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不再谈具体走势

14-08-03 00:01 51500次浏览
浪漫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们成长在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同的世界观。在美国呆久了,想到的就是扩张性的牛市,看问题就惯性的用牛眼。而在中国市场窝着,首先考虑的就是防守。失败给人教训,成功给人勇气是永远都不错的真理。南橘北枳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文化培育不同的价值观,同样的法制管理出不同的国家。

论坛里国外待着的网友看问题就会比国内长大的孩子乐观的多。同样大家也会发现同一个公司能够做到三地三价。
牛市真的是因为企业好坏,经济起伏吗?我们知道凡事都有概率。一个理论解释了这次行情,并不代表它就是真理,或许下次它就失败了。找不到根本的原因,涨涨跌跌,几十年都在原地踏步。这些话老股民都会懂,只是不能清晰的表达出来。
我阅读了许多国家的历史走势,但是如中国这样主板创业板 走势背离这么大,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几乎不见的,我都懒得用罕见这个单词。
这种混乱的格局几乎就是中国的独创。然后谁的观点都似乎没错,都能找到案例来印证自己之前久远的观点。但是扪心自问,自己真的看对了吗?!

如果有思考就好,就怕你浑浑噩噩,抓不住重点。这个帖子新开,绝对不会对具体走势再加提点。一种良性的思考惯培养起来比别人给你一个观点更为重要,正确的方向和好的惯可以让人受益终生。
很多人都是几年大赚又几年大亏,靠赌性和运气起家,最终怎么来又怎么去!
打开淘股吧APP
50
评论(28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热带鱼

14-09-08 22:51

0
中秋快乐!人好月圆!
学也无涯

14-09-08 20:15

0
帮你点亮一下,中秋快乐!
马王1969

14-09-08 16:51

0
房地产商及投资客们正在变现资金,变现的方式不用说,以本人的长居地,辽宁葫芦岛,房价·今年快速回落,滨海国际从2014年1月4200到现在的3600,秦皇岛的房价不用说,全国都知道,,全款还可以再优惠;熟悉的开发商大多将变现资金投入股市;先变现的是高手,房价下降正好放大资金量,增加股市的资金量。
乘凉的鱼

14-09-07 20:01

0
呵呵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铁汉

14-09-07 18:45

1
呵呵  
这个判断来的 太迟
估计不少粉丝踏空  后  开始 追高
学也无涯

14-09-07 17:38

1
种种迹象,资本市场将作为下一轮经济主题的主战场。
学也无涯

14-09-07 17:35

0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9月05日讯

  据华夏时报5日报道,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即将展开。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证券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市场普遍认为,新版《证券法》最终确定之日,也就是牛市正式确立之时。

  另外,最近也有新进展的员工持股政策,同样被视为牛市推动利器之一。国资委[微博]相关领导称,预计将于明年正式出台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指导意见,而证监会[微博]则表态正在积极争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税收优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个机构人士处调查了解到,A股放量暴涨背后,一批来自煤矿、房地产、银行理财等此前不涉猎股市的增量资金跑步入场。
学也无涯

14-09-07 17:14

0
在國有資本證券化率方面,超過一半的省份提出了數量目標:重慶計劃用3-5年左右推進20家重點國企整體上市,80%以上的競爭類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實現證券化;湖北提出到2020年力爭將全省國有資本證券化率提高到50%;湖南提出到2020年競爭類省屬國有企業資産證券化率達到80%左右;廣東則提出到2020年省屬企業資産證券化率由現在的20%上升到60%。

事实上,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方案酝酿已久。

  早在今年初,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与员工持股已被国资委列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33项重大课题之一,重点研究员工持股的范围、比例、退出三大问题,尤其注重退出机制的安排。

  “员工持股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由国资委企业分配局牵头研究,探索采取业绩股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岗位分红权等激励方式,进一步完善与业绩考核紧密挂钩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国资委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称。

  坊间亦有消息显示,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政策由国资委和财政部共同参与制定。
浪漫

14-09-07 10:45

0
 气候神经兮兮,生意凄凄惨惨,汉正街服装批发商有人大吐苦水:

  本报见记者 魏凡
  清凉夏季刚过,武汉又迎来了炎热的秋季,对于“靠天吃饭”的服装生意来说,一旦产品与气温脱节,则意味着滞销。

  被清凉夏季“闪了一下腰”的服装商家,刚亏本处理完夏季产品,这回又被持续持续30度以上高温的炎热秋季“撞蒙了”,遭遇秋装无人问津。两度“被耍”,引发服装商家“退货潮”。

  往年九月,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本应是汉正街下半年批发生意的开端。然而,记者近日走访汉正街众商家发现,持续30度以上的气温,让刚上架、本应热卖的秋季新款被经销商一一退回,上万件衣服积压在了仓库,货物滞销带来的现金流紧张,加之逐渐高企的房租和人工成本,让汉正街众商家叫苦不迭。

  困境

  1

  上架秋款遭客商退回

  在汉正街做了近20年女装批发生意的老肖,今年觉着特别不顺:刚上架的秋款女装却被外地客商退了回来,二十多万元资金投入,如今无法变现。

  “今年的天气太怪了。夏天气温不太高,上了五个夏季款,销量比去年下降了一半,成本数十元的衣服上个月刚刚十几块钱处理了一千多件。本来指望秋款能弥补损失,现在又突然升温,已经发出去了的货,又被客商悉数退了回来,近6000件衣服全部堆在店里了。”对此,老肖一脸无奈。

  在多福路中心商场三楼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铺子,与记者交谈的一个多小时内,门外前来备货的人来来往往,却鲜有客商进来选购秋款服装,其中一位客商甚至是“专程”上门来退货的。

  从选款、制版、购买布匹到成衣,老肖夫妇俩为这批秋款忙活了近两个月时间,“生产了两手货,近6000件,一件成本在30元左右。第一手货给老客商发出去,准备将第二手货给外地客商补货,没想到第一手货却被原封不动地给退了回来。” 往年九月初,本应是秋款卖得最好的时候,今年老肖却只能对着成堆堆在铺子里的秋装叹气。

  老肖还介绍,在他们这个圈子里,还流行着一种说法—“抢班子”。每到生意繁忙时,这些没有自己工厂的老板们,就要“抢班子”,以免面临“无货可卖”的尴尬场景。办法之一就是在生意旺季还未到来时,多多备货,与车间厂家建立联系。这也是老肖垫付了二十多万元的原因之一。

  困境

  2

  上千件夏装折价50元处理亏大了

  同在汉正街商圈,今年23岁的小夏“出道”不到三年,在汉正街品牌服饰批发广场一楼经营着一家30平方米的男裤店。与老肖自产自销的生意不同,他从福建代理了一个品牌,但遭遇却雷同。

  “你那边生意怎么样?”、“哪个款卖得最好?”、“我这里怎么卖不动啊”……记者走进小夏的男裤店时,他正在向外地一家同品牌代理商取经。

  “高中毕业后,自己就跟着父母在汉正街做生意,三年前在父母的帮助下开了这家服装店,算起来在汉正街已经待了6年了,但生意从来没有像这么差过。”他告诉记者。

  今年春季,根据往年的销量,他从福建工厂定了第一批货,有三十几个款,每个款上百件,出厂价最低80元,“6月中旬,第一批货卖完,天气刚好变热,觉得趋势不错,就又补了一次货,没想到天气又意外变凉快了。”

  “七月末,眼看到了该上秋款的时候,夏季产品还剩下上千件,只好折价50元处理。九月份,气温却仍然炎热,秋款上了之后鲜有客人问津,早知道就不处理夏天的裤子了,说不好不会亏还反赚不少。”对此,他十分懊恼。

  他折算,今年夏天卖了近六千条裤子,每条平均赚20元,除去亏本处理的一千多条裤子、店面租金、人力成本,“基本上没赚什么钱”。

  “现在每天早上来店里,就是干坐一整天。不少客人进门来,瞟两眼就走了。”他告诉记者,眼看裤子卖不动,他前几天把店里的男裤款式一一拍照用微信发给了老客商,但大多客商表示“天气还很热,进了货卖不动”。

  “由于生意本钱来自父母,还有女朋友等着结婚,每年的店面租金就高达二十多万元,真是"压力山大"。”言罢,小夏一脸无奈。

  困境

  3

  打底衫也只敢几百件分批做

  记者走访发现,与多福路中心商城一街之隔,是全新街服装街,但这里的生意却格外火爆,往来“打货”的外地客商络绎不绝。记者注意到,这里卖的基本上都是打底衫,很难看见秋季服装。

  下午近3点时,在此做生意的老张才有时间坐下来跟记者交谈。他告诉记者,其实早在半个月前,他就已经生产了五个款、近万件秋装,成本数十万元,但现在都挤压在仓库里,“眼看天气不对劲,第一批秋装悉数被客商退了回来,只好临时生产了一批打底衫用来过渡。”

  “临时生产打底衫,一方面因为成本低,最简单的样式成本不到15元,另一方面可以维持日常的开销,让店铺不至于闲置,也让车间有事可干。”老张介绍,他家的裁缝班子前年迁到了汉口长丰村,一共30个人,每个车工的工资按件数计算,每月一发。

  “每次打底衫也只敢几百件、几百件的分批做,不敢备太多货。生怕哪天气温骤降,打底衫就卖不动了,我对老天爷已经没信心了。”他还介绍,今年夏天的生意下降了两成,低价处理了数千件,损失近十万元。

  据了解,与老张情况相似,生意火爆的全新街里,大多商家的车间仓库里都堆满了已经成衣的秋季产品,少则数千件,多则上万件。

  据了解,与老肖遭遇相同的商家,在汉正街有数千家,而他们的流动资金往往也就数十万元,这意味着他们大多养不起裁缝车间,每一次成衣都需要依赖服装生产厂家,提前垫付人力费用、成衣费用等。而夏季产品亏本、秋季产品卖不动,足以将他们逼近“破产”边缘。

  今年的天气太怪了。夏天气温不太高,上了五个夏季款,销量比去年下降了一半,成本数十元的衣服上个月刚刚十几块钱处理了一千多件。本来指望秋款能弥补损失,现在又突然升温,已经发出去了的货,又被客商悉数退了回来,近6000件衣服全部堆在店里了。

  —汉正街经营女装的老板老肖

  汉正街服装批发市场秋季新款已经上架,但鲜有人问津。本报记者 孙辰 实生 吴薇 摄

  由于夏季高温少有生意,同行在这个季节纷纷关门歇业。本报记者 刘源摄
songhaiy

14-09-07 10:24

0
中秋快乐。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