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仲裁院 有望成为亚太国际仲裁中心
去年9月,
深圳国际仲裁院在前海挂牌。这一事件,被境外工商界和法律界誉为“深圳一小步、中国一大步”。
成立的当月,该院在前海首次启用国际仲裁新规则,在前海国际仲裁庭开庭审理涉外商事仲裁案件。对此,国家商务部条法司原司长、WTO争端解决专家组中国专家张玉卿表示,“以粤港澳法律界合作为重点,在前海推进中国商事仲裁国际化和现代化,这个平台既是深圳的,也是香港的,更是世界的。”他进一步希望,深圳国际仲裁院在前海发展成亚太国际仲裁中心,前海则成为亚洲国际法律服务新高地。
无独有偶,今年4月底,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深圳研讨会的经济体官员、国际金融组织代表等在参观前海国际仲裁院时,对该院的理事会和仲裁员结构表示出极大兴趣。
APEC 代表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深圳国际仲裁院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治理结构将强化前海作为亚太国际仲裁中心的地位。
记者了解到,该院之所以备受各界推崇,得益于他们国际化的治理结构和仲裁员的结构。据悉,深圳国际仲裁院有11名理事,其中有9名外国理事,共聘请了616名仲裁员,分别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32名来自境外,占全体仲裁员的37%,这在国内仲裁机构中比例最高。
此外,在具体案件的庭审中,运用“审理范围书”、“问题单”、“专家报告”等英美法系流行的仲裁程序,这在国内十分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