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测检测:高管频繁减持套现 募投项目无果遭质疑财富创业板消息: 2013年1月至今,华测检测高管郭冰通过大宗交易平台3次以15元的均价减持1187万股,套现1.6亿元;万里鹏减持360万股,套现4858万元;郭勇减持141万股,套现2908万元;魏红套现20万元;何树悠与曾静分别套现8万元。今年以来,华测检测上市...
展开华测检测:高管频繁减持套现 募投项目无果遭质疑财富创业板消息:
2013年1月至今,华测检测高管郭冰通过大宗交易平台3次以15元的均价减持1187万股,套现1.6亿元;万里鹏减持360万股,套现4858万元;郭勇减持141万股,套现2908万元;魏红套现20万元;何树悠与曾静分别套现8万元。今年以来,华测检测上市公司6名高管疯狂抛售股票,套现合计2.4亿元。
2013-05-23
财富创业板消息:2013年1月至今,华测检测高管郭冰通过大宗交易平台3次以15元的均价减持1187万股,套现1.6亿元;万里鹏减持360万股,套现4858万元;郭勇减持141万股,套现2908万元;魏红套现20万元;何树悠与曾静分别套现8万元。今年以来,华测检测上市公司6名高管疯狂抛售股票,套现合计2.4亿元。
而实际上,自2009年10月公司上市以来,公司9名高管已累计减持公司股份68次,套现合计2.87亿元。
上市之初,华测检测股权结构为:万里鹏持股占总股本比例为26%,万峰持股19.64%,两者为父子关系。郭冰持股33.69%,郭勇持股13%,其他127名股东持股共计6.59%。均为自然人股东,且大部分为公司在职人员,股权较为分散。
随后4年间,随着手中的股票逐渐解禁,公司高管及股东们也纷纷开始减持。
其中,2010年4月至今,公司董事、副总裁郭冰3次减持1187万股,套现1.6亿元;万里鹏及其子女先后3次减持360.1万股,套现9285万元;陈砚22次减持55.7万股,套现1353万元;钱峰与王在彬8次减持,分别套现867万元、725万元;徐开兵7次减持套现443万元;监事魏红12次减持套现43万元;何树悠3次减持套现27万股;曾静套现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经去年10月新一轮限售股解禁,近1.3亿股上市流通后,华测检测高管们就明显加快了套现步伐。据记者统计,今年一月以来,华测检测套现的金额高达2.4亿元。
另外,华测检测上市仅半年,公司高管就开始陆续“闪人”。2010年1月,公司独立董事陈英辞职,同年6月副总裁魏屹、副总裁聂鹏翔、副总兼财务负责人徐开兵先后辞职。这些辞职高管随即也抛售了大量股票。
“高管的频频离职与减持,对公司的形象有损,对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获取资金上的支持和长期发展均不利。”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表示。
在前任和现任高管和股东们忙着减持股票落实“真金白银”的同时,华测股份当初招股说明书中的募投项目落实起来却显得困难重重。
据了解,华测检测主要服务于外贸机构,受进出口形势的影响巨大。业内人士指出,检测项目短期难以形成稳定客户群体。
华测检测2012年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为2915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73%,可见公司大客户占比重并不大。
同时,2012年公司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持续增加,导致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加大,致使公司报表中该科目出现63.82%的增长。
东莞一家大型检测科技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毛利率持续下滑,客户群和利润并不稳定,如不及时开拓市场,很容易在行业竞争中败下阵来。”他表示,私营合伙的检测企业很多,大中小型均有,有稳定的业绩支撑并不容易。“很多原来的客户企业都成立了自己的检测中心。”
为了进一步稳定业绩,华测检测将视角投向中国出口检测的两大生产基地——珠三角和长三角,并计划逐步进入华中、东北、中西部等地区。然而华测检测当初高调描绘的愿景,并未如期实现。
根据华测检测招股说明书,其募集资金5.4亿元,用于建设新的检测基地包括华东检测基地建设项目、桃花源检测基地建设项目。公司称,项目建成后公司检测能力将大幅提高,提升幅度约为一倍。
截至2012年12月,公司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2.45亿元。然而两个项目均未如期完成。本该于2010年9月完成的前者项目投资进度为92%。
桃花源检测基地建设项目由于计划编制时间与实际时间相差大,公司匆匆结束投资。去年实际产生效益仅为438万元。在公司去年年报中,募投项目均“未达到预期收益”。
对于募投项目未完成进度的风险,华测检测董事长万峰在公司上市之初就似乎有预感:“募集资金投向,它已经投入进去了,可能会产生风险,比方说有没有陆续投产、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的风险。”
而对于大量募集资金用途更改的细节,在公司年报中也未进行详细披露,华测检测证券部人士对此也未作出解释。
“检测行业是我国目前较空缺的市场。作为民营公司,要权衡公司内部管理利益关系,在项目上做好详细的规划,按照规划有目的地执行。公司频繁改投其他项目,应加强投资者的信任度。”业内人士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公司的诸多疑问,证券代表曾静表示“如果公司高管接受采访,媒体需要将采访提纲传递到公司邮箱,并且发送传真,同时媒体要与公司签订承诺函。”她接着表示,公司董事长是第一责任人,公司董秘在外地出差。“我并不代表公司,没有权利接受采访和给投资者解释。我可以将提纲转交,但董秘或许不会接受采访。”
一位公司内部人士称,由于此前公司证券代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自曝“募投项目预估时间失误”,故其对采访极为谨慎。(财富创业板:http://www.cfcyb.com)收起
一棵野草(null):
$华测检测(SZ
300012 )$ 投资者对话华测检测掌门人2012-08-2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靳书阳 证券时报记者 靳书阳 关于食品安全领域 投资者: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很受关注,公司是否已经开展有关地沟油的检测业务,技术储备如何? 万峰:类似于地沟油的劣质油的检测方法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地沟油检测目...
展开
$华测检测(sz300012)$投资者对话华测检测掌门人2012-08-2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靳书阳
证券时报记者 靳书阳
关于食品安全领域
投资者: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很受关注,公司是否已经开展有关地沟油的检测业务,技术储备如何?
万峰:类似于地沟油的劣质油的检测方法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地沟油检测目前最大的障碍不是检不检得出来的问题,而是对“地沟油”的认定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公司在食品检测领域已经连续多年投入,去年开始盈利。去年一年的盈利就已经弥补了之前的亏损,所以说这块领域非常有前景。华测检测有能力成为最优秀的食品检测机构之一,而且政策环境也对我们有利,政府也很支持第三方检测机构来介入这一领域。
实验室建设进度问题
投资者:CRO(合同研究组织)实验室的建设进度低于预期是什么原因?
万峰:CRO实验室安排在苏州建设,之所以建设进程比预期要慢一些,主要原因是土地指标的审批比较严格、花费时间较多。由于中国推行的是全球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即使企业用地很早就已经规划好,也要一步一步地走程序审批。另外,上市公司的运作必须更加规范,我们绝不会拿着投资者的钱冒险,不会在土地指标批复之前建设工程,所以这个过程需要耗费一些时间成本。目前,虽然拿地环节比预期多花了一年时间,但项目已经快要封顶。
投资者:对公司所处行业影响最大的是政策法规方面的限制,在这种限制没有太大改变的情况下,公司如何实现内生式增长?
万峰:我举个例子,华测检测未来最重要的业务板块是生命科学。因为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要求不会放缓,市场空间非常大。现在公司正在着手申请医疗检验方面的资质,正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定位的改变,以及政府管制在这些领域的放松。公司也在争取获得更多的检测资质,致力于增强在这些领域的影响力,以便更好地承担这方面的检测工作。可以这样说,目前检测行业发展的大方向已经明确,就是“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医学检测发展空间
投资者:医学实验室这个项目,在未来公司的发展蓝图中将处于什么位置?在其他上市公司也开始介入这一领域的情况下公司如何建立竞争优势?
万峰:医学检测有一个特点,就是“以人为本”,是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的领域。我们认为这样一个市场有可能是所有检测领域里市场空间最大的,虽然已经有先行者介入这个行业,但医学检测领域的范围实在广泛,只要公司选准一个差异化的领域介入,其空间就足以让公司获得满意的业务增长。我们要培养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管理费用增速问题
投资者:上半年管理费用的增速很快,原因是什么?
万峰:中国企业面临一个普遍性的压力就是人力成本的上升非常快。虽然这是中国必须要走的一条转型之路,但对各企业压力确实非常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现在的耐克鞋基本上都不是在中国生产的。
检测行业本质上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个行业税收较高,劳动力成本提高的速度非常快。就公司来说,这几年员工人均工资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人均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个行业是个方兴未艾的行业,很多人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会有跳槽到小企业或创业的欲望。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稳定性,在人力成本上的投入也是必要的。因此这个压力可能是长期存在的。
检测业务独立性问题
投资者:检测行业是一种中介服务,会不会根据委托人的请求来影响报告结果,公司如何解决检测结果的公信力问题?
万峰:我们并不直接做客户生意,而是做供应链生意。供应链生意就是不知道报告最终要给谁看,所以就没有作假的必要。这个领域你出假报告就没有办法生存。我们做的是“客户的客户”的生意。也就是说,让我们做检测的并不是产品提供方,往往是产品购买方。
另外,对于要进入的市场,我们也是有选择的。如果报告结果要求要么是“合格”、要么是“不合格”,例如房地产市场,我们就不介入。需要具体检测参数的业务领域,才是公司的优势领域。收起
12-06 21:57相关讨论(10)12-06 22:32来自雪球举报转发分享收藏评论一棵野草():
$华测检测(sz300012)$ 投资者对话华测检测掌门人2012-08-2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靳书阳 证券时报记者 靳书阳 关于食品安全领域 投资者: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很受关注,公司是否已经开展有关地沟油的检测业务,技术储备如何? 万峰:类似于地沟油的劣质油的检测方法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地沟油检测目...展开
$华测检测(sz300012)$投资者对话华测检测掌门人2012-08-2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靳书阳
证券时报记者 靳书阳
关于食品安全领域
投资者: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很受关注,公司是否已经开展有关地沟油的检测业务,技术储备如何?
万峰:类似于地沟油的劣质油的检测方法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地沟油检测目前最大的障碍不是检不检得出来的问题,而是对“地沟油”的认定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公司在食品检测领域已经连续多年投入,去年开始盈利。去年一年的盈利就已经弥补了之前的亏损,所以说这块领域非常有前景。华测检测有能力成为最优秀的食品检测机构之一,而且政策环境也对我们有利,政府也很支持第三方检测机构来介入这一领域。
实验室建设进度问题
投资者:CRO(合同研究组织)实验室的建设进度低于预期是什么原因?
万峰:CRO实验室安排在苏州建设,之所以建设进程比预期要慢一些,主要原因是土地指标的审批比较严格、花费时间较多。由于中国推行的是全球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即使企业用地很早就已经规划好,也要一步一步地走程序审批。另外,上市公司的运作必须更加规范,我们绝不会拿着投资者的钱冒险,不会在土地指标批复之前建设工程,所以这个过程需要耗费一些时间成本。目前,虽然拿地环节比预期多花了一年时间,但项目已经快要封顶。
投资者:对公司所处行业影响最大的是政策法规方面的限制,在这种限制没有太大改变的情况下,公司如何实现内生式增长?
万峰:我举个例子,华测检测未来最重要的业务板块是生命科学。因为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要求不会放缓,市场空间非常大。现在公司正在着手申请医疗检验方面的资质,正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定位的改变,以及政府管制在这些领域的放松。公司也在争取获得更多的检测资质,致力于增强在这些领域的影响力,以便更好地承担这方面的检测工作。可以这样说,目前检测行业发展的大方向已经明确,就是“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医学检测发展空间
投资者:医学实验室这个项目,在未来公司的发展蓝图中将处于什么位置?在其他上市公司也开始介入这一领域的情况下公司如何建立竞争优势?
万峰:医学检测有一个特点,就是“以人为本”,是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的领域。我们认为这样一个市场有可能是所有检测领域里市场空间最大的,虽然已经有先行者介入这个行业,但医学检测领域的范围实在广泛,只要公司选准一个差异化的领域介入,其空间就足以让公司获得满意的业务增长。我们要培养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管理费用增速问题
投资者:上半年管理费用的增速很快,原因是什么?
万峰:中国企业面临一个普遍性的压力就是人力成本的上升非常快。虽然这是中国必须要走的一条转型之路,但对各企业压力确实非常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现在的耐克鞋基本上都不是在中国生产的。
检测行业本质上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个行业税收较高,劳动力成本提高的速度非常快。就公司来说,这几年员工人均工资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人均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个行业是个方兴未艾的行业,很多人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会有跳槽到小企业或创业的欲望。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稳定性,在人力成本上的投入也是必要的。因此这个压力可能是长期存在的。
检测业务独立性问题
投资者:检测行业是一种中介服务,会不会根据委托人的请求来影响报告结果,公司如何解决检测结果的公信力问题?
万峰:我们并不直接做客户生意,而是做供应链生意。供应链生意就是不知道报告最终要给谁看,所以就没有作假的必要。这个领域你出假报告就没有办法生存。我们做的是“客户的客户”的生意。也就是说,让我们做检测的并不是产品提供方,往往是产品购买方。
另外,对于要进入的市场,我们也是有选择的。如果报告结果要求要么是“合格”、要么是“不合格”,例如房地产市场,我们就不介入。需要具体检测参数的业务领域,才是公司的优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