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中航工业军工资产证券化起航,军工重组大幕开启

13-12-23 22:04 9780次浏览
老友笆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周一早盘洪都航空、成飞集成 和港股中航科工同时因重要事项未公告临时停牌,之后晚间洪都航空与成飞集成分别公告。

其中成飞集成公告:公司于2013年12月23日下午接到中航工业的书面通知,中航工业决定以成飞集成为主体进行重大事项筹划,并启动相关工作。而洪都航空则公告:12月23日,公司接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书面通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于本日召开会议,会议决定以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进行重大事项筹划,并启动相关工作。因公司及公司股东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均在本次会议研究范围之内,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于12月23日全天停牌。
从两家上市公司公告内容可以看出:周一三家公司同时停牌的原因均是涉及中航工业集团的一个会议,且这个会议又直接涉及A股这两家公司,而港股的中航科工因为是316的大股东所以同时停牌。作为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成飞集成和洪都航空均分属成飞工业集团和中航科工两个子公司,且地域也不同,一个在江西、一个在四川,按道理两家公司联系不多,但是316公告里面明确指出因公司及公司股东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均在本次会议研究范围之内,而能够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一点,那就是这两家公司均属于中航工业防务装备板块。而从2190公告所说以成飞集成为主体进行重大事项筹划,并启动相关工作,想必此次停牌的主要内容跟成飞集团资产注入有关。
中国重工 公告注入航母和核潜艇整装资产以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进行“军民融合”后,证监会和两个交易所均明确指出支持军工企业兼并重组,而26日上交所和中证设计的国内第一个军工指数也即将发布。在这个大背景下,军工重组整合的大环境已经完全具备。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中船重工集团率先进行军品资产向上市公司注入之后,此次中航工业三家上市公司的集体停牌开会必然是对其旗下军装资产进行资产注入。而最终选择成飞集成作为重组标的,其后期注入内容应该是成飞集团所属的枭龙、歼10整装资产。
在中航工业旗下的军装资产方面,最大、最优良的资产就是歼击机整装资产,这也是近两年业绩最好的资产,而这块资产又被成飞和沈飞两家瓜分。今日停牌316和2190其实已经向市场宣布了今后中航工业军品注入的两大标的公司。作为已经宣布连续停牌的2190而言大家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机会参与了。但是作为明日即将复牌的600316相信应该有较好的参与机会。虽说316已经公告三个月内不会有所动作,但是中航工业后期针对沈飞歼15、歼31等资产的注入预期其实已经很明白地告诉市场了,更何况洪都还有国内当前唯一的一把“利剑”无人机资产。
今日2190的停牌已经宣告国内军工集团军品资产证券化这条大船已经起航,在中航工业启动军品资产证券化之后,相信航天集团、科工集团、中船集团、中兵集团、兵装集团、中核集团等国内几大军工巨头也将陆续开启军工资产证券化之路。在近期雾霾笼罩的A股市场上,相信2190的停牌必然使得军工板块为整个A股市场点亮一盏指路明灯。在各行各业都仍受累于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在周边局势纷繁复杂,国内整军备战的大环境下,军工资产证券化必将加快提速,相信在2014年的A股市场上军工板块必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打开淘股吧APP
15
评论(7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老友笆

13-12-24 09:24

0
机会
股神唐伯虎

13-12-24 09:15

0
排板买
论牛

13-12-24 09:15

0
肿么插入不了图片@股乐天
论牛

13-12-24 09:12

0
一个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总数达26家,其中包含20家A股上市公司和3家港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约2000亿元,资产证券化率达到近5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航工业”)所属“中航系”上市公司集群的出现,让明天系、涌金系、复星系和万向系等原本在国内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民营公司集群黯然失色。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随后,军工概念在股市风生水起,成为11月以来最受关注的板块。而在国内十大军工集团中,航空板块的中航工业无疑是最受关注的。
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从2008年组建集团公司以来,中航工业对旗下资产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中航”概念强势横空出世,如深南光A更名中航地产,西飞国际更名中航飞机,力源液压更名中航重机,东安黑豹更名中航黑豹等。目前光“中航”打头的上市公司,即达到11家之多,另有中航新材(中航百慕新材料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即将上市。
虽然“中航系”下属上市公司飞亚达A深天马A、天虹商场、中航地产等基本与航空概念无关,但这并不妨碍“中航系”成为国内军工板块的核心,中航亦成为国内无可挑战的最大上市公司集群。

[img]http://postimg.org/image/5sx2bycth/[/img]
揭秘中航工业
10月28日,苹果电脑公司发布第四季度财报时,CFO皮特奥本海默的一席话,让中航工业在国际舞台出了一次大名。奥本海默称“中航国际为2.7万名员工配备了iPhone手机”。消息传到国内,网民纷纷惊叹:国企员工竟然全体配备苹果手机,中航乃真“土豪”。
消息传开后,中航工业特意发布澄清声明,称集团子公司中航国际的子公司中航金网是移动解决方案提供商。2012年6月-2013年10月,中航金网代理销售了苹果公司2.7万台iPhone手机。这2.7万台iPhone并不是为中航国际或中航工业员工配备的。
上述虽仅为一条八卦,但中航工业的实力却也从中可见一斑。
中航工业组建于2008年,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成立,系国内军工集团第一家成为世界500强的企业。
在中国十大军工集团,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中航工业拥有20家A股上市公司,占据十大军工集团上市公司数量一半强,也是军工集团中资产证券化率最高的一家。
在关注军工股的投资者眼里,中航工业一直是并购重组的急先锋,航空动力、中航重工等公司的重组,都曾在资本市场引发轩然大波。
早在组建之初,中航工业即提出5年发展目标,力争到2011年实现子公司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到2013年集团公司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实现集团的整体上市。
虽 然中航工业的整体上市还有待时日,但其资本化运作一直风生水起。时代周报记者从中航工业了解到,过去5年,中航工业通过资本化运作,并购了30多家各类企 业,实施了20项专业化重组,涉及95家成员单位,形成了飞机、发动机、发动机控制、航空电子、航空机电等一批专业化公司。
此外,中航工业在内部形成了一大批专业化业务板块,其中飞机业务、直升机业务、发动机业务、系统业务、航电业务、通用飞机业务等已形成规模和体系。如洪都航空和成飞集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中航飞机属于运输机、支线客机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技、中航动控分属于航空发动机的主机、传动和控制业务板块;中航电子、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中航黑豹属于航空电子、航空机电、元器件和民品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中航重机、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汽车板块等。
除20家A股上市公司外,“中航系”还拥有3家港股公司,分别为中航科工(2357.HK)、中航国际控股(HK0161)、中国航空工业国际(HK0232)。
9家市值超百亿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中航系”20家上市公司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北京、深圳、西安、成都、哈尔滨、南昌、贵阳、洛阳、陕西汉中、山东文登、湖北襄阳、湖南株洲等。这显然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航空业大规模布局内陆地区有关。
“中航系”的20家A股上市公司中,截至12月10日收盘,中航电子以409亿市值居首,*ST黑豹(即中航黑豹,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以17.23 亿市值居末。其中市值超过百亿的有9家,分别是中航电子、中航飞机、航空动力、哈飞股份、洪都航空、中航动控、中航精机、中航重机,这些公司构成了“中航系”的核心。
在“中航系”公司中,整机企业有3家,分别为中航飞机( 000768 )、洪都航空(600316)和哈飞股份(600038)。
中航飞机原名西飞国际,总部位于飞机城西安阎良,总股本26.54亿股,系我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的研制生产基地,1997年上市。
2009年,西飞国际进行资产重组,向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拥有的航空业务资产。
重组后,西飞国际在原有飞机整机、零部件研发与制造的基础上,增加运8系列飞机以及起落架业务、航空机轮和刹车业务。到2013年1月6日,西飞国际重组完成,更名后的中航飞机正式揭牌成立。
虽然上市比西飞国际晚了3年,但2000年12月15日上市的洪都航空,却是我国证券资本市场飞机整机上市第一股。洪都航空的前身为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是中国教练飞机、强击机、农林飞机三大系列机种的生产基地。
另 外,主营直升机生产的哈飞股份,2000年12月18日上市,仅比洪都航空晚了3天。2012年7月,哈飞股份公告拟向哈飞集团等定增1.92亿股,购买 昌飞零部件100%股权、惠阳公司100%股权、天津公司100%股权、昌河航空100%股权和哈飞集团直升机零部件生产相关的资产;交易完成后,中航工 业集团将基本实现直升机业务板块零部件生产、加工及民用直升机整机业务的整体上市。
除上述3家整机生产企业外,“中航系”不少上市公司,都为航空业研发生产配套产品或者汽车类产品。
位于成都的成发科技(600391)和成飞集成( 002190 ),分别隶属于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者2001年上市,主营航空发动机;后者2007年上市,主营汽车模具制造和航空零件加工。
位于陕西汉中的中航电测(300114),2010年上市,主营应变电测产品、刚玉、宝石等,系“中航系”唯一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汉中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其61.48%股份。
2001年上市的贵航股份(600523), 其全称为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产品为汽车零部件;而1996年就已上市的中航黑豹,原名山东黑豹,公司地址位于山东省文登市,主营各类专用汽 车的制造。因连续两年巨亏,中航黑豹名称已变更为*ST黑豹(600760),市值在“中航系”上市公司中垫底。
规划整体上市借壳重组频发
2008年提出整体上市的目标后,“中航系”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迅速提上日程。2009年被称作中航工业的资本运作元年,当年启动资本运作的公司即有ST昌河、力源液压、贵航股份、ST宇航、东安黑豹、中航三鑫、中航地产等。
在“中航系”20家上市公司中,不少都系通过借壳实现上市,包括航空动力(600893)、中航动控( 000738 )、中航投资(600705)等。
2008 年8月,吉林上市公司S吉生化进行资产重组,以定向增发等形式,向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购买其与航空发动机制造业务相关的经营性资产(净值经评 估后为17.426亿元,包括西安西航集团莱特航空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S吉生化随后更名为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航空动力由此实现借壳上市,这也是航空发动机企业首次登陆A股市场。航空发动机号称航空工业的心脏,航空动力上市后,一直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目前,航空动力市值225亿元,在“中航系”20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位。
航空动力借壳成功后,“中航系”另一家公司中航动控也启动借壳。
中航动控的前身为南方摩托,由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发起成立,1997 年6 月上市,公司所在地为湖南株洲。2005后,公司更名为南方宇航(即ST宇航)。
2009 年,ST宇航进行资产重组,中航工业以其持有的与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业务相关的资产,与ST宇航的全部资产、负债进行置换,西安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 司、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核心子公司。2010年6月4日,ST宇航更名为中航动控,正式实现“系统内借壳”。虽然注册地仍在株 洲,但目前公司在江苏无锡办公。
昌河股份的改制,亦在同时举行。2001年上市的昌河股份,原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后因业绩连续亏损,被 ST处理。2009年,ST昌河进行资产重组,中航工业将旗下上航电器和兰航机电置入上市公司,并更名为中航机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中航电子总股本 达17.59亿股,为“中航系”市值最大的公司。
2011年7月,中航工业重组S*ST北亚方案出炉,S*ST北亚将以非公开发行股份方 式购买中航投资100%股权,标的资产评估值达66.48亿元。2012年2月,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通过,中航投资实现借壳上市,成为中航工业悉心打造的 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中航投资直属于中航工业,中航工业持有其51.09%股权,这在“中航系”上市公司中十分罕见。
中航投资旗下现有中航证券、中航期货、中航信托、中航租赁、中航财务等公司,几乎拥有金融业的全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航工业的金融旗舰,中航投资参与了多次中航工业重大并购、重组,先后投资中航重机、中航黑豹、西飞集团、中航技公司、沈飞民用航空公司、成飞民用航空公司等,获得了丰厚回报。
此外,中航投资还参与了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如与成飞集成一起投资中航锂电,与中航重机一道投资中航激光成形制造有限公司。
注册地位于贵阳的中航重机,原名力源液压,1996年上市,是中国航空工业企业首家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股”。
2009 年,公司经过增资重组,将中航工业旗下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燃机动力 (集团)有限公司和中航世新燃气轮机股份有限公司五家子公司吸纳为成员单位,资产总额近50亿元。重组完成后,力源液压更名为中航重机。
5家登陆中小板
在“中航系”20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4家在沪深主板上市,中航精机( 002013 )、中航三鑫( 002163 )、中航光电( 002179 )、成飞集成(002190)、天虹商场(002419)5家在中小板挂牌,另有中航精机在创业板上市。
中航精机于2004年7月5日上市,是当年6月25日深交所中小板开闸后,第三批上市的企业。中航精机注册地位于湖北襄阳,主营航空机电产品。上市时,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座椅调角器,股本只有5000万股。
2010 年10月,中航精机公布重组方案,为实现中航精机实际控制人中航工业所属主要航空机电业务的经营性资产及产品业务的整体上市,公司拟向中航工业、中航机电 公司、贵州盖克航空机电公司及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后者旗下四川泛华仪表、庆安公司、陕航电气、四川液压、郑飞公司、贵航电机、川西机器等 7家公司100%股权,收购资产预估36.38亿元。
此次重组拟发行股份数量合计为2.56亿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60.49%。上述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由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变更为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中航工业。
重组公告公布后,中航精机在二级市场上连续9个交易日涨停。2012年9月16日,中航精机重大资产重组事宜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其主营业务变更为航空机电产品。重组完成后,中航精机成为中航工业的机电系统资产整合平台。
“中航系”第二家中小板公司中航三鑫,原名三鑫股份,总部位于深圳,主营幕墙工程。中航三鑫前身系成立于1995年的深圳市三鑫特种玻璃技术有限公司,由韩平元和深圳贵航投资1300万元共同设立,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54%和46%。
2007 年上市之后,贵航集团通过二级市场不断增加股份比例,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随后更名为中航三鑫。目前公司总股本为8.04亿股,1995年至今一直担任 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的韩平元持有19.68%股份,为最大单一股东,但第二、三、四大股东为清一色的“中航系”企业深圳贵航实业有限公司、中国贵州航空 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航工业。但因为第一大单一股东为自然人,中航三鑫成为“中航系”20家上市公司 中的特例。
位于河南洛阳的中航光电,于2007年11月1日在中小板上市,是中国首家整体上市的军工企业,主营高可靠光、电连接器。一个月后,位于成都的成飞集成紧随上市。
2010年上市的天虹商场总部位于深圳,中国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持有其39.52%股份。天虹商场为百分百的百货零售企业,除了归“中航系”控股,主业跟航空没有丝毫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中航系”在深圳颇有根基,1993年上市的国内钟表业唯一上市公司飞亚达A,1995年上市、主营液晶显示屏及模块的深天马A、中航地产等公司,都位于深圳。与天虹商场一样,这些深圳公司都与航空主业几乎没有关联。
股神唐伯虎

13-12-24 09:08

1
暴涨开始!
看着玩

13-12-24 08:57

0
893开始投资22亿新建涡扇发动机生产线了,这意味着太行发动机已经过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能跟不上,在国内航空发动机制造业中,893在技术和制造上完全垄断(国内没有第二家),飞机上的零部件最大和利润最高的要数航空发动机,并且航空发动机维修保养是世界上利润很高的行业(一般在80%以上),我国最近大力发展海军建设,舰船用的的燃气轮机只有893能生产,893以后面对的是几万亿的超级垄断市场。虽然大部分人看现在盘子大点、股价高点,但从未来发展看,893的股价就是底部区域。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老友笆

13-12-24 08:33

0
893也不错。不过从中航工业现有资产来看,最值钱就是整装资产,最近两年我国的战斗机都是全负荷生产换装,成飞和沈飞的整装流水线业绩太好了。其次就是机载电子设备,每架飞机都要配,而且已经基本上全国产化了。发动机资产这块,目前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有一线战斗机和运输机大部分还是在用俄制发动机。所以相对整装资产和航电资产来看,当前业绩还不算很好。如果今后发动机完全国产化了,那893这些肯定也会很牛的。
zhanghui282

13-12-24 08:23

1
最主要的 600893 没有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可爱的熊

13-12-24 00:28

0
明天还得看直20哦
老友笆

13-12-24 00:25

0
@jesslu 
你今年春节应该可以轻轻松松过个好年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