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优先股偷换内容、暗中变味——暴跌缘起

13-12-21 21:39 1386次浏览
lxt3331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一,优先股内容变味儿:

按照他们推出前宣传的是——重启IPO,推出优先股。给人的错觉就是开闸发行新股时,就推行实施优先股。
所以,正如李志林先生说的:“市场普遍期待管理层推出的股改“新政”是:从新股发行起就搞优先股。
杜绝新的大小非没完没了产生。”

但是,他们又遮遮掩掩的宣布在老股发优先股,只字不提优先股与IPO的关系了!
也就是说,优先股并不在新股发行时实施。
杜绝大小非随着新股层出不穷的优先股,纯属成为了开通圈钱大闸门的幌子

二,优先股实质变味儿:
还是李志林先生今天文章指出:“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管理层推出的股改“新政”,不仅排除了新股搞优先股,而且两项举措都发生了严重的变味”
“本来, 优先股的实质,是再融资时釆用优先股方式,并且永不能在二级市场流通的优先股(只可在场外转让),其好处是:
  (1)、使再融资不扩大股票的总股本,不计入总股本,不稀释上市公司的每股业绩,某种程度上减轻市场对银行股年复一年地再融资的恐惧。
  (2)、可引进包括养老基金在内的长线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以补充公司资本金的不足,扩大再盈利能力。
  (3)、确保公司再融资项目的可靠性、必要性和回报性。”
“但是,现在管理层不顾国际股市通行准则,竟允许大盘股发行的优先股三年后可转普通股,成为新的大小非。

其后果是:(1)、绩差公司可用超低发行价格、超高年股息率,以及特殊公关手段,如签订确保三年后转普通股抛售时不亏损的对赌协议等,以诱惑机构认购其优先股,达到恶性圈钱的目的,硬撑三年支付高股息,却伤害了普通股投资者的利益。 (2)、使优先股成为周期性大盘股圈钱的方便工具,违背政府调结构、去过剩的方针。 (3)、使发优先股的大盘股更加被边缘化,没到三年转股期限,股价便跌破优先股发行价,使大盘价值中杻不断下移。使已经基本实现全流通的主板巿场,再次笼罩在优先股转股这一新的大小非减持的阴影之中。”

再加一项:“1997——2000年周正庆任主席时,釆纳了我的按二级市场市值配售新股的建议。当时发新股很简单,有多少市值就给你多少号,中签后,就去交钱。
  而现在却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光有市值还不行,还必须有同等数量的現金去申购。这就使满仓的中小投资者没资格配售新股。要么白白放弃,要么抛出一半筹码,或部分筹码。这会造成股市抛盘的增加,使本已捉襟见肘的市场资金更为紧缺。”
也就是说,前几年听了狗屁分享改革财经成果的骗术,上当套牢的我们,必须割肉卖出钱来等着博彩新股?
张开血口的新三板,今天先不说了。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天道酬秦

13-12-21 22:17

0
主贴为啥用原创标签?
ztangry

13-12-21 22:15

0
关于对新股市值配售的批评,我不同意。如果被套牢,不想割肉,要么就别打新,要么就筹钱打新,反正不是打新必赚吗?去筹钱了,股市不就有增量资金了吗?

如果你说万一打新亏了怎么办?破发正好,不但防止了以后大家蜂拥而来炒新的局面,从而稳定了市场,而且避免了新股暴炒之后的暴跌,市场回归理性。股民申购新股也更加理性,从而有效遏制了三高发行。

市值配售,如果股市大跌,股民都被套牢,从而没人去申购,新股就发不出去。不用证监会来暂停IPO,市场自动就停止了,这才是市场化。李志林还好意思说以前如何如何,那时候是个人,不管有钱没钱,都可以去申购,根本就不合理,这才是新股爆炒的土壤,也是三高发行的土壤。要是我早知道以前的IPO是李志林建议的,我吐他一脸口水。
lxt3331

13-12-21 21:41

1
文中段落摘引自——

李志林:应对12连跌的两大对策
时间:2013年12月21日 08:00:22 中财网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