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媒体社:掌握三屏互动主动权
近日,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时代新媒体出版社与安徽电信共同举办的ITV“健康频道”上线仪式,引起了出版业内甚至是金融媒体的高度关注。其实,除了电视终端外,时代新媒体出版社还一直在手机、互联网等终端领域进行多方开拓,“在国家大力提供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我们瞄准了三屏
互动,把它作为出版社发展的立足点。”时代新媒体出版社社长刘桂霞向《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如此表示。据记者了解,目前涉足三屏互动的多为技术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大多还处于被动提供内容的角色,而缺乏技术平台是最主要的原因。那么,时代新媒体出版社又是如何克服困难,主动掌握运营权的呢?
转型后瞄准三屏互动
三屏互动是指基于电视、电脑、手机等多屏终端,提供视频、信息等交互式服务,以满足用户在不同终端,便利地收看、使用内容的需要。对于出版社来说,开展三屏互动可以把自己的同档视频内容,实现多屏嫁接互动,使同一种内容无限增值。
时代新媒体出版社的前身是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音像业受到大环境的夹击,再加上该社没有任何教材租型业务,因此转型势在必行。刘桂霞说,电子音像社“像”这个业务,是其转型要抓住的关键点。因此,转型后的时代新媒体出版社,在视频内容上立足出版社原有的优势,力求做出特色;同时,搭建了先进的技术平台,正式进军三屏互动业务。
视频内容是出版社原有的优势,而技术平台无疑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所属的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后曾定向募集了
1.47亿元资金专门用于数字出版项目,这笔钱就被放到了时代新媒体出版社的账上。“当然,作为上市公司,我们是要求回报的。而三屏互动业务利润回报率高,且市场赢利模式清晰,国家也大力提倡,可以说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备。”刘桂霞如此分析。
有了资金和发展方向,接下来就是人员的问题了。刘桂霞告诉记者,目前时代新媒体出版社传统意义上的编辑人员只有一两名,多数都是近五年来招聘的新人。现在出版社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掌握新知识、动手能力强,和技术运营商等交流无障碍,对新媒体这个市场可以说是非常熟悉。
三条件支持业务开展
要想开展三屏互动业务,刘桂霞认为,视频制作、技术支撑、硬件支持这三方面缺一不可。而时代新媒体出版社也一直在这几块,不断地投入、提升。
时代新媒体出版社的演播室、制作室都是按照省级电视台标配,“这几年挣的钱全投到这里面了。”刘桂霞说。除了先进的设备外,出版社还要求在内容上一定要体现知识厚重、特色、实用等特点。目前,视频网站同质化比较严重,多数都是影视内容。而电视台更多的是泛泛的节目。出版社的视频内容一定要不同于他们,要以做书的心态来做视频,彰显出版的内涵,体现专业的编辑加工。目前,时代新媒体出版社制作的视频内容主要是教育、健康两大类,因为这两类话题是普通百姓最为关注的。
三屏互动的技术含量很大,很多出版社之所以做不了,就是因为没有技术力量。时代新媒体出版社费尽心思从行业中挖了不少佼佼者,专门成立了技术部。而硬件方面,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进行硬件研发,如学机、类似iPad的触摸屏等,把出版社制作的视频内容放到上面去卖。此外,出版社和网络运营商,联通沃商城、移动MM商城、电信天翼阅读等手机运营商都在进行合作,尤其是和电视运营商的合作更为深入。刘桂霞介绍说,先期和电信合作的教育频道,出版社只管输送内容,而且内容也只占频道内容的一小部分,日前刚刚上线的健康频道,可谓前进了一大步。“只是借用了电信的渠道,技术平台完全由出版社自主搭建,内容也由出版社来输送、更新,可以说实现了由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商的转变,我们社的主动权更大,获利也将更多。”对于未来,刘桂霞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