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产业望成军改核心 扶持政策可期 7月29日早盘,北斗导航板块整体涨幅位居各大板块前列,截止收盘,
海兰信、北方导航涨停,振芯科技、
航天科技等也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消息面上,多位军工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此次军工行业改革信号明确,后续将出台系列改革政策。而在日前召开的兵器工业集团党组扩大会上,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尹家绪强调,要举全集团之力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相关工作。集团公司总经理温刚则表示,新进入产业如北斗导航应用等,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
另外,近期召开的上半年北京市经济形势情况通报会上,北京市经信委副主任姜贵平介绍,北京正大力助推
信息服务产业升级,加快培育北斗卫星导航产品,计划三年内完成10.8万套的安装。
北京计划三年内安装10.8万套北斗终端
据中新网消息,日前,上半年北京市经济形势情况通报会召开。北京市经信委副主任姜贵平在会上介绍,北京正大力助推信息服务产业升级,加快培育北斗卫星导航产品,计划三年内完成10.8万套的安装。
据姜贵平介绍,北京已开展11个国家北斗卫星导航区域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北斗卫星导航产品、可穿戴设备、云终端、电子商务等,形成信息消费产业集群。目前,北斗终端应用已在出租车、公交车、警用定位、驾驶员考试及训练、京东物流和农机等领域完成1.7万套安装,预计三年内将完成安装10.8万套。
国内北斗终端厂商一负责人表示,目前北斗车载定位终端价格约在1000元/台左右,据此推算,三年内北京仅终端市场规模约在1.08亿元左右。
经梳理,涉及北斗终端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振芯科技(300101.SZ)、合众思壮(002383.SZ)、海格通信(002465.SZ)、江苏三友(002044.SZ)、华力创通(300045.SZ)、中国卫星(600118.SH)、北斗星通(002151.SZ)。
兵工集团重点推动北斗产业发展
从兵器工业集团获悉,集团公司近期召开的党组扩大会上,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尹家绪强调,要举全集团之力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相关工作。集团公司总经理温刚则表示,新进入产业如北斗导航应用等,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
温刚还表示,要大力推进北斗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军工核心能力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全年项目立项工作目标和预算执行率考核指标。做好军调准备工作,加快实施民品振兴计划,推进重点项目和产业园建设,加快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旗下有北方导航(600435.SH)、北方创业(600967.SH)等上市公司。
“北斗”产业应用前景广阔 2020年规模达4000亿
近日,湖北省黄石市开启“中国—东盟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示范工程”建设,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向民用领域发展的又一次突破。
“如果拥有一套全球监视和观测网络,就不必在黑暗中搜索了,就更容易发现飞机,可以一直跟踪其到达最终位置……”马航飞机失联后,很多中国网友在微博上这样写道。中国政府在此次事件中,也紧急调动近10颗卫星为搜救行动提供技术支持,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实,加快推进卫星在导航、通信、公共安全、物流网等关键领域的应用,是近年来中国科学家与相关产业界的共同追求。
“北斗产业应用前景广阔,预计到2020年,仅北斗卫星导航市场将达到年产值40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以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介绍说,目前,中国已有1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天上运行,覆盖亚太地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目前,中国北斗产业已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上游的天线、芯片、板卡、GIS、地图、模拟源等配套齐全;中游的手持型、车载型、船载型、指挥型以及结合各行业具体应用的综合型终端,品类已初具规模;下游的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业已在数据采集、监测、监控、指挥调度和军事等各领域进行了探索应用。
今年3月,泰国已经成为中国北斗的首个海外用户,计划未来在全境建设200个基站。随着“北斗”系统在亚太地区组网完成,北斗导航系统不仅在中国国土范围内获得使用,周边国家也陆续采用北斗系统替代GPS.
中国武汉光谷北斗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柳钧议介绍说,“中国—东盟北斗示范城”投资20亿元人民币,将建北斗示范展示中心及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此外,还有占地面积达2800亩的“北斗科技城”,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分6年建成。它将成为北斗应用和服务、产业孵化、科技体验、国际学术交流和培训、技术外包等多位一体的综合基地。
“北斗导航可以提供优于米级的导航位置服务和厘米级精密定位服务。”李德仁说,“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民用虽然起步较晚,但有后发优势。”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中国正迎来北斗系统应用产业化的新一轮高潮。今年3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了《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北斗应用创新能力建设,整合现有行业科技资源,推动面向行业应用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北斗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多领域、跨学科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张荣久日前表示,到2020年,中国要发射30余颗北斗导航卫星,完成覆盖全球的建设目标。不久的将来,中国“北斗”将具备服务全球的能力。
专家预测资讯显示,到2015年,中国北斗相关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