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舟山弘扬海洋文化,离不开海洋这一最大的载体,离不开海上丝绸之路这一通道,舟山海洋文化就是通过大海向外界传播,与外界沟通。事实上,早在古代,舟山就是中国去日本、韩国的海上必经之路,中国文化通过这一蓝色通道传播到世界。
舟山之所以有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这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当时中国瓷器、茶叶均在江南一带。舟山处于内江和外海的交汇处,从运河和长江而下的贸易船只要出海,必定经过舟山。舟山成为对外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成为海上补给、船舶维修、人员歇息之地。
近年来致力于考证舟山海上丝绸之路的市博物馆原馆长胡连荣说,从初步掌握的资料看,舟山西北部一带是国际航道之一。在渔山、马目、册子、岑港一带海域发现较多的瓷器,且档次较高,打捞出来的瓷器大部分为宋朝时期,也有元朝时期瓷器,少量为唐朝时期瓷器。
古时,韩国、日本人把高档的窑瓷视为崇拜物品。当时的山东,无论到韩国还是到日本,海上的距离都比舟山至日本、舟山至韩国近。但是,古代人还是选择从舟山出发。原因很简单,当时生产力低下,海上交通工具--船只的动力纯粹依靠风力,而从山东过去遇到逆流,船只无法前行,从舟山过去正好顺水而下。因而,舟山成为中国通往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
舟山海上丝绸之路旺盛于明朝和元朝,特别是明嘉靖年间。那时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初显。外国商人开始海上冒险,日本、朝鲜半岛、葡萄牙等国商人纷纷到中国从事海上贸易,把中国的青瓷、茶叶、丝绸等,通过船只运到国外,他们往来于中国沿海,而去日本、朝鲜半岛往往要经过舟山。葡萄牙曾长期盘踞在双屿港一带,史学家把六横双屿港誉为“十六世纪的上海”。
文化通过传播才能发扬广大,海洋文化也是如此。中韩联合曾于1996年、1997年、2003年,三次在朱家尖海域为探索海上丝绸之路而进行的竹筏跨海漂流探险,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想通过原始的竹筏、在没有机械动力的情况下,利用洋流和季风,从舟山出发,顺水而下,最后到达韩国和日本,从而证明了古代东亚地中海中华文明圈的传播途径。
据悉,目前我省的宁波、福建的泉州等地正在向联合国申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有关人士认为,它们和舟山都属于海上丝绸之路范围,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因为它是中华文明圈共有的海洋文化遗产。
我们期望着,承载了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同时也期望舟山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海洋历史文化之船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