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蒋学明 ST新民资产重整疑惑
3月11日,新民科技因2013年度巨亏5.21亿元,而在当日带帽加星为
*ST新民。不过,二级市场对此并无反应,因为该股尚处停牌中。对于昔日江苏首富蒋学明的入主,市场充满了对该股重组的期待。
然而,蒋学明于4月18日给资本市场交出的答卷仅仅是将上市公司旗下吴江新民化纤有限公司(简称:新民化纤)100%股权和苏州新民印染有限公司(简称:新民印染)100%股权作价5.78亿元转让予其控股的东方恒信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恒信),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剥离了化纤业务和印染业务。
但诡异的是,上述两家子公司却在几个月前才刚刚设立和完成了业务整合。看上去,蒋学明貌似是一位接盘侠,将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让其控制的东方恒信接收,但对此,市场却用脚投票。4月18日复牌后至今,*ST新民连续五个交易日开盘便一字跌停。在4月22日的跌停中,有一家机构席位悄然出货。
对于蒋学明最终是否有诚意重组新民科技,上海一位券商重组人士表示不抱有太大希望,纵观蒋学明的资本履历,“他就是个资本玩家,两家港股上市公司的业绩证明了他并不是特别在乎上市公司的盈亏。”该券商重组人士称。
蒋学明,一个几乎被A股市场遗忘了的名字,曾经却是泰山石油(
000554 )崩盘的制造者。
创始人与甩手掌柜
2007年,新民科技上市后,公司董事长柳维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公司上市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打造百年老店。”
2007年上市时,新民科技募资2.63亿元,2010年再融资4.3亿元。在两笔融资都没能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收益的情况下,2011年,柳维特又计划“圈钱”7.34亿元,用于“年产12万吨超仿真差别化纺丝生产项目”和“年产3000吨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项目”。相较于三轮融资款的总额,新民科技历年的累计分红款5700万元只如九牛之一毛。
第三轮融资计划虽一度被砍去了上述的第二个项目,融资规模也缩减为4.89亿元,但因为2012年公司巨亏1.79亿元致使股价巨挫而流产(调整后的增发价为3.76元,但公司股价一度跌至2.79元)。曾豪言壮语要打造“百年老店”的柳维特在“圈钱”无望的情形下,决定转型“甩手掌柜”。
2013年7月,柳维特去意已决。当时,新民科技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新民实业,持有上市公司50.29%的股权,柳维特持有新民实业52.33%的股权,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第二大股东新民科发则持有上市公司7.21%的股权。
同年7月底,东方恒信受让新民科发91.14%的股权,新民科发则受让新民实业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变更为新民科发(后改名新民控股),实际控制人则成为东方恒信。昔日的江苏首富蒋学明因控股东方恒信,而成为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经计算,东方恒信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实际出资额约为2.91亿元,而当时柳维特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仅为1.98亿元,可以说,柳维特卖了一个好价。当年9月,柳维特“禅让”董事长宝座予杨斌,开始淡出公众视野,杨斌出自东方恒信系统,为蒋学明亲信,最早于2000年起便追随蒋学明。
对于为何选择东方恒信和蒋学明,易主时的原董秘卢蕊芬曾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新民科技的业绩逐年下滑已成事实,公司需要有实力的大股东,出生于纺织行业的蒋学明有强烈的纺织情结,与他们一拍即可。不过,蒋学明入主后,立即将女董秘换成了张燕妮,后者本供职于券商,2013年9月,通过董秘资格考试。而老董秘卢蕊芬曾被任命为监事。
因对蒋学明的入主报以厚望,新民科技在易主复牌后,一度迎来两个涨停。
接盘侠与资本玩家
被卢蕊芬称为有强烈的纺织情结的蒋学明之所为成为名人,并非其在纺织行业内的名望,而是他作为资本玩家的名头。涉嫌“坐庄”泰山石油是其成名战。
1999年,泰山石油跌至3元低位,蒋学明大肆抄底,并于2000年在7元价位卖出,赚得盆满钵满。两年后的2002年,蒋学明通过其控制的北方证券“二进宫”,至当年年底,北方证券持股泰山石油1517.86万股,居第一大流通股东,但至当年三季度,北方证券便从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消失。2003年,泰山石油实现微利794.98万元,同比下滑近80%,但北方证券却于2004年增仓406.29万股。2005年,泰山石油股价跳水,在半个月内市值蒸发了17.8亿元,蒋学明最终未能二战二捷。
此后,蒋学明一度淡出资本市场,将精力放在了实业上,比如一度斥资19亿元收购合巢高速公路经营权而被誉为“公路大王”。
2012年,蒋学明重回资本江湖,阳光油砂(02012.HK)和东吴水泥(00695.HK)分别于2012年3月和6月在港交所上市,这两家上市公司背后的影子控制人正是蒋学明。阳光油砂长期亏损,而东吴水泥则是一上市便告亏。新民科技也不例外,柳维特手上没经历的巨亏5亿元,在蒋学明入主首年,便实现了。
当初“二进宫”泰山石油,蒋学明等待的是该公司大股东
中石化对其的重组,却在9个交易日内,上亿资产人间蒸发,但本次入主新民科技,蒋学明所图何在?
事实上,蒋学明在入主新民科技时,该公司的公告便存在瑕疵。公司曾发布公告称,蒋学明控股和实际控制的企业与上市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但蒋学明控制的公司中,有一家名为苏州东方九久实业有限公司(简称:东方九久),便与新民科技有业务重叠。
2013年4月,与新民科技同处苏州吴江的上市公司东方市场(
000301 )公告称,其子公司江苏盛泽东方纺织城发展有限公司49%的股权被东方九久收购。东方九久于2013年4月19日刚刚设立,注册资本1亿元,由四位股东出资,其中蒋学明出资5000万元,居第一大股东,蒋学明控制的东方恒信和中房集团东华置业有限公司分别出资3000万元和1000万元,分居第二、三大股东。东方九久实业经营范围包括服装生产、针纺织品、化学纤维销售、资产管理等,其持股49%股权的东方市场子公司的经营范围,也包括纺织原料及针织品的销售、企业营销策划、网上销售纺织品等,而新民科技主营业务为化纤纺丝、丝绸的织造和销售。
东方市场一位内部高管承认,上述三家公司的业务关系的确有部分重叠。
既剥离,何重整?
在2013年7月入住时,蒋学明和新民科技都宣称,未来12个月内不重组,但12个月后,不排除对上市公司进行重组的可能性。因蒋学明直接和间接控制的核心企业有13家之多,涉足矿产资源、基础设施、房地产、建材、现代旅游农业开发等多个行业,因此,蒋学明模棱两可的话,让市场对新民科技的重组充满了想象的空间。
蒋学明入住后,便对上市公司做了两件事,10月,上市公司为了开辟新财路,设立了新的子公司新民印染,为此,公司股价在停牌前一度二连涨停;11月,蒋学明主导了上市公司化纤业务的整合,以化纤业务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向全资子公司新民化纤增资,将后者的注册资本增至2000万元。增资完成后,上市公司将上述子站整合至新民化纤,这部分资产的账面价为4.02亿元。上述资产剥离后,新民科技的主营业务亦将发生变更,上市公司将与化学纤维制造业再无关系,业务“萎缩”至纺织。
可是,短短几个月后,这两家公司却都即将转让予蒋学明的东方恒信。吴江某上市公司一位内部人士感到不解,“我们一直也在观察新民科技的动向,最初,我们还觉得蒋学明在做事,虽然不是重组,却也在着手梳理公司产业,但停牌三个月,这些资产就要剥离了。既然如此,当初干嘛还要费力折腾?”据这位吴江本地人士猜测,历来不在乎上市公司盈亏的蒋学明相中的是上述资产的土地使用权。
看似是善人的东方恒信在承接包袱的重组计划,若得以顺利实施,还得看银行的脸色。在去年11月的化纤业务整合中,因化纤设备的转让导致新民化纤账面上落下了对上市公司的大额应付账款,新民化纤的自有之力难以偿还。故而,新民化纤拟通过*ST新民的银行借款偿还。
申银万国一位重组部人士对蒋学明是否能够重组新民科技并不抱有太大希望,“他一直就是个资本玩家,看上去他的实业很多,但其真实的情况如何,外界不得而知,甚至其包装成实业的公司,亦不过是炒股公司。”
1999年,蒋学明曾与张荣坤旗下的东山实业各自出资1500万元,在南京注册成立了江苏两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尽管该公司自称经营范围是“国内贸易、实业投资、制造加工服装和销售,计算器网络的设计以及施工”等“多专多能”,但南京的南京港(
002040 )、
*ST长油等“水系”上市公司人士都表示,南京从来没有这个带“江”字的公司做出了什么名堂。事实上,江苏两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便是炒股。
蒋学明与张荣坤的合作时间很短暂,后来张荣坤转战上海,最终被卷入上海社保案,此案是导致上海市前市委书记cly被捕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