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中源协和专贴

14-06-29 13:14 8875次浏览
七号席位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见证中长线牛股的记录贴。
不做推荐之用,只用于个人买卖记录。
打开淘股吧APP
7
评论(10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七号席位

14-07-21 23:22

0
@股天乐:麻烦去掉联络方式,换为***号,再发布出来(内容较多,不想再重复整理)。尊重原作者的劳动,又不违反贵版的规则,有没有好的办法?
大风

14-07-21 23:19

0
y
股天乐

14-07-21 23:17

0
兄好,联系方式不能留,谢谢
七号席位

14-07-21 23:16

0
@股天乐:刚才的中源协和帖子是有关转载来源的部分不符合规定么?如果是,请帮忙删除吧,改为****,可以不?
七号席位

14-07-21 23:03

0
干细胞治疗可以应用于诸如糖尿病、白血病、卒中、帕金森和脊柱损伤等疾病。目前为止全球批准了8 种干细胞药物,可能由于目前干细胞治疗大多都是个体化医疗,还未能标准化,销售情况一般。


干细胞治疗疾病首先要解决4 个问题:(1)干细胞的来源和数目;(2)干细胞转化成病人所需的功能细胞;(3)克服免疫排斥;(4)诱导干细胞形成具有一定解剖结构的脏器。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疾病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最近有多家研究机构在体外成功扩增了各种组织干细胞。

干细胞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研究成功,最具代表性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技术;二是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越来越多(脐带提取的间充质干细胞不但能够成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理想代替物,而且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干细胞治疗的风险在于:注入体内干细胞的遗传稳定性;干细胞在病人体内的生存能力 ;缺少对胚胎干细胞是否可能产生畸形瘤的检测;干细胞可能含有病毒、朊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干细胞可能产生交叉转移和染色体交错 ;注射干细胞后可能需要持续使用免疫抑制剂 ;注射的干细胞可能异位迁移且持续分化;注入体内干细胞的遗传稳定性。

1.2 各国干细胞政策松紧不一,跨国企业纷纷布局

全球干细胞产业政策松紧不一。其中北美,欧洲较为活跃,亚洲,澳大利亚紧跟其后。

美国政策取向:干细胞临床治疗方面FDA 设立了快速审批通道,鼓励临床医学家快速占领干细胞临床治疗的制高点。奥巴马登台一个月就放开了胚胎干细胞研究。


欧洲政策取向:德国、波兰、捷克、意大利等对干细胞的监管程度比较严格,不允许使用人类胚胎来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瑞典、英国、葡萄牙管程度比较宽松。法国、爱尔兰、西班牙、挪威、芬兰、罗马利亚态度中心,对于人类胚胎用于研究研究特别立法。

亚太地区:由于比较宽松或落后的监管环境,干细胞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在全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主要由于亚太地区国家的研究机构更容易获得人类胚胎和相应的动物模型,其中以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及中国为主。日本由于其强大的学术力量及政府支持在相关领域也占有重要地位。

跨国企业加大投入,纷纷布局干细胞产业链。


1.3 中国干细胞产业上游成熟,中下游是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根据干细胞产业链,干细胞领域形成了脐带血库、新药筛选和细胞治疗三大市场板块。干细胞上游脐带血保存是目前最成熟也最重要的产业化项目。目前中源协和金卫医疗都有子公司从事脐带血干细胞存储业务。前者拥有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后者拥有北京和广州两地方脐带血存储业务牌照。脐带血成为目前关注度较高的干细胞来源。卫生部2001 年批准设立7 家脐血库,2002年又增设3 家。目前脐带血储存只是干细胞产业的初级阶段,未来产业化发展项目主要包括基因诊断试剂、基因药物、干细胞产品以及干细胞移植。

目前国内尚无任何以药物形式的干细胞治疗产品上市销售。目前国内各大细胞治疗公司在做的主要是脐带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但是这一类干细胞治疗在国内并没有应许运用于临床,更不应许收费,是一类违规的医疗行为。

七号席位

14-07-21 22:57

0


1.1 全球干细胞应用前景无限

根据干细胞行业报告《Stem Cell Research Market to2017- GBI Research 2011》, 2001 年,全球干细胞应用市场3.3 亿美元,2004 年已有10 亿美元,2007 年逼近20 亿美元,平均每年以34%复合增长率增长。根据2010 年干细胞年鉴,未来20 年内, 干细胞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0 亿美元。

图 3 全球干细胞应用前景

七号席位

14-07-21 22:10

0
细胞治疗深度报告:破茧而出的干细胞产业【会员专稿】
作者:海通证券郑琴、江琦、周锐(i投资会员)
行业篇—引言

干细胞治疗的历史由来已久,自人类成功应用输血来抢救生命、应用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以来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这些都属于细胞治疗的范畴。由于干细胞治疗自身的优点,科学界和医学界越发重视,应用前景广泛,为传统疗法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提供了新的疗法和希望(个性化疗法)。

本文重点提及干细胞产业,为投资者寻找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1.干细胞治疗在肿瘤和再生医学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群体,按其分化能力分为以下3 类:全能干细胞(ESC)、多能干细胞(EPC、MSC)、单能干细胞。按细胞来源分为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由于其伦理性,目前关于其应用存在争议,目前成体干细胞是研究热点。


待续。。。。。。
七号席位

14-07-15 19:21

0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7月15日讯

  据中证报报道,由于市场对基因测序应用前景看好,美国基因测序龙头企业Illumina( ILMN )股价在过去12个月累计上涨了134%,成为不折不扣的大牛股。Illumina今年以来的涨幅也高达60%,上周五收于176美元,依然徘徊在本月初创下的184美元的历史高位附近,目前公司市值已接近230亿美元。

  Illumina长牛表现的背后,是市场对基因测序应用前景以及该公司产品线的高度看好。今年以来,Illumina已与多家基因研究机构达成合作协议,日前还被英国政府选中,参与其10万人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在Illumina的研发推动下,人类基因测序成本在过去10年中显著下降,为该技术的商业化推广扫除了障碍。

  资料显示,Illumina成立于1998年,主要开发、生产和销售用于分析基因变异和生物功能的集成系统。据该公司官网介绍,其HiSeq X Ten产品是目前全球最强大的基因测序平台,由10个超高通[微博]量测序仪组成,每年能够为超过1.8万个基因组测序,每个基因组的测序成本低至1000美元。这是全球首个突破1000美元成本门槛的测序平台。HiSeq产品具有的测序通量高、准确度高、单位数据成本低等优点为其赢得了强劲的市场需求。

  去年全年Illumina收入达到14.2亿美元,增长24%,调整后每股盈利1.8美元,增长13.2%。今年第一季度收入4.2亿美元,同比增长27%,每股盈利0.53美元,同比增长15.2%。

  目前Illumina的收入主要来自产品和服务两个方面。今年第一季度其产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3%至3.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86%,其中来自耗材的收入增长18%,来自设备的收入增长32%。当季在美国的发货量同比增长24%,在欧洲的发货量增长32%。HiSeq X Ten产品一季度开始发货,当季订单达到104部。Illumina的服务和其他业务部门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8.4%至5860万美元,这主要受益于设备维护合约的延长。该公司预计2014年每股盈利将达到2.1-2.15美元,收入增长21%-23%。

  今年1月,Illumina宣布了未来业务扩张的路线图,重点布局三大领域。第一是生殖健康领域,主要是无创产前诊断。去年2月,Illumina斥资4.5亿美元收购无创产前诊断公司Verinata。该公司计划未来推出多个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产品。第二是肿瘤领域,主要为癌症基因疗法提供基础设施和测试指引。今年1月,Illumina与生物制药巨头安进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和销售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NGS)的诊断试剂盒,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第三是新兴领域,计划于2014年中推出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产品。

  今年以来,Illumina陆续与多家机构达成合作协议,为其提供基因测序设备。其中包括美国实验室控股公司、安进、Quest诊疗,以及位于欧洲的Biomnis、Genoma、人类基因和实验室诊断中心等。上述机构大多侧重于无创产前诊断和癌症治疗等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基因测序成本降低以及技术的不断成熟,该行业将步入蓬勃发展期。据Illumina预计,全球新一代测序技术(NGS)的应用市场规模预计为200亿美元,其中肿瘤诊断和个性化用药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市场规模约为120亿美元。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认为,基因测序成本的大幅下降为其商业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从产前无创筛查到肿瘤的个性化用药,NGS的应用范围正逐步拓宽,孕育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基因测序已经形成明确的产业链分工,上游为设备和耗材供应商,由Illumina等少数外资机构技术垄断;中游为第三方测序服务供应商,需依赖设备投入、运营管理与终端维护开发;下游为生物信息分析服务商,现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数据分析的技术瓶颈日益凸显,这一部分待发掘的市场潜力最大。

  概念股一览:

  迪安诊断(44.780, 0.08, 0.18%)、科华生物(24.37, -0.81, -3.22%)、中源协和(32.08, 0.00, 0.00%)、达安基因(19.83, 0.32, 1.64%)、千山药机(21.920, 0.51, 2.38%)、紫鑫药业(14.38, -0.17, -1.17%)等。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七号席位

14-07-15 19:20

0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7月15日讯

  据中证报报道,由于市场对基因测序应用前景看好,美国基因测序龙头企业Illumina( ILMN )股价在过去12个月累计上涨了134%,成为不折不扣的大牛股。Illumina今年以来的涨幅也高达60%,上周五收于176美元,依然徘徊在本月初创下的184美元的历史高位附近,目前公司市值已接近230亿美元。

  Illumina长牛表现的背后,是市场对基因测序应用前景以及该公司产品线的高度看好。今年以来,Illumina已与多家基因研究机构达成合作协议,日前还被英国政府选中,参与其10万人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在Illumina的研发推动下,人类基因测序成本在过去10年中显著下降,为该技术的商业化推广扫除了障碍。

  资料显示,Illumina成立于1998年,主要开发、生产和销售用于分析基因变异和生物功能的集成系统。据该公司官网介绍,其HiSeq X Ten产品是目前全球最强大的基因测序平台,由10个超高通[微博]量测序仪组成,每年能够为超过1.8万个基因组测序,每个基因组的测序成本低至1000美元。这是全球首个突破1000美元成本门槛的测序平台。HiSeq产品具有的测序通量高、准确度高、单位数据成本低等优点为其赢得了强劲的市场需求。

  去年全年Illumina收入达到14.2亿美元,增长24%,调整后每股盈利1.8美元,增长13.2%。今年第一季度收入4.2亿美元,同比增长27%,每股盈利0.53美元,同比增长15.2%。

  目前Illumina的收入主要来自产品和服务两个方面。今年第一季度其产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3%至3.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86%,其中来自耗材的收入增长18%,来自设备的收入增长32%。当季在美国的发货量同比增长24%,在欧洲的发货量增长32%。HiSeq X Ten产品一季度开始发货,当季订单达到104部。Illumina的服务和其他业务部门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8.4%至5860万美元,这主要受益于设备维护合约的延长。该公司预计2014年每股盈利将达到2.1-2.15美元,收入增长21%-23%。

  今年1月,Illumina宣布了未来业务扩张的路线图,重点布局三大领域。第一是生殖健康领域,主要是无创产前诊断。去年2月,Illumina斥资4.5亿美元收购无创产前诊断公司Verinata。该公司计划未来推出多个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产品。第二是肿瘤领域,主要为癌症基因疗法提供基础设施和测试指引。今年1月,Illumina与生物制药巨头安进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和销售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NGS)的诊断试剂盒,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第三是新兴领域,计划于2014年中推出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产品。

  今年以来,Illumina陆续与多家机构达成合作协议,为其提供基因测序设备。其中包括美国实验室控股公司、安进、Quest诊疗,以及位于欧洲的Biomnis、Genoma、人类基因和实验室诊断中心等。上述机构大多侧重于无创产前诊断和癌症治疗等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基因测序成本降低以及技术的不断成熟,该行业将步入蓬勃发展期。据Illumina预计,全球新一代测序技术(NGS)的应用市场规模预计为200亿美元,其中肿瘤诊断和个性化用药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市场规模约为120亿美元。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认为,基因测序成本的大幅下降为其商业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从产前无创筛查到肿瘤的个性化用药,NGS的应用范围正逐步拓宽,孕育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基因测序已经形成明确的产业链分工,上游为设备和耗材供应商,由Illumina等少数外资机构技术垄断;中游为第三方测序服务供应商,需依赖设备投入、运营管理与终端维护开发;下游为生物信息分析服务商,现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数据分析的技术瓶颈日益凸显,这一部分待发掘的市场潜力最大。

  概念股一览:

  迪安诊断(44.780, 0.08, 0.18%)、科华生物(24.37, -0.81, -3.22%)、中源协和(32.08, 0.00, 0.00%)、达安基因(19.83, 0.32, 1.64%)、千山药机(21.920, 0.51, 2.38%)、紫鑫药业(14.38, -0.17, -1.17%)等。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七号席位

14-07-15 15:13

0
32.03元时加仓18手,此位置无谓涨跌,站位。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