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我在重庆啤酒600132上的套利全过程

13-12-09 13:36 1428次浏览
一剑西来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在重庆啤酒600132上的套利全过程

我是8月份关注重庆啤酒的,当时股价在十五元多,嘉士伯以二十元一股的价格要约收购30%股份,按流通盘计算43%的在外股票必定会以20元一股的价格卖给嘉士伯。

分析过程:
一、 存在着国资委、商务部、证监会不批准的风险
分析:
1?1从市价上看,当时重庆啤酒才十五元多,嘉士伯出价20元每股,国资委来说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风险,而且啤酒业面临着华润、青岛啤酒燕京啤酒 、百威英博的激烈竞争,重庆国资委没有能力击倒上述四家,从国外情况来看,啤酒市场未来将只会存在二到三家寡头,重庆啤酒未来的命运必然是灭亡,何不如趁机高价卖给嘉士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2从PE、PB上来看,嘉士伯二十元的出价,已经与历史上百威收购雪津的出价差不多了。基本上是啤酒收购案中最高的PE和PB。
因此国资委会批准收购。

二、 存在着商务部不批准的风险
商务部审查有二:一是是否构成垄断并危及市场经济秩序,二是是否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反垄断审查:从啤酒市场上来看,重庆啤酒+嘉士伯,最多只能算是行业第五名,且离第四名还有较大差距,无论如何构不成垄断。因此能够通过反垄断审查。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就跟一口锅构不成国家安全一个道理,啤酒业也根本构不上国家经济安全。且国内啤酒市场第一名—华润,本身就是外资(别看华润是央企,但他是在香港上市,从法律角度上看,华润就是外资,因为港澳台资本在国内各个部门法从来是当外资看待的)。第二名的青岛啤酒的第二大股东就是日本的朝日啤酒,持有青岛啤酒20%股票。第四名的百威英博就更不用讲了,彻彻底底的外资。因此嘉士伯收购重庆啤酒必然会通过国家经济安全审查。

三、 证监会审查
证监会审查主要是基于证券法的审查,是一种程序性审查,作为国际巨头的嘉士伯通过这种程序性审查一点悬念也没有,更何况证监会审查是在国资委和商务部通过的才开始的,证监会怎么可能去否决两个部委通过的东西?

结论;不存在国资委、商务部、证监会不批准的风险

二、收购成功,获利预计有多少?
当时股价是十五元多,我把近两年来所有的要约收购股票走势都找出来,结论是价格应当要走到18元-30元之间,大概率在19元-22元之间。最后我评估收益,还是用了收购价20元作为一个参考值,预计收益率为25%

三、实际要约收购比例有多少?
从当时嘉士伯的要约数量以及重庆啤酒的股数来看,最差也有43%的收购比例,考虑到深度套牢盘、不知道收购事项的股东、不懂得操作接受要约的股东,我当时预计收购比例会有50%。

四、是否需要融券对冲?
当时很多人提出融券57%对冲风险,我在分析了近两年来所有的要约收购股票走势后认为:在嘉士伯大比例收购的情况下,股价走到19元-22元之间是大概率,因此没必要融券对冲风险。

五、从8月起到何时止才能收购结束
资金是有成本的,如果从8月起到收购结束要耗时两年,参与收购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即使按20元一股全部都卖给嘉士伯,两年时间也才有25%的利润,相当于月息一分。何况不大可能出现20一股能全卖给嘉士伯。因此从8月起到何时止才能收购结束,是重中之重,是风险收益比分析的核心和关键。
我当时认真研究了重庆啤酒6月8日、7月12日、8月12日的公告。6月8日公告表述为“目前嘉士伯香港本次部分要约收购事项需要报送商务部门审批
的相关材料已准备齐全,目前商务部门尚在正式受理审核中“,7月12日公告表述为“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正在审核嘉士
伯香港本次部分要约收购的申请文件“
8月12日公告表述为“目前商务部正在审核嘉士伯香港本次部分要约收购材料”
依照我的理解,6月8日是商务部审核是否属于商务部受理事项;7月12日是商务部在收件前对嘉士伯申报材料的程序性审查,类似于法院的立案审查;8月12日商务部进行实体审查开始。
商务部审查最耗时的是反垄断审查(期间国资委审批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审查可以并联,且这两个审批会比垄断审查更快出来,所以在此不计算时间),我当时将商务部历年来所有公布的反垄断审查决定文书全部看过。得出结论:一般从企业申请反垄断到商务部反垄断局决定出来耗时是8个月。考虑到提高政府效率的大环境、商务部这一两年的表态(部领导、反垄断局领导讲话)以及嘉士伯收购无论如何都构不成垄断,实际上从企业申请反垄断到商务部反垄断局决定出来耗时会小于历史上常见的8个月。
然后就是证监会审批的耗时。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来看,一般是三十日,特殊60日。
收购获得通过后的实施时间,一般是三十日,特殊是60日。
结论,最坏情况下,整个收购从申请开始到实施完毕是8个月+60天+60天,相当于一年。考虑到利润差不多是25%,相当于月息两分。但是民间借贷月息两分,与重庆啤酒要约收购套利相比,安全性、流动性根本不可同日可言,收益相当。因此决定毫不犹豫全额参与重庆啤酒要约收购套利。

六、是否需要融资上杠杆?
考虑到重庆啤酒走到19-22元是大概率,以及审批到实施最极端也才一年的情况,融资杠杆当然成为我的选择。

七、满仓并融资重庆啤酒后,万一发生其他不可预知事项,怎么办?
比如个人资金出现严重周转不灵;重庆啤酒结局虽然走到19-22元,但期间下跌面临平仓风险等等。我的对策出现这种情形是动用信用卡套现和民间借贷。

操作过程:
8月中旬开始,满仓买入重庆啤酒。然后陆续融资上杠杆。期间因为忍受不了重庆啤酒慢吞吞的走势,经不起自贸区、移动互联的走势诱惑,卖出融资股票去参与其他股票炒作。结果其他股票涨涨跌跌,反而亏了大几千。这时重庆啤酒却宣布收购开始,只好追高买回。这是失误一。
失误二,在收购的最后三天,明知参与申报利润大于卖出。但苦于满仓兼融资,最后选择了卖出60%股票,40%股票参与要约。
操作结果:动用自己的所有资金28万,融资25万,历时四月,扣除利息、税金、佣金、手续费后,赚六万,相当于月息五分三。如果能规避掉两个失误,收益能有十万,相当于月息9分。

感言:我的炒股史虽然有十几年,但基本上都是亏的。今年8月才把能动用的所有现金都投入进来。不管是资金量还是收益率都远不如大家,但我觉得我在重庆啤酒上赚的钱,赚的比较放心。虽然也有不少波折,但与其他投资,特别是民间借贷相比,实在是完胜民间借贷。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kill3000

13-12-16 22:48

0
不错,建议楼主关注 002204
kaoyanshen

13-12-16 22:29

0
不错,赞一个!!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