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广夏造假
中经开难逃厄运
从1995年的327国债事件、长虹事件到2002年被撤消,机构中经开横行中国股市七年之久,银广夏造假事发后,
东方电子等股票也出现崩盘,从而将中经开的所作所为再一次暴露在太阳底下。尽管知情人士透露有关部门曾打算力保中经开,遭到其他监管部门的反对,中经开最后还是难逃被撤消的命运。
中经开露脸
虽然至今为止,没有任何监管部门表示银广夏造假与中经开有关,但在银广夏的事件中,中经开绝不是一个真正受害者,即使它因此而灭亡,至少是股价的操纵者。
中经开正式在银广夏露脸,是在银广夏2000年年报,一家叫北京中经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机构出现在银广夏第七大股东的位置上,成为其最大的流通股东。而从之前的2000年第三季度开始,大成基金管理公司属下的
基金景宏和
基金景福已经开始买入银广夏,据分析,第一次建仓是在7月下旬,建仓成本大至在25元。第二次建仓时间在2000年12月14日至年底,其大致成本在32元左右。
将大成基金管理公司属下的基金景宏和基金景福算到中经开头上,这是有充分理由的。
首先,中经开是大成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股东,也是基金景宏的发起人、上市推荐人和目前的第六大股东,基金景福则与基金景宏在投资中如影随形,更为重要的是中经开与大成基金管理公司在人事上的关联,如大成基金管理公司的法人代表姜继增正是中经开的总经理。以至于有中经开的地方就有大成基金、有景宏的地方就有景福。而中经开物业则是第一次露面,评论人士认为,这种露面可能是别有用心:表明有中经开在此,引诱投资者尽管放心大胆跟庄买进,结果就可以逐步出脱筹码。
中经开系投入20亿?
据记者统计,中经开物业管理公司及景宏、景福这三个机构,高峰时总共持有的银广夏“明仓”超过2140万股,截至2001年6月30日,中经开物业持有银广夏959·2万股,占1·9%,而基金景宏和基金景福2001年年报的股票剔除部分则显示,基金景宏和基金景福去年曾分别剔除过银广夏701万股和485万股。
景系基金为什么会在30多元高位建仓,这一直是市场想要弄清楚的问题,而景宏、景福在东方电子上面的表演也如出一辙,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基金黑幕》中所描绘的那个经典的场面:热气腾腾的桑拿浴房里,庄家和基金经理赤膊相向,没有录音或者泄密的可能,双方“坦诚相见”,希望基金为庄家高位接盘,“每接我一股,我给你个人一块钱”。考虑到中经开与大成基金公司之间的亲密关系,或许连这一情节都可以省略。
除了三个公开操作工具外,中经开在银广夏上面到底建了多少仓?没有人知道,有市场传闻说,中经开系在银广夏上投入了20亿元。银广夏2001年中报显示,其股东从1999年的从5·18万减少到1·42万人,股东平均持有2万股左右,按照流通市值计算,也就是每个股东名下平均市值64万,而根据深交所的统计,其中持股10万股以上有500多个户头,意味着每个户头拥有者光银广夏就有300余万元的身价,可见是一个典型的庄股。
数十亿灰飞烟灭
8月3日初银广夏停牌前,流通股的市价大约是32元左右,依此计算,中经开系持有的银广夏“明仓”市值在6·8亿元以上,而从9月10日复牌之后,连续15个跌停板之后,68亿市值灰飞烟灭,中经开明仓暗仓损失估计不下15个亿,兵败如山倒,银广夏的暴跌也导致了中经开系资金链的断裂,东方电子等与中经开系的股票在股市先后出不可遏止的连续跌停,从而导致了中经开系的全线溃败,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经开的全线溃败之中,众多中经开的外围机构避走不及、惨重损失,痛失上亿者比比皆是。
从银广夏2001年年报来看,基金景宏和基金景福在银广夏跌停板打开之后,已经不计成本地走得精光,目前手里一股都没有了,而中经开物业则还有527万股,如果这些股票在今年没有出掉的话,很可能就要跟着银广夏上三板了,这样中经开物业的损失就在3亿元左右。
像中国股市历史上那些牛B烘烘不可一世的主儿一样,中经开终于也倒下了,这一回是违规要了它的命,虽然历史上中经开违规操作之后总能逢凶化吉,这一回却让银广夏这块石头给绊倒了,这一跤摔得不轻,连命都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