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蒋大龙得陇望蜀:萨博傍上特斯拉

13-12-26 10:37 877次浏览
无欲则刚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2013年12月11日 03:07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开平

  12月5日,蒋大龙从瑞典哥德堡市飞回北京已是傍晚时分,他径直去了办公室,一直工作到凌晨。三天前,经过了一年多复产备战后,萨博汽车第一辆车正式下线,老板蒋大龙为新车剪彩。

  这是北欧工业代表性品牌萨博停产两年半之后重新开动生产机器,对瑞典有重要意义。“瑞典工业部长参加了全天的活动,瑞典中央1台和2台都全天直播。”12月6日,蒋大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一方面是对工厂和供应链的改造和重建,另一方面是用长达一年的时间来根据萨博本身的优势,设计它未来的发展路线。”蒋大龙说。

  当天下线的车型为新萨博9-3平台的传统燃油车——2014款9-3Aero,这款车本想以中国为主要目标市场,遗憾的是车型发布五天后统计,关注度最大的是欧美市场。“我们会根据市场反应进行调整,传统燃油车确定以欧美市场为主。”

  蒋大龙借鉴其发展生物质发电的经验,坚定新萨博的未来是纯电动车,传统燃油车只是一个过渡。“已经证实的趋势是,环保产业将大行其道,很多汽车厂商都做得比较成功了,中国市场将以纯电动车为主。”蒋大龙认为,萨博电动车完全可以推翻特斯拉(151.41, 7.86, 5.48%)目前的地位。

  蒋大龙的后手棋

  过去四年间,已经有70多年历史的萨博汽车两次停产。第一次是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第二次是停产更长的2011年,一停产就是两年半。直到去年蒋大龙收购后,建立瑞典国家电动车公司(NEVS),瑞典人才看到了曙光。

  NEVS最初设想过只做纯电动汽车,不过从现实商业逻辑来看很难行得通:一是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车有80%的部件是相同的,纯电动汽车要以传统车为基础;二是短期内市场还难以支撑一家只生产电动车的企业,而萨博有良好的传统汽车基础。

  蒋大龙早前确定的新萨博将以电动汽车为主要发展方向,受到了外界的质疑,因为今年以来萨博启动重建程序后,瑞典萨博同时开建传统燃油汽车的生产线。

  新萨博目前已经研发出三款车型,包括已经下线的萨博9-3平台传统燃油车型,另外两款车是基于萨博9-3平台和凤凰平台开发的纯电动车。“纯电动车也将很快公布,未来这两个平台开发的车型都以纯电动为主。”

  为打消外界疑问,蒋大龙重申,萨博走纯电动汽车的方向不会变——成为全球纯电动汽车的领跑者,甚至要推翻当下最火爆的特斯拉。萨博研发部门专门购买了特斯拉产品进行解构。

  今年年初敲定的萨博青岛工厂年产能将是满负荷瑞典工厂的2倍,达到40万辆。萨博品牌将在国内成立合资公司后,以生产凤凰平台的纯电动汽车为主。

  萨博技术此前以“贴地飞行”为口号,不过电动车加大电机后每辆车的速度都很快,正在颠覆传统速度的概念。所以这次蒋大龙给萨博提了一个口号:“汽车不是一个机械,而是一个家庭成员,是安全的、有乐趣的,无污染的。”

  瑞典式治理

  萨博在第二次停产后,曾吸引超过五家中国汽车公司前往表达收购意向。不过大部分铩羽而归,其中有两家企业了解到瑞典的工会制度对收购的巨大影响力后,就打消了念头。

  蒋大龙完成对萨博的收购后,频繁往返于瑞典和北京。“一个月好几次,每次去瑞典都会和工人见面,和他们交流。在工厂里建成了各种口味的食堂,请了大厨。这些细节是很有必要的。”

  尽管NEVS总部在瑞典,不过它的首脑却在中国。蒋大龙常年在北京,并且有10多人的高管团队远程控制NEVS;另一个股东是青岛政府,占有NEVS 22%的股权,但并不参与具体的管理。

  中国和瑞典高管会不定期进行视频会议,频率高的时候每天都开。不过蒋大龙认为用这种方式管理西方公司远远不够,这种沟通并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沟通是面对面。

  萨博于瑞典是一个类似于诺基亚(7.83, 0.04, 0.51%)于芬兰一样的企业。萨博破产后,失业的员工并没有搬离工厂所在地特罗尔海坦市而是等待复产。新萨博每发布一个招聘广告,就有超过100人投简历,不过资方每招聘一个工人都很谨慎,因为要防范可能收缩的风险。

  蒋大龙随时随地都在谈萨博汽车。往返瑞典和北京的航班上,蒋大龙经常向机组人员推销萨博汽车,瑞典空乘人员对他另眼相看,“因为对萨博有感情”;甚至对斯德哥尔摩的出租车司机也滔滔不绝。新萨博第一辆车下线后,蒋大龙把它开进了萨博博物馆。第二辆车就被蒋大龙订购下来,运往北京。

  只做灵活的小公司

  汽车是规模产业,大多数汽车巨头都有一个在特定时间的最佳规模门槛。目前大众、丰田等车型把资源最优配置的规定确定为1000万辆左右。蒋大龙尽力避免自己陷入规模论,“和国内车企不一样,没有设置什么时候要达到多少产销量的目标,我们不希望自己划定一个量的目标来给自己压力。”

  新萨博采取了分步骤恢复产能的路线,尽管生产线设备已经全部恢复,但明年瑞典工厂恢复多少产能,蒋大龙称还要看市场。国内市场的计划也是如此,明年萨博将以进口的方式引入萨博9-3车型,不过对销量并不做硬性指标。

  “很多情况我们也要慢慢摸索,所以以销定产是最好的方式。”和收购时雷厉风行的风格截然相反,蒋大龙对此很谨慎。确定这一个路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蒋大龙吸取了老萨博破产的教训。“员工要一步一步招聘,如果市场根基不稳,要解雇员工将是非常困难的,欧洲有很多企业就被这一因素拖垮。”

  目前萨博瑞典工厂只有600人,而破产前有4000人。蒋大龙透露,平均一个瑞典工人一年薪水大概为100万瑞典克朗(相当于93万人民币),新萨博因此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此外通过萨博破产,新萨博摆脱了此前200亿克朗的债务,财务成本大幅度降低。

  这两个降成本的因素被蒋大龙称为新萨博的“天时地利”,第一款产品定价约为26万人民币,比萨博破产前同款车价格低了10%。“根据这几年消费者口味的变化,我们还增加了很多配置。”

  新萨博有意对标特斯拉,在销售渠道上也有所借鉴。9月2日新萨博开通了网上订购系统,希望实现线上订购,送车上门的销售模式。“订购网站的每分钟点击量达到了1170次,大部分是欧美客户。”此前萨博售后服务公司萨博零部件公司,也重新归入新萨博的运营体系内,为萨博车主提供维修保养服务。因为传统燃油车和电动车并行销售,新萨博还要建立传统销售渠道。(编辑 徐锋 何芳)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无欲则刚

13-12-30 20:38

0
国能风电掌握兆瓦级垂直轴风机核心技术
2011年01月17日09:56  来源:《科技日报》  

  “采用垂直轴,在1.8米/秒的风速下,就可以启动发电;采用传统水平轴,则需要4米/秒。这无疑拓宽了风力发电的使用范围。”2010年5月27日,许金泉在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关村展区上称,“相比传统风电系统75分贝的噪音,垂直轴这一数据不超过15分贝。”

  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到国能风力发电公司主设计师,许金泉有感于“科技成果产业化之难”,同时认定了“垂直轴将是未来风力发电的发展方向”,“成本仅为原来的1/3—1/2,发电更稳定,可靠性更高”。

  当前,我国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并将其作为调整能源战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我国新能源技术基础较为薄弱、整体水平不高,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核心技术和部分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

  要实现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实现核心技术突破。由国能风电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MW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与常规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相比,单位千瓦能力投资可下降50%左右,同时在风速超过额定风速后可继续保持稳定的输出功率。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具有维护方便、叶片设计制造简单、造价低、不需对风装置等优点。

  许金泉介绍,与传统的水平轴风电系统相比,垂直轴风电系统的风场利用率更高,最多可比传统系统高5倍以上,垂直轴风电系统具有无噪音、无切出的优点,突破了传统系统“风小时转,风大时停”的低效模式,同时避免了电流时断时续对电网的冲击。

  国能风电掌握了兆瓦级垂直轴风机研制的核心技术,将加速推动我国风电产业升级,增强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国家电网公司决定,充分利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优势资源,与国能风电公司共同研制大型垂直轴风机。中国电科院已与国能风电公司股东签署协议,并与国能风电公司共同组建风电设备研发中心,共同推进大型垂直轴风机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认为,国能风电公司以技术创新推动自身发展,有利于带动北京绿色能源产业做强做大,促进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20年全球风电装机总量将达到12.6亿千瓦,年总发电量占2020年全球总发电量的12%。近几年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市场发展迅速,每年的产值均在600亿元人民币左右。目前,1兆瓦级的垂直轴风电系统已经在北京平谷树立起来。
无欲则刚

13-12-30 20:36

0
国能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5日(前身为:龙基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其核心产业是;“建设并运营高效生物质发电企业、研发及制造清洁电站锅炉、研发及制造高效大功率储能电池、研发及制造兆瓦级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在上述领域国能拥有近百项发明专利,核心技术位于全球领先水平。公司总资产约137亿元人民币,员工4200多名,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级技术人员500多名。业绩证明,“国能人”为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

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从事生物质能综合开发利用的专业化公司。公司利用国际先进的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和中国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投资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并上下延伸产业链,生产、加工生物质能燃料以及灰份的再循环利用等。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质发电专业公司。 公司于2005年7月7日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20亿元。其中龙基电力集团公司出资15亿元,占75%;国家电网公司出资5亿元,占25%。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