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炒股不是纯技术活。除了技术,还有经验、盘感也很重要。
0
炒股不是纯技术活。除了技术,还有经验、盘感也很重要。
0
世界上只剩一个股的时候,缠论的威力最大!
否则一般的人,没有高手指点,根本缠不出来1
0
1买的风险是很大的,2买最好。
0
缠论中关于3买的定义,是回试不破中枢上沿,破了就不是3买。所以只有等趋势走出来了,才可以说这是3买。3买的定义是个悖论,在实盘中不能据此买。 要结合很多因素综合判断。
0
一买才是缠论精华,成功率是很高的,为什么不操作一买呢?市场强,三买成功率才高,市场弱,突破之后破位下跌的情况很多的。
1
都是扯蛋
0
刚看到一篇文章,转过来大家一起看看吧
缠论的形态学部分就是从波浪理论来的(即使他本人还在世,应该也无法否认,当然任何完整看过他的文章的人,在课程开始之前06 07年时的大盘分析中他一直用的都是波浪理论的某些术语。再或者稍微精通波浪的人都懂的),而所谓级别在波浪理论本身中是有详细内容的,循环浪次级浪类似的概念
缠论有一点超出波浪之上的就是把调整浪简化,只以中枢论之(这点缠本人应该提到过),而无视什么三角调整平台调整双三什么乱七八糟的艾略特的定义
。(不过对于一个有经验的人来说,调整的具体形态对后市的判断是很有帮助的)
还有一点无法确定是否超出波浪理论之上的,也就是加入了力学的某部分概念,就是其中的背驰的力度等,大多数情况下正确率很高,而为了弥补小概率情况,缠提出了小转大。很多人都迷失在这个问题上。当然波浪理论在这个问题上也无法完美解决,例如3浪不是最长浪时,那么5浪的完结你如何判断,5浪比3浪长时,及时5浪内部按缠论说法趋势背驰成立,那么放在本级别5浪比3浪强劲之后该如何处理,艾略特用了一个b浪的不确定新高来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事实上新高不新高只能看结果,而缠论中的小转大也是模糊化处理的,都更依赖于经验或者其它类似基本面分析、市场的同步性、品种相关性等等
实际交易中,必须配合上趋势理论缠论才更有效(在缠论说来就是多级别走势配合下的对市场的分类,而大多数学者往往止步于此,这点是类似于波浪理论的学的:在单周期的视角下,一旦该周期浪形进入调整或者说级别进入扩展往往你对市场的分析就会陷入混乱。这一关在大多数趋势技术分析方法中都是很难通关的坎),大视角的要求下的必然结局就是:缠论只能是锦上添花,很难对初学者有什么帮助。
常识与知识经验储备的不同决定了:在他人看来是很普通的东西但你偏偏不知道,别人会的你不一定会。而这些所谓的你不知道的常识往往是很重要的,甚至可能是灵魂性的东西。就是所谓的木桶短板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很难运用,或者说除了缠中说禅本人以外,任何学缠论最终只是你个人知识与各种分析体系结合后的新产物。
而很多做股票的人(这里指运用各种专业的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的市场参予者,因为相当数量的股民事实上只是进来看哟喝下注的)埋头于分析中,而没有对交易操作的理念性东西,包括仓位控制、止损控制、平险评估、品种选择、分散投资、加减仓过程中的风险等等很多交易核心的东西。(这一点在国内从散户的角度来说,期货交易者要比股票交易者强很多)
例如“有风驶尽帆”,在不同的交易理念下这句话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此问题不多论)
而缠论已有课程中,除了某几章梦话中对仓位的分散等做了一些提带之外,基本很少涉及(当然,所谓0成本,各位努力吧)。这一部分就是前面提到的问题:这些对缠中说禅本人来说都是已经形成本能的交易核心思想,对他来说很简单不值得在文章中提及,而学的人大多数是不懂的、没听说过的。
楼主说的迎合人性弱点挺对,要不忽悠,哪有人学。确定,必然,完美这些字眼就是迎合了所谓追寻圣杯的思想。当然也可能是学生们学艺不精明白不了缠论的真正思想吧,就跟现在的所谓儒学对孔老夫子思想的歪曲一样蛋疼(都去以德抱怨吧,孔老爷得活过来再气死)
反正金字塔顶就那么大点地方,大家伙儿不死心的话就往上挤吧
举报 | 回复
作者:langxingya 时间:2011-10-07 22:41:58
缠论的形态学部分就是从波浪理论来的(即使他本人还在世,应该也无法否认,当然任何完整看过他的文章的人,在课程开始之前06 07年时的大盘分析中他一直用的都是波浪理论的某些术语。再或者稍微精通波浪的人都懂的),而所谓级别在波浪理论本身中是有详细内容的,循环浪次级浪类似的概念
缠论有一点超出波浪之上的就是把调整浪简化,只以中枢论之(这点缠本人应该提到过),而无视什么三角调整平台调整双三什么乱七八糟的艾略特的定义
。(不过对于一个有经验的人来说,调整的具体形态对后市的判断是很有帮助的)
还有一点无法确定是否超出波浪理论之上的,也就是加入了力学的某部分概念,就是其中的背驰的力度等,大多数情况下正确率很高,而为了弥补小概率情况,缠提出了小转大。很多人都迷失在这个问题上。当然波浪理论在这个问题上也无法完美解决,例如3浪不是最长浪时,那么5浪的完结你如何判断,5浪比3浪长时,及时5浪内部按缠论说法趋势背驰成立,那么放在本级别5浪比3浪强劲之后该如何处理,艾略特用了一个b浪的不确定新高来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事实上新高不新高只能看结果,而缠论中的小转大也是模糊化处理的,都更依赖于经验或者其它类似基本面分析、市场的同步性、品种相关性等等
实际交易中,必须配合上趋势理论缠论才更有效(在缠论说来就是多级别走势配合下的对市场的分类,而大多数学者往往止步于此,这点是类似于波浪理论的学的:在单周期的视角下,一旦该周期浪形进入调整或者说级别进入扩展往往你对市场的分析就会陷入混乱。这一关在大多数趋势技术分析方法中都是很难通关的坎),大视角的要求下的必然结局就是:缠论只能是锦上添花,很难对初学者有什么帮助。
常识与知识经验储备的不同决定了:在他人看来是很普通的东西但你偏偏不知道,别人会的你不一定会。而这些所谓的你不知道的常识往往是很重要的,甚至可能是灵魂性的东西。就是所谓的木桶短板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很难运用,或者说除了缠中说禅本人以外,任何学缠论最终只是你个人知识与各种分析体系结合后的新产物。
而很多做股票的人(这里指运用各种专业的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的市场参予者,因为相当数量的股民事实上只是进来看哟喝下注的)埋头于分析中,而没有对交易操作的理念性东西,包括仓位控制、止损控制、平险评估、品种选择、分散投资、加减仓过程中的风险等等很多交易核心的东西。(这一点在国内从散户的角度来说,期货交易者要比股票交易者强很多)
例如“有风驶尽帆”,在不同的交易理念下这句话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此问题不多论)
而缠论已有课程中,除了某几章梦话中对仓位的分散等做了一些提带之外,基本很少涉及(当然,所谓0成本,各位努力吧)。这一部分就是前面提到的问题:这些对缠中说禅本人来说都是已经形成本能的交易核心思想,对他来说很简单不值得在文章中提及,而学的人大多数是不懂的、没听说过的。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假设,确定是日线中枢的第三类买点,即30分钟K线回调,5分K线的两次回调,然后买进。买进后,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平盘调整 ,对操作者来说,是浪费时间,第二种是资金跟不上,低点还有低点,那当天肯定是亏得;第三种,强势上涨,当天盈利,但是第二天低开,仍然可以亏钱。
所以,股市上理论上再好的理论,还是逃脱不了概率的问题。
其实,既然已经30分钟回调了,那证明30分钟当下在市场上已经不是强势了,那到底还上不上涨,那是概率的事情了。
0
买卖点是等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