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居住这个星球的每一个地方,都要迎来日出,只是时间不一样而已。所以我一直倡导我群的朋友们买在冰点、卖在沸点。
2014年独家财智展望
1、基本面财智研判
1)供求。供求决定价格。新股集中开闸放水,打破了市场短期维持的脆弱平衡,在未来供远大于求的态势下,股价水落石出,总体逐级向低是可以预见的。
2)资金。资金决定趋势,2014年钱荒还将持续和蔓延,在不可能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背景下,房地产、银行理财、股市对资金的争夺将更趋白热化,差钱无牛市。
3)制度。市值配售+资金等额配置申购这一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无疑既成倍放大场内投资人持筹和资金风险,又吓退场外热钱和投资资金,最终将演变为长线资金悄然大撤离。赚取差价是所有投资人和营生首先需要考虑的,股市什么时候对场外资金具有吸引力,就是股指被打到一个相对安全、股价普遍非常低廉、风险被充分释放的时候,这个时候入场,首先既可以安享股价上涨的差价,其次也可以搭车新股配售,唯此才可谓是一举两得的。??
4)外围。没有一个大国的崛起是完全依靠和平的,中国的崛起同样要经历各种艰难险阻,这里不排除外围敏感区域突发事件之可能,已经有次带来的股市大幅波动。
2、总体方向趋势财智研判
斑马型,受惊型,剧烈波动型,趋势图形走势基本上是“风马牛不相及市”。
3、行情热点特点财智研判
总体呈现“大波段,结构型,突发性”特征,向下突破大于向上攻击之概率,下一个台阶寻求价值平衡点比维持2100点平衡点更具有地球引力。一个可能的大概率事件是:大的肯定跑不过小的,老的肯定跑不过新的,炒新、炒小、炒差、炒低依然是主旋律,也是牛股辈出的摇篮。
4、主要节点财智研判
一季度机大于危,二季度风险最高,三季度中性,四季度风险较高。
5、主要题材概念财智研判
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依然蕴藏着牛股和暴富的机会,前沿科技,军工装备,高端制造,智能控制,医药医械等概念股依然具备关注和投资的机会。
总体而言,中国股市已经丧失了牛市基因,在供求、钱荒、外围不确定,尤其是在市值配售新政沦为新的圈钱机,股市顶层设计与普通投资者利益渐行渐远的情势下,A股陷入间歇性抽搐不是意料之外的。
历史不可能穿越同一条河流,每个人都需要与时俱进!
我的一位挚友在群里说了一个道理,他说,股市如果让大家都赚到钱,它就不可能天天开盘,也许一周只开一天;如果让每个人都赚到钱,它没准就该关门了。大道至简啊!
新股申购对市场原有内在平衡罕见的摧毁力,“市值+等额资金配套申购”的巨大毒性,随着新股申购的日益临近,正在持续集中源源不断地爆发出来。
突出的表现,一是撤离效应,新政打击长线投资人持股信心,意识到申购新规蕴含巨大风险的场内长线资金正从蓝筹股加速撤离,这是造成蓝筹股持续杀跌的内因(钱荒仅仅是外因)。二是搬家效应,由于新股这块蛋糕在深沪两所分配的不均衡,意识到申购新规必然对沪市产生巨大冲击的投资者,第一个反应是挤兑卖出沪股,换进深股,从而造成深市创业板和
中小板成交量异常放大,深市水涨船高,沪市量能枯竭,深强沪弱格局进一步固化。三是观望效应,新股申购新政不但没有像管理层期望的那样让场外资金长线资金进场抢筹以等待申购新股,相反却恰恰让场外资金退避三舍、敬而远之、隔岸观火。四是失衡效应,新股申购新政长期来讲必然造成上海、深圳两大利益主体利益失衡矛盾,为了平抑这个失衡矛盾,上海必然而且有充足的理由重提开设“国际板”,对于投资者来讲,新股申购新政无疑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一串魔鬼。
对于“市值+等额资金配套申购”的巨大缺陷和利空作用,我在此前的文章已经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的比较多了,见博文《申购新政是让你穿外套游泳!(2013-12-15 08:34)??》、《市场缘何陷入空前绝望和恐怖?(2013-12-21 08:31)??》,之所以反复分析,就是认为投资者对这一利空的杀伤力认识远远不够。这里还想举个例子,用数据来证明它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到底有多大!比如,老王在深市有50万的股票市值,按照申购新办法,他要全额申购必须同时配套50万的现金,这样他的股票账户实际上达到100万,如果中签两个号共1000股,按每股发行价10元,中签新股最终只用掉1万元,而依照先前最早配售新股的老办法,老王还是50万的市值,他只要在配售中签后再补交1万元的资金即可。同样中1000股,一个是后补1万元中签新股资金,一个则要先找50万的打新配套资金,而且还不一定真的能中签,如果不甘心资金空转去二级市场买股,又可能增亏复亏,最终结果是两脚泥巴,只要在河边走,就别想干净。一个老办法,一个新办法,算算老王的风险放大了多少倍??50倍都不止!而且,不管你是沪市市值还是深市市值,无论你弃权还是申购,你都要承担此间由于“申购日”和“搬家日”人为制造的市场剧烈抽风,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赤果果的买卖!!这,也正是新股申购让市场如此风声鹤唳、让投资者如坐针毡的原因!!
从管理层设计“新股申购新政”目的和效用看,无非就是想做大新股申购这个资金池、成倍放大股市圈钱效应,从而强圈更多的资金进来;强增市场的流行性和波动性,强增多收税费。但对普通投资者,“新股申购新政”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能够体现“三公”的所谓政策,它更像一个诱饵,后面等着你的是一串精心设计的“连环套”,眼睛自始至终盯着投资者的钱夹子,千方百计让投资者追加资金,而且让投资者自主去判断股票的未来和价值——言下之意,我是只管发呀。在这个游戏规则下,很难有赢者(当然网下吃独食的机构除外),无论你什么姿势即使躺着也照样中枪。
对于“市值+等额资金配套申购”?这个市场平衡的搅局者、牛市基因的终结者、新一轮熊市的开启者,投资者寄希望于顶层的自我觉醒显然是幼稚的,毕竟市场玩的真金白银,烧掉的也是真金白银。事情的结局经常是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才会出现某些纠偏举动,而在此之前,你首先要做的是保全,活着,必须你自己行动,用脚!?
作者:水上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