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政府推出六家央企为国有资本的试点企业,意义特别重大。
1.首先,国有企业最大的问题是企业负责人缺乏主人翁精神,企业负责人因为没有股权或者控股权缺乏归属感,导致企业经营机制上缺乏市场快速响应、人事上缺乏灵活管理(即相当程度上不能把优秀的人才用到合适的岗位上)、财务上缺乏健康透明及稳健等等问题。
2.这次从央企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动真格,虽然某种情况下难以避免被利益集团利用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但是如果不开始改革,很大一部分国企将在未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没有未来,这次是被逼的。李总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已经发话不靠巨额投资(或者无节制大量印钞)推动经济发展,那么只能从人这个根本因素上动脑筋。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最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将是重要途径之一。对企业特别是占比巨大的国有企业动刀子,让他们经过改革后能量逐步释放出来,那么终将带动中国经济健康高速前进。
3.此次的国有企业改革,意义超越2006的股权分置改革。当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只是解决了国有股东的退出问题(即全流通),没有根本解决企业的经营机制问题,特别是企业负责人及高管激励问题,虽然现在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包括国有企业,特别是上市国有企业已经有期权激励,甚至部分极个别(国有)企业存在MBO的情况,但那毕竟是个案,不具有代表性。
4.如果说之前(改革开发后的第一个30年),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可以单纯依靠政策的开放,来推动粗放经营管理的企业的发展,进而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在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目前中国GDP,世界第二,贸易总额,世界第一),老手段已经不能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不进行根本变革,大部分将会在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中死去。
5.国有企业因为经营机制的缺陷,导致经营上缺乏风险承受力(因为国有企业的很大一部分负责人不是市场摔打出来的,所以无能的人只能打造出没有风险承受力的企业),管理效率的低下以及人员的臃肿,导致社会大量资源被白白耗费。如资金,大量的国有企业占据了过多的低成本资金(如果国有企业经过变革,经营管理水平上去了,资金需求可以降一大部分下来,同时将会被更高效利用),更需资金支持的民营企业得不到银行的贷款,加上中国金融体制的不完善,大量优秀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与巨量的民间闲散资金又对接不起来。国有企业的变革包括国有金融企业的变革,将有效推动上述难题的解决。
6.目前中国的国有企业除了垄断性质的,大部分效益不佳,除了部分行业的企业(如钢铁、水泥等)是因为比较复杂的社会客观原因(如2008年巨量的过剩产能行业的过度投资)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低下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低效的管理导致的。即使是传统的产能过剩的行业企业,也可以通过加强战略定位和高效管理以及知人善用等策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但这首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变革才行。
7.这次国务院推动的六家央企改革试点,只是一个试验,若成功,该政策必将扩散到全国的国有企业(将来甚至会把垄断国有企业都涵盖进来)进行推广。当然除了一小部分战略行业,中国的纯国有企业个人以为应该是没有必要存在下去了。解放社会的生产力,首先要解放企业负责人的智力及能量,这就需要通过国有企业的变革来实现。国有企业的改革成功与否,往大了说,事关中国经济能否更上一层楼的问题。
8.目前A股,已经明显的开始风格转换,煤飞色舞重新焕发生机。说到底,如果没有煤炭、有色资源、地产、金融等权重股的起舞,上海主板指数要想往上突破是比较困难的。当然,煤炭和有色的启动,首先是超跌反弹,跌了好几年,很多有色和煤炭高位下来都腰斩一次、两次,甚至三次了。煤炭和有色的周期性决定了他们必然有高潮和低潮。煤炭和有色的基本面尚未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这次的国企改革将给包括煤炭和有色、地产、金融等国有企业带来根本的发展推动力。
9.继续看好煤炭和有色行情的发展。更看好本次意义超越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国有企业改革(包括混合所有制),一部分行业竞争性惨烈的国有企业个人以为国有资本应该完全退出。规模巨大的垄断世界500强企业如
中国石油 、
中国石化 、
工商银行 等虽然规模进入了世界500强,甚至世界10强,可以称为世界级大企业,还不能被称为世界级强企业,而腾讯、阿里巴巴、
百度 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长为公认的世界级强企业,可见企业家在企业经营中的决定性贡献与作用。所谓国企改革,简单一句话,就是要让最优秀的企业家和高管团队带领企业做大同时做强。
10.煤炭和有色在不景气了数年后,依靠经营机制的变革,完全可以带来持续健康的发展。中国和世界在未来可见的时间内,工业发展尚离不开煤炭和有色的贡献,这也决定了其价值的不可或缺。
11.未来的行情发展中,国有企业的变革始终将是A股市场重要的推动力。
12.本人持有
国投新集 (煤炭和央企概念双重属性)和中海科技(央企控股的小企业,阿里巴巴概念股,目前被套中,伺机换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