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中美共同发现首个硼“足球烯” 用于开发新纳米材料及储氢

14-07-15 13:44 964次浏览
aple0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硼化学和类富勒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就在如火如荼的巴西世界杯落幕之际,13日上午,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翟华金教授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说,山西大学、清华大学、美国布朗大学及复旦大学化学家密切合作,首次发现了全硼富勒烯B40团簇(All-Boron Fullerene),并将其命名为硼球烯(Borospherene)。该研究成果于13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化学》在线发表。

中美共同发现首个硼“足球烯” 用于开发新纳米材料及储氢
科学家成功打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全部由硼原子构成的“巴基球”(B40)
据《光明日报》消息,翟华金教授介绍,B40的发现是硼球烯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开端,是一个与碳富勒烯平行、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科学研究新领域。研究表明,硼球烯和低维硼纳米结构与相应碳富勒烯和低维碳纳米材料在性能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者结合可能对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危机提供新的科学思路和技术。
1985年,以笼状C60为代表的碳富勒烯家族的发现成为世界科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该成果199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为之后的单壁碳纳米管及单原子层石墨烯的发现奠定了基础。据观察者网编辑查询,富勒烯因外形很像足球,又有足球烯之称,或被音译为巴基球。
翟华金说,B40是继C60之后第二个从实验和理论上完全确认的无机非金属笼状团簇,但由于硼的典型缺电子性,B40具有与传统碳富勒烯显著不同的结构和成键特征(即最终并未被塑造成标准的足球形状——观察者网注)。它可以进一步作为分子器件,进行各种金属掺杂、化学修饰和配体保护,形成具有新颖结构的一维、二维和三维纳米材料,在储氢储锂、半导体、超导、绿色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据悉,自第一个巴基球被发现之后,科学家曾创建出更多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品质的碳结构,例如碳纳米管和单个原子厚度的石墨烯。从那时开始,材料科学家也在探索由其他元素构成的与巴基球类似的结构。
中美共同发现首个硼“足球烯” 用于开发新纳米材料及储氢
60个碳原子组合的“巴基球”
中美共同发现首个硼“足球烯” 用于开发新纳米材料及储氢
现代足球与C60有一样的结构
2007年,美国莱斯大学材料科学家Boris Yakobson曾从理论上提出,由80个硼原子构成的“笼子”应该很稳定。而在这之后1个星期发表的另一项研究则预测了一个由36个硼原子构成的稳定结构。
2013年3月以来,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翟华金教授、李思殿教授与清华大学李隽教授、美国布朗大学Lai-Sheng Wang教授及复旦大学刘智攀教授课题组合作,结合特征实验光电子能谱、全局结构搜索和严格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和协同创新,首次在气相中观察到由双链交织而成、具有完美D2d对称性的笼状B40全硼富勒烯团簇。
该空心笼状分子由顶端和底端两个相互交错的B6六元环及腰上两两相对的四个B7七元环相互融合而成,沿二重主轴方向略有拉长。
莱斯大学的Yakobson对此评价道:“我们曾预测了由80个硼原子构成的富勒烯的可能性,而现在,在7年之后,我们看到了非凡的实验证据。”他指出:“特别之处在于这一形态是任何理论计算都未曾预测到的。”
另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在研究中,布朗大学Lai-Sheng Wang教授的研究团队是在寻找由硼构成的石墨烯类似物时发现这一结构的。他们注意到由40个硼原子构成的原子团似乎具有异乎寻常的稳定性,但科学家并不知道这些原子团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状呈现的。进一步的计算和试验揭示它们形成了两种稳定结构:一种是一个几乎扁平的分子;另一种则是由镶嵌形状组成的球状中空结构,类似于碳基巴基球。
与碳基巴基球相比,除了拥有一个不太优雅的形状之外,硼球还形成了一种不同类型的内在键。这使得它们很难作为单独的“积木”加以使用——因为这些原子具有一种彼此相互作用的趋势,但这种反应可能使硼巴基球更利于在链条中进行连接。这种特性同时使得硼球有能力与氢结合在一起——研究人员表示,这让它们能够用来储存氢。
硼并非碳之后被巴基球化的第一种元素,但它可能是与碳巴基球最类似的产物。Yakobson表示,科学家已经制造出具有巴基球样结构的铀基和硅基化合物,多壁的氮化硼和二硫化钼结构以及较小的金、锡和铅单元素“笼子”。但只有硼似乎与大而中空的原始碳巴基球相匹配及对称。
巴基球一般是指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C60是单纯由碳原子结合形成的稳定分子,它具有60个顶点和32个面,其中12个为正五边形,20个为正六边形。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20。
新闻背景:储氢材料
氢燃料电池是绿色新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取代镍镉电池的镍氢电池凭借能量密度高、可快速充放电、循环寿命长以及无污染等优点在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摄像机、数码相机及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氢原子的储存难问题一直制约着镍氢电池性能的提升。
从狭义上讲,储氢材料是一种能与氢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的物质;但是它与一般金属氢化物有明显的差异。即储氢材料必须具备高度的反应可逆性,而且,此可逆循环的次数必须足够多,循环次数超过5000次。实际上,它必须是能够在适当的温度、压力下大量可逆的吸收和释放氢的材料。
对于理想的金属储氢材料应具备以下条件:1、在不太高的温度下,储氢量大,释放氢量也大;2、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容易制备;3、经多次吸、放氢,其性能不会衰减;4、有较平坦和较宽的平衡压力平台区,即大部分氢均可在一持续压力范围内放出;5、易活化,反应动力学性能好。
过去用于镍氢电池负极储氢材料的主要是金属(或合金)储氢材料,但大多数储氢合金存在自重大,寿命短等问题。而随着新材料的发展,纳米尺寸储氢材料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观察者网综合光明网、中国科学报等消息)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4_07_15_246810.shtml
来源:观察者网 | 责任编辑:隆洋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aple0

14-07-15 19:49

0
上海拟两年拿出2万张免费车牌,推广新能源车


上海新能源汽车的推进成效初现。7月15日下午,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新能源汽车推广情况。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马静介绍,上半年上海累计销售了1000多辆,超过2013年全年销量(581辆)。下半年,还将有更多的新能源汽车车型进入上海市场,同时,到2015年上海将拿出2万张免费车牌,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目前,在基础设施方面,上海市已经成立了上海市公共充电桩建设推进联席会议,加快推进公共充电网络建设。
  马静介绍,上海市电力公司已在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居民小区、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点177处,上海普天新能源等企业也在虹桥枢纽等地建成了100多个公共充电桩。
  马静还介绍,2014年上半年已经办理了1436辆新能源汽车牌照,其中6月最多,共580辆1月份是105辆,4月份是509辆,6月份是580辆,总的趋势是上牌数在逐渐增多。新能源汽车的通行便利政策还在研究中。
  不过,“目前,在充电桩进小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协调,解决好部分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对新能源汽车情况不够了解,对充电桩还存有疑问或附加要求,需要政府部门尽快制定解决方案。”马静说。
  新闻发布会还透露,现在上海各区县新能源汽车推广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据悉,闵行区于2014年6月19日通过了《闵行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3-2015年)》和《闵行区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资金补贴管理办法》。在方案中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目标,对闵行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个人,符合相关条件的,区级财政再补贴2万元/辆。
  目前,闵行区私人购车已达700多辆,公交已有30多辆新能源汽车上线,绿化市容局已在制定环卫车更新方案,今年将购置6辆新能源环卫车,公务充电桩建设规划基本完成,上海交通大学正会同有关部门探索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推广模式。
  而《嘉定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案》已初步形成,总体推广数量1000辆以上,并制定了新能源汽车个人购买补贴1.5万元/车的鼓励政策,支持数量上不封顶。嘉定区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推进,已累计销售超过400辆新能源乘用车,示范47辆新能源公交车,建设近1000个充电桩和4个充电站。。
  此外,浦东新区按照《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3—2015)》的要求,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应用达1000辆,布局建成充电桩600个,均为上海全市十分之一。
  按照计划,到2015年上海将实现13000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标。其中,外地品牌车辆不低于30%;本市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务、环卫、物流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
  此外,上海还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各类充电桩6000个左右。具体的年度推广目标:2013-2014年共推广约4000辆、2015年推广9000辆左右;按照车型分,新能源乘用车9500辆、客车1400辆、专用车2100辆左右;在公交、公务、环卫和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应用4700辆新能源汽车;在充电设施方面,2013-2014年共建设交直流充电桩约1800个、2015年4200个左右。
aple0

14-07-15 13:46

0
  
  目前,丰田、通用、福特、现代等汽车厂商均表示计划推出旗下燃料电池汽车。特斯拉发源地美国加州将投入高达1亿美金建设氢燃料补给站,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支付的退税是电动汽车的两倍。我国也在大力推进氢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正在筹备中,首个达到产业化规模的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大连能源科技中心项目正式启动。2015年被视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化元年,发展前景广阔。而氢燃料电池在中小功率领域的应用更具备快速商业化的潜能,市场容量有望达到千亿美元。
  推动燃料电池产业化市场化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工作原理是使作为燃料的氢在汽车搭载的燃料电池中与大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以产生出电能来发动电动机,并由电动机带动汽车中的机械传动结构驱动汽车。氢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仅仅会产生极少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这类化学反应除了电能外的副产品主要是水,因此氢燃料电池汽车又被称为绿色的新型环保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最大好处就是车主仅仅需要将车开到氢燃料补充站添加燃料即可。而目前的电动汽车则要求车主将车开到充电站,并等待至少1个小时的时间将其充满。 
  业内人士指出,氢燃料电池备用电源不但在环境保护方面优于传统的铅酸电池,而且在经济上也有优势。在进入市场的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电站、氢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及氢燃料电池车的带动下,氢燃料电池在其他领域的市场化也将迅速展开。预计氢燃料电池特种车辆、氢燃料电池叉车、氢燃料电池轨道牵引车、氢燃料电池船舶、氢燃料电池飞机会紧随其后。 
  我国对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格外重视。去年,国务院在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时提出,“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在此战略的指导下,上汽、一汽、奇瑞、长安等整车厂与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上燃动力、新源动力、神力科技等产学研联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乘用车和商用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分别开发出相应的燃料电池汽车产品投入实际示范运行考核。根据上汽发布的燃料电池汽车规划,到2015年将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在北京、上海、大连等试点城市上市销售,计划生产数量为1000辆。届时,整车成本将降到50万元以内。 
  另外,“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正在筹备中,一些地市级政府已经开始筹划氢能产业,氢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有望更进一步。 
  7月8日,中德新能源研发中心暨氢燃料电池技术推介会在大连举行。当天,我国首个达到产业化规模的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大连能源科技中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大连凌峰能源有限公司联手德国专家创建,也是我国与德国首次在全电能混合动力研究方面合作。该项目研发的氢燃料电堆使用寿命可达8000小时,远超国内的2500小时左右,将逐步建成我国乃至世界的主要燃料电池技术和产品供应商。 
  鉴于新能源汽车前景广阔,氢燃料电池在中小功率领域的应用更具备快速商业化的潜能,市场容量有望达到千亿美元。A股市场中,燃料电池板块的估值仅为7.61倍(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下同),远低于新能源汽车的42.29倍。
  燃料汽车元年将开启 
  丰田汽车公司近日宣布,将于今年内开始在日本销售新型燃料电池车,美国和欧洲将于2015年夏季前后发售。这是全球第一款实现量产,并将正式推向市场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丰田公司也因此而获得了政府的燃料电池汽车补贴。丰田研发的FCV的续航里程能达到700km左右,充氢所需时间仅为3分钟,和汽油发动机车的加油时间基本相同。丰田与日野汽车公司也在联合开发燃料电池巴士,计划2016年上市。宝马也在氢燃料电池技术方面与丰田展开深度合作。 
  与此同时,本田在2013年末的洛杉矶车展上首次展示了一款命名为FCEV的氢燃料电池概念车,可坐5名乘客,续航里程600英里,两年内将在北美和日本上市。本田有望于2015年实现氢燃料电池车型的量产。此外,本田和通用汽车达成协议,合作开发下一代的燃料电池系统和氢能源储存技术。预计基于相关技术的车辆将于2020年上市,双方将共享技术和市场。 
  另外,通用、福特和现代这些汽车厂商均已经表示自己计划推出旗下燃料电池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总部所在地美国加州计划在明年秋天建立25个全新的氢能源补充站点,届时将有能力满足4000辆氢能源汽车的使用需求。最新消息显示,加州将投入高达1亿美金建设氢燃料补给站,而加州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支付的退税是电动汽车的两倍。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曾在2012年预计,未来道路上的氢燃料汽车数量最终将超越电动汽车的保有量。 
  目前,国际各大汽车厂商都将2015年视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化元年,将2020年看作市场启动年,届时将大规模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预见,在2020年左右,世界将进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时代。 
  注:以上摘录、分析不保证没有疏漏,并不代表转录者认同转载文章之观点,只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信息。见仁见智,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出处:中国证券报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