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出真知(转载)
[淘股吧]收藏本帖 回复主题 一,对投资理念的思考
1, 巴菲特说,“我不认为我有什么新颖的想法。当然,我阅读格雷厄姆的著作,也阅读费雪的著作,所以,我自己在阅读中也有很多想法,你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事实上,如果你基本上都是从别人那里学东西,那么你就不必有太多自己的想法。你只需用自己了解得最好的就行了。”
2, 菲利普-A-费舍对(美国)食品机械公司(Food Machinery Co.)的论述:“我怀疑机构买方一般无法更深入地看清问题,他们远离这只股票,直到收益改善,化学的利润率增长并且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几年前,公司就开始了基本面的基本改进,
金融界直到1958和1959年才认识到这点。那时股价已经上涨,或将继续上涨数年,部分原因是已经发生的每股盈利得到了改善,甚至更多的是因为公司内在价值的整体再评估使得市盈率发生了变化。
3,菲利普-A-费舍说,“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普通的熊市而过度影响到购买具有吸引力的普通股,如果这一点是正确的,那么不能因为害怕熊市而卖出优秀股票,就更有道理了”;
“绝对不要仅仅因为价格上涨幅度已经很大,可能暂时出现估价过高的情况,就卖出优秀的普通股”;
“一句话,如果在购买普通股时完成了正确的工作,那么卖出的时间几乎永远不会到来”。
4,格雷厄姆说,“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市场,是你自己(To the successful investor, the worst enemy is not the market, but himself)”。
二,对基因工程的思考
1, 比尔盖茨说,下一个最赚钱的行业是基因工程。
2,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杰克·绍斯塔克在深圳BT峰会上,谈到基因检测“个性化医疗”时说,“目前,个性化治疗已经在实施中,类似这种个性化治疗会慢慢走进医疗行业,从而改变整个医疗界”(按:本人很荣幸参加今年9月10-12日的深圳生物科技展(BT峰会)。
3,宏灏基因公司周宏灏院士说,个体化治疗将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在降低患者医疗成本、改善药物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推动既往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传统药物治疗模式向“量体裁衣,因人施治”的现代个体化药物治疗模式转化。
4, 美国基因测序公司Illumina,四年前的股价为25美元左右,前不久股价创下180美元,市盈率100倍。
5,
千山药机刘董说,高血压基因芯片市场规模达到千亿,基因检测“个体化用药”市场预计上万亿。
三,对千山公司战略和管理层的思考
1, 战略:向医疗器械和生物科技方面转型,形成制药设备和医疗器械(生物科技)并驾齐驱。
如果定增成功,公司将会把大量资金投向基因检测“个性化用药”领域。
2, 争取在2015年前,公司的医疗器械(生物科技)产品收入超过制药装备。
3, 与刘祥华一起开创千山药机的8位一致行动人,都非常积极主动地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他们继续管理业已娴熟的“制药装备”业务,能使工厂高效生产、产品销售稳步增长、令人放心。
4, 鉴于年龄、知识和眼光所限,只要是刘祥华董事长看准的事情,8位一致行动人都支持,从未投反对票,而且,他们从不干预分公司、子公司的经营管理,即,新项目、新公司由专业人士管理。
5, 为了上市,千山药机剥离和转售了一部分资产和公司,因此,8位一致行动人取得了不菲的收益,其实目前他们并不缺钱,抛售股票的动机并不强烈。
四,对公司各业务的思考
1, 宏灏基因高血压基因芯片:
1) ,世界首创,独一无二,精确度高,行业没有竞争者。其它公司要想生产和销售同样的产品,少说也得3-5年。中国有1亿多高血压患者,患者本身愿意和经医生推荐后愿意使用基因检测的高血压患者合计超70%。
2) 9月20日左右,高血压检测芯片量产,日产1.2万片(人份),目前,经销商争着多经销、院长等着要该产品、公司已收到定金、现款提货(按:难怪经销商愿意出资1.2亿元,参与公司定向增发,并锁定3年);初期开发50家大型三甲医院,投放50台进口的基因检测设备(每台100万元);2015年再进口基因检测设备50台,合计100台,投放100家医院。
2, 宏灏基因肿瘤芯片、糖尿病芯片,通过走“绿色通道”,估计2015年底前能够完成注册。
3, 天合生物的Sam诊断试剂和试剂盒,今年可小批量出口美国,明年有望大量推向美国和国内部分检测机构和大学实验室。全球首创的单抗产品已研究成功,后续将会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4, 由于新的医疗器械管理办法要到10月1日才正式公布实施,祁阳采血管项目一期4亿支采血管(按:分二步实施,各4亿支),估计要到14年底或15年初,才能实现产品销售,期间要经过II类医疗器械申请注册、工厂Gmp认证等。第二步4亿支采血管项目,15年上半年实施。
8亿支采血针一步实施,15年上半年启动。
注:国家已经在提高医疗器械进入门槛,对能成功注册的企业将地利好。
5, 上海千山医疗的呼吸肌设备已经注册成功,上市销售;导尿管和支架还在申请注册。
6, 千山药机的传统的业务-大输液设备(玻璃瓶、塑料瓶和非PVC软袋)14年的综合收入估计下降在10%以内,加上“设备附件”和医疗器械设备,估计合计收入4亿元。
7, 塑料安瓿14年预计销售1.8亿元。
8, 压塑成型机14年预计销售8000万元。
五,对公司业绩的思考
1, 宏灏基因高血压基因芯片,医院终端价格暂定980元/人份,估计千山宏灏基因公司纯利100元/人份左右,毛利润率超80%,年底前销售25万人份,故宏灏基因公司净利润:100x250,000=0.25(亿元),千山药机净利润:0.25x80%=0.20(亿元)。(按:千山占宏灏基因股份80%)
2, 传统业务大输液设备:估计收入4亿元,平均毛利润率50%以上,净利润:4x20%=0.80(亿元)(按:净利润率20%)
3, 塑料安瓿设备:估计收入1.5亿元(按:保守取值),毛利润率60%以上,净利润:1.5x20%=0.30(亿元)(按:净利润率20%)
4, 压塑成形机:估计收入0.80亿元,毛利润率60%以上,净利润:0.80x20%=0.16(亿元)(按:净利润率20%)
5,德国公司(R+E公司和千山德国公司):估计收入0.20亿元,净利润0.03亿元。
以上合计:收入:4+1.5+0.80+0.20=6.50(亿元);
净利润:0.20+0.80+0.30+0.16+0.03=1.49(亿元)
假设,湖南千山医疗科技(祁阳项目)、上海千山远东、上海千山医疗、美国千山、天合生物,14年合计亏损:0.30亿元(按:宁多勿少),所以,最终14年千山药机的净利润为:
1.49-0.30=1.19(亿元),有希望完成公司14年度股权激励目标的销售收入:6.58亿元,净利润1.08亿元。
无论怎样,千山下半年的业绩明显好于上半年,50%的下降可能就此一去不复返了。
说明:
1,宏灏基因的收入无法估计,但净利润基本知道;
2, 千山的刘董、金总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表示,公司有希望完成今年的股权激励目标。
五,对公司股票即将成为“融资融券标的”、沪港通/深港通和公司股本未来扩张的思考
1,实践表明,融资融券并不能改变公司股价运行的轨迹,它只是证券市场股票的对冲工具,会起到助涨助跌的作用。目前,千山的股票十大流通股东中没有机构、券商,估计机构持股仅200万股以内,融券的威胁基本忽略不计,相反,只要公司的业绩辉煌,融资买入的机会会有多大?
2,美国
纳斯达克有基因上市公司Illumina,很快华大基因会在香港上市,“基因工程”得到全世界各国大力支持,英、美两国不惜花巨资培养基因产业,因此,千山的股票就可与他们简单类比,无需担心沪港通/深港通。
3,去年,千山未送股扩本,14年、15年,如果业绩增长很快,难道还不送股、分息吗?
六,对宏灏基因“个性化用药”基因芯片的展望和“收购兼并”的预期
1, 经过今年后面3月的良好运营,15年宏灏基因高血压基因芯片生产和销售都有可能走向正常,按照日产1.2万人份,15年可销售300万人份(按:保守也能100%达产200万人份,也仅占全国高血压患者1亿人的2%),预计最终千山药机净利润能达到1.60-2.4亿元,单单基因这块就能实现每股收益0.60-0.90元(按:定增完成后,以2.53亿股本计),不知15年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中国的
创业板市场,对基因公司的估值市盈率将是多少合适?随着高血压基因芯片的不断推广,患者就诊人数的不断增多,5%、10%、20%、50%等等,未来若干年还不会到“天花板”,千山的业绩将与日俱增,公司是不是值得长期投资?
2, 不知到了15年底,千山再公布肿瘤芯片、糖尿病芯片注册成功,又一个千亿市场开启,对其股价是否有刺激作用?
3, 如果公司重启“重大资产重组”,是否“收购兼并”:制药装备上游企业-医用包装企业(按:湖南乐福地为公司的关联企业),或者塑料安瓿下游企业-塑料安瓿制药企业(按:江苏大红鹰制药是公司塑料安瓿设备的使用单位),或者基因测序企业(按:周宏灏院士8月与华大基因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或者医疗器械公司?
最后,千山药机12.58亿元定增成功,流动资金相当宽裕,就凭刘祥华50岁的年龄、拥有980项专利、积极进取的雄心和非常远大的眼光,他会闲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