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映科技的前世是闽闽东,后者在2009年获得批准,进行资产重组,具体重组就不谈了,大概就是把闽闽东原来的资产打包卖掉,然后装了现在的资产进来,当时以4.36元/股的价格发行555,832,717股股份,购买了华映
百慕大、华映纳闽持有的四家LCM公司各75%的股权以及
福日电子拥有的206基地资产。交易额高达24亿元。
这次重组本来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可是当年在重组的时候,现在的控股方也就是中华映管方面(百慕大+纳闽)做出承诺:
1、降低关联交易:如在2010 年12 月31 日前,闽闽东关联交易金额占同期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不降至30%以下(不含30%),华映百慕大将向闽闽东送股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除华映百慕大、华映纳闽外的全体股东送股一次,送股数量为4,546,719 股。这个好像也没有做到啊!不过当时应该已经送过股了吧,跟现在没有关系了。
2、注入优质资产:为维护中小股东利益,本次收购完成后至次世代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投产并注入到中国大陆上市公司前,华映百慕大、华映纳闽不减持其持有的中国大陆上市公司的股份。(此为中华映管承担连带责任的承诺)
根据公司副总经理、董秘陈伟的说法:2011年起各厂商纷纷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场供求关系随之开始发生逆转。近期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等技术的逐步成熟,技术替代已开始显现,目前全球高世代液晶面板的市场形势已不容乐观。再加上公司控股股东中华映管在台湾当地最高的生产线仅为6代,受台湾地区相关投资政策的限制,华映科技目前的投入的生产线也不能高于6代。基于前述形势,公司再去投资高世代线不仅不可行,而且也明显不利于广大股东的利益。
也就是说这第二条重要的承诺做不到了,要履行相关责任,也因为这个承诺,中华映管的股份长期被限售。因此在今年推出了《关于控股股东变更承诺的议案》,该议案将在9月11日股东大会上提交审议。该议案就是华映科技大股东推出用资本公积10送4.5股的送股方案。该方案相当于控股股东向全体中小股东每10股送3.037股。同时控股股东补充承诺股票锁定期18个月。
关于10送4.5股这个事情,怎么计算出来小股东白白增加30%的权益呢?计算如下:
1、目前华映科技总股本为7亿股,大股东和二股东分别持有4.958亿股和0.3亿股,扣除大股东和二股东持股,在外流通股份为1.7465亿股。目前大股东和二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75.06%。
2、对全体在外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4.5股之后,在外流通股份增加到2.53亿股。加上大股东和二股东合计持股5.258亿股,总股本增加到7.79亿股,大股东和二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下降为67.49%。
3、假设送股股权登记日收盘,华映科技股价为30元(方便计算),公司除权以前总市值为210亿元,送股后股本为7.79亿股,根据除权原则,可以计算出除权后价格应该为26.96元。此时流通股东总市值将变成26.96×2.53=68.2亿元,而除权前总市值为30×1.7465=52.4亿元。流通股东市值增加30.15%(大致计算结果,由于存在股份数四舍五入,导致结果存在一些差异),根据公司说法是增加30.37%。
另公司亦公布增发方案,增发资金主要用于增资科立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