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在追逐强势股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区分价值发现与纯热点投机
这两点差异在于,
一个是冷启动,且市盈率不高,但基本面正经历结构性的变化,而市场上不为人知;
一个是世人皆知,不旦所有的好处都知道,还加了许多想像,而且财务上看不到PE,向下没有底,一旦被做空或向下不得持续,则可能崩溃。
2
全球通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旧两种经济的交替
[淘股吧]传统经济的物质生产,边际成本一直是递增的,而且当下的信息经济,多数产品是边际成本递减甚至边际成本为零的
这样,
新经济这一块一直是通缩源
中国生产力的巨大改善与巨额的投资,也是通缩的一大来源
2
日本股市开始一波久违的下跌
未来战争的决定因素或许就是盟友的多寡,比如我有反卫星武器,可是如果它使用盟国的卫星怎么办?
难道要把天上卫星都打掉?这势必与所有人为敌
从俄国经历来看,即使是经济的制裁也让你受不了
所以未来战争完全可能是以军事为后盾,然后以经济制裁或代理人战争等冷战方式,消耗国力,使之屈服。
2
通胀、通缩,可能是一种经济规律。人为调控的手段越多,一定程度上抚平了中级波动,最后积累成为一次巨大的萧条,针对当前经济运行方式的一次大清洗,可能是必须的。这肯定是一种大破坏,但未必没有积极意义,关键在于文明的进化,能否避免引发世界大战
2
为投资而投资的项目,是没有经济效益的。结果只是政府的负债增加,来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最后会同日本一样,负债还在增加,但经济增长却不断下行。那就真的完蛋了。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2
所以说,理解人类的动机,组织的动机,乃至社会运动的逻辑十分重要
比如说,中国人好面子,那奢侈品就做的这个生意,据说有的名牌毛利率在95%以上,成本5块钱,面子95块钱
还有,中国人崇尚教育,那人力投资可以成为一个大产业,美国教育贷款规模很大,中国反而把生育与教育当成政府摇钱树
从组织层面与社会运动层面,当年两个德国人搞得全球大混乱
不能想当然认为这是偶然现象,其实只要有一种逻辑,为多数人采纳,且能够驱动组织与社会,那它"合理",就会存在,未必一定要是市场逻辑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2
中国人经济下行,股市上行
大冬天里赤膊大干快上
反季节,反潮流的
明明注册制是坏事,偏要丧事办成喜事
这下好了,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2
在通缩背景下,政府对储蓄征收负利率,是行不通的[淘股吧]
尽管政府初衷可以理解,但事实上,只能是微的负利率,再多就导致屯积现金,或高价值商品
再之后是替代性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外汇,以及国外投资
假设这些都是替代性的二级市场 投资,则政府仍然解决不了把储蓄赶到投资与消费的目的
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可能是普遍的财产税,即任何持有资产的行为,包括增加财富即储蓄的行为,都将受到惩罚
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让经济 产出被充分消化掉,不至产生螺旋式下跌
央行在通缩经济 中大肆放水,购买风险债券,其实是压低了风险溢价
但经济 系统应该会产生新的约束边界,不会任由资产泡沫膨胀
猜想央行对风险溢价的作用区间只限于低风险品种
高风险品种,仍然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这样小盘股与科技股,相对于大盘股,可能更明显表现出自己的周期性波动
也更为真实地体现证券市场 的周期
低风险品种的风险被人为压低后,比如国债的价格将失去应有的差异性,欧猪各国也可以借债狂欢
最终经济 通缩的风险将全数转化为国家信用风险、汇率风险
风险不会自行消失,只有转化形式
此所谓物质不灭,能量守恒
2
通缩形势下,经济政策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对储蓄行为进行惩罚。[淘股吧]
光有负利率是不行的,因为负的数字不能太大,否则大家都把钱放在家里,或者转移到国外
而那些仍然把储蓄视为美德的国家,比如中国,即将成为一个笑料
一句话,你想要保存价值,通过储蓄成为富翁,荫及子孙,那么对不起,你要付出代价
因为经济价值是一个“流”,本身并不能保存,必须要有人冒险投资,才能最终“保存”
如此,企业家将不再因为投资而支付利息,而应该是获得奖赏,或负的利息
最终,但凡能够保存而非毁灭价值的东西,都将贵得离谱,而且日贵一日
这预示着,如果哪一天美国人不让中国买它的国债,中国会哭的
也可能预示着,股票PE将会史无前例地“顠”起来
无它,因为再要用什么正的贴现率倒算股票,已经不可能了,只能用负的贴现率,如此,公式可能要用坏掉
因为负的贴现率有可能算出无穷大的股票价值
2
俄罗斯连续第9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较2005年几乎翻三倍
黄金是一种战争货币,那个国家拼命买黄金,那就是一种不吉祥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