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1 宏观所有制层面:“资本运作、整体上市”
2 中观行业层面:“划分类型、有进有退”
3 中观经营操作层面:“放宽内外准入、并购转型增效”微观企业内部层面:“地方试点先行、形式百花齐放”
●从“管人”转变为“管资本”。所有制上是“国有独资”,模式上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投资公司”,类比案例:淡马锡和中央汇金公司。
●从“单一所有制”转变为“混合所有制”。所有制上是“混合形式、上市企业”,模式上是“国有控股公司”。
●类型:将国企划分为行政垄断型、自然垄断型、战略国家安全型、公共服务型、一般竞争型5种类型。
●“进”——加大对“公益性”以及“与国家安全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
●“退”——逐步放开“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企业,并将“一般竞争型”国企的业务市场化,收缩过度竞争、产能过剩领域的“战线”。
●垄断行业:①降低准入壁垒(民资进入)、②扩大对外开放(外资进入)、③打破垂直垄断(网运分离)、 ④放松价格管制。
●过度竞争、产能过剩行业: ①兼并重组整合产能、②转变主营业务、③出售资产切割业务。
●“从边缘到中心”——内部激励机制改革将从单一企业、单一地域的试点“破题”,成功经验将推广至可比的同类型企业以及相同地域的企业。
●形式——依据企业的分类定位和所处行业的竞争度,可采取分红权→增值权→虚拟股票→股份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MBO等方式。
●行业——新一轮国企改革将更多地激励
新兴产业 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