脏乱差,但是效益就不错。分析一下原因,还是亏了行业好,类似纽科钢铁,占了短流程的便宜。它们吨产品的成本,比起长流程的行业,低了太多了。
宁波万事发打火机,国内除了
新海股份 之外的龙头了,走高端路线。管理也是什么都没有,工厂乱得要死。他们经理跟我说了,新海上了一条欧洲的自动化生产线,但是改造成半自动半人工的,降低成本。全自动的设备,还不如中国半人工的成本低。因为全自动虽好,但只能生产一种产品,换成半自动半人工就可以生产多种产品,综合成本更低。
所以呀,选择大于努力,大势胜于一切。中国的企业家,像任正非这样的,能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