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厄尔尼诺:沉重的主题投资机会

14-06-19 11:05 2263次浏览
zixuan9915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世界气象组织、我国2014年春季厄尔尼诺及汛期气候预测会商会等多家机构的结论显示,2014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是大概率事件。就2014厄尔尼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其产生的投资主题需要把握需求增加和供给减少两条主线。

  需求增加主线

  灾中抗旱围绕农作物、抗洪则以人为本。

  抗旱过程中的需求增加主要围绕农作物的抢救展开,包括抗旱器材、抗旱化肥、人工降雨等。抗旱器材包括抽水水泵、输送管道、灌溉器械和农机。水泵公司包括南方泵业、利欧股份 、新界泵业等。管道输送类公司包括国统股份沧州明珠 等。灌溉公司包括*ST新业、大禹节水等。农机公司则有云内动力 、吉峰农机等。

  厄尔尼诺对化肥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影响当年的化肥需求和化肥价格,带来负面因素。另一方面,部分生产抗旱化肥主要是复合肥的上市公司则会相对受益,公司包括金正大、史丹利等。

  在干旱灾情持续的情况下,部分有条件地区会开展旱区人工增雨作业,其中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主要材料,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巨化股份、柳化股份等。抗洪过程中的需求增加主要围绕人员的抢救展开,包括抗生素类企业华北制药、东北制药 等。

  灾后,水利工程和生态建设投资加大。旱涝灾害,除了少雨或多雨的直接原因外,还跟水利设施老化,工程性缺水严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因素有关。

  据水利部统计的数据,目前中国18.3亿亩耕地中,有近9.6亿亩是没有灌溉条件的“望天田”,已建成的8.7亿亩灌溉耕地,灌溉水利用率也只有46%。水资源的丰富和水利建设投资力度小的反差,如果再遇到少见的厄尔尼诺灾情,势必会激起政府对水利建设的重视。以1998年长江中下游特大洪水为例,水利部数据显示,1998年水利投资当年达到58%,形成投资的历史小高峰。可知,当年若发生较大旱涝灾害,则当年至下年水利投资增速有加大动因和趋势。中国电建、葛洲坝、粤水电、安徽水利、兴源过滤等公司都将受益于水利建设全面加速。

  旱涝灾害的第三个原因就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所以中长期看,生态环境建设企业将受益。公司包括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企业蒙草抗旱等。

  供给减少主线

  农产品、工业品产量锐减带来产品价格上升。2014年中期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将会对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产生显著影响。旱涝灾害会导致部分农产品、资源品的产量锐减,带来价格上升,利好公司短期业绩,特别是有较大库存的公司。

  糖业:我国的西南地区、巴西、印度等是甘蔗的主产地,如果发生厄尔尼诺现象,会造成甘蔗减产进而拉升白糖价格。相关标的包括南宁糖业贵糖股份 、中粮屯河等。

  橡胶: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导致东南亚橡胶减产,进而导致全球橡胶期货价格上涨,相关标的包括海南橡胶。

  大米:水稻受灾导致大米减产,将会刺激大米价格上涨,对于生产大米的企业利好。公司包括金健米业、隆平高科 等。

  产量锐减还会使替代品的需求和价格上升。豆油和棕榈油:若2014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东南亚的棕榈油产量会下降,推高棕榈油价格,作为替代品,豆油的价格也会上涨。上市公司中东凌粮油 主营大豆压榨,销售豆油和豆粕,若棕榈油价格上涨,东凌粮油会间接受益。

  抗旱农作物的补种:黄河、西北等区域是冬小麦主产区,干旱情况下会采取“水改旱”措施,扩种玉米、马铃薯等旱粮作物,生产玉米的种子公司将受益。同时玉米受损之后,部分地区有玉米补种的需求,对玉米种子企业形成利好。公司包括登海种业 、敦煌种业。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忆江南1

14-06-25 20:19

0
600354 敦煌种业,未来主题性大机会
zixuan9915

14-06-19 20:10

0
【厄尔尼诺可能7月爆发】中国气象专家表示,从目前情况分析,今年发生厄尔尼诺的概率很高,5月份已进入到了一个厄尔尼诺状态,厄尔尼诺很有可能在今年7月份爆发。就我国而言,厄尔尼诺可能会造成下半年北旱南涝,对秋粮作物的生产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zixuan9915

14-06-19 20:03

0
为啥还不入梅?都是厄尔尼诺在捣乱

2014-06-19 11:45:00
 今年会不会炎夏?江苏的梅雨为什么迟迟不来?前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飞等专家进行了一场"圣婴"搅天?直击天气活动聚焦厄尔尼诺”的座谈会。原来,迟梅、高温、暖冬都是“圣婴”厄尔尼诺搅和出来的!厄尔尼诺是什么?到底会影响我们什么?请看专家讲述。

  厄尔尼诺年?

  未来几年气候或又将变暖

  如果今年厄尔尼诺要发生的话,专家预计可能是一个中等以上的厄尔尼诺年,“热带中东太平洋( 601099 ,股吧)的海水就偏暖了,海水偏暖以后,热量是很大的。假如它放出大概一个单位,大气就要增温3500倍。就是说如果海水变暖了,就可以通过交换加热大气,这个加热的倍数,微小的变化就可以使大气发生很大的变化。”专家分析,一般厄尔尼诺年一发生,整体上全球温度要上升0.1℃,10年可能平均增加0.2℃,这样就又恢复到全球变暖的那个速度上去了。

  虽然0.1℃听起来很微小,但根据资料统计,地球过去100年才上升了0.74℃。这么看来,1年就增加0.1℃就非常大了。但专家也说,这个事情有不确定性。很多科学家关心今年厄尔尼诺到底有多强,如果非常强的话,肯定会使得未来几年的温度逆转,气候变暖趋势稍微减缓的状态又抬头。但是,这都是科学家们的预测。

  发生在何时?

  基本7月发生,年底达到最强

  厄尔尼诺会发生在何时?是6月份、7月份,还是今年下半年发生?

  专家解释,从现在监测的公报来看,5月份已经进入到厄尔尼诺状态。如果从5月份开始到7月份,这三个月一直维持在正的0.5℃以上的平均海温,可能到7月底的时候会认为已经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而如果7月份掉下来、8月份又升上去,又要从8月份重新开始算了。

  从大多数模式预测的结果来说,还是比较倾向于7月份基本上就能够发生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当然这个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还不好判断。但是基本上从厄尔尼诺事件整个演变过程来说,它都是到年底12月份左右达到一个最强的峰值。也就是今冬、明春交际之时,可能会形成一个异常的高气温。

  一般来说,在厄尔尼诺年,登陆台风是偏少的,特别对我国来说,相对常年有减少。“因为厄尔尼诺在形成之后,在南海菲律宾以东这个地区会形成一个反气旋的异常高气温,这个主要发生在冬天和春天,或者初夏,甚至要发生在明年。”

  至今没入梅?

  厄尔尼诺年,季风到来比较晚

  气象专家说,“我们报的入梅时间是6月17日到20日,每个省不一样,可能有点差别。20日以前部分地区入梅,20日以后是长江流域整体入梅,总的来讲是晚了,因为前10年,由于气候变化的结果,梅雨入梅都偏早,今年厄尔尼诺突然一出现,使得梅雨延后了。”

  专家分析,如果是厄尔尼诺年,一般来说,季风的爆发和推进都比较晚,那就是南风推进时间就比较晚,这样一来季风到达长江南部的时间就会晚一点。“今年梅雨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梅雨先推进到长江以南地区,大概包括福建的北部、浙江省,再加上两湖盆地这个地方,这些地方先入梅,入梅的时间在17日到20日。第二个阶段在此之后。”

  看来江苏省今年入梅是进入第二阶段了。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今年的入梅较晚只是和前些年相比晚了,但和正常年还是差不多的。 记者 东尔

  读报词典

  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译音,原意是“神童”或“圣明之子”。相传,很久以前,居住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一带的古印第安人,很注意海洋与天气的关系。他们发现,如果在圣诞节前后,附近的海水比往常格外温暖,不久,便会天降大雨,并伴有海鸟结队迁徙等怪现象发生。古印第安人出于迷信,称这种反常的温暖潮流为“圣婴”潮流,即“厄尔尼诺”潮流,大约每七年出现一次。

  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大批鸟类亦因饥饿而死。形成一种严重的灾害。与此同时,原来的干旱气候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这就是“厄尔尼诺”。
zixuan9915

14-06-19 11:12

0
多位科学家认为 今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6月17日,在中国气象局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几位科学家一致表示,已基本肯定今年是厄尔尼诺年,但具体强度还有待观察。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员郑飞表示,根据目前情况基本可以肯定,今年会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目前仍处于厄尔尼诺状态。预计,7月以后有60%以上的可能会发生中等强度或者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指出,厄尔尼诺今年可能会发生。厄尔尼诺一旦发生,将对全球天气气候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于我国来说,主要出现干旱天气,雨带将向南退,多集中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等地,一般会出现北旱南涝的状态。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教授郑大玮表示,我国国土辽阔,各地气候类型都不一样,即使在不发生厄尔尼诺的年份,也可能有部分地区受灾;即使是大灾年,也有部分地区增产、丰收。

如何规避厄尔尼诺对农业造成的影响?郑大玮表示,从今年情况来看,虽然我们不能说一定会导致减产,但是得有个思想准备。华北地区,虽然北京目前一阵阵地下雨,但是有可能到盛夏、到秋季会干旱,因为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弱、雨带偏南,要做好抗旱准备。河北南部、山东、河南一带小麦已经收了,要抓紧时机把夏玉米种下去。南方要注意防冻、防涝,要提前把排水沟疏通好,还要做好蓄洪准备。
zixuan9915

14-06-19 11:10

0
厄尔尼诺可能来袭秋粮生产早做应对
2014年06月19日 03:49
来源:农民日报 
本报讯(记者 刘强)6月17日,在中国气象局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来自气象、大气、农业等方面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情况分析,厄尔尼诺很有可能在今年7月份爆发,从而会对我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影响,我国秋粮生产要提早做好应对准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飞博士介绍:所谓厄尔尼诺,简单讲就是一个气候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现象,并因此带来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从目前的监测公报来看,5月份已进入到了一个厄尔尼诺状态,该状态是指热带东太平洋地区的平均海温升高了0.5摄氏度,如果这种状态维持3个月以上就会被认定为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此后其影响会逐步加大,直到12月达到峰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说,从目前的监测和分析来看,今年发生厄尔尼诺的概率很高。历史上有三次大的厄尔尼诺事件,分别发生在1972年、1982年和1998年,这几次事件都给我国带来了极端异常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厄尔尼诺发生时要造成全世界四大农作物玉米、春小麦、冬小麦和水稻减产2%左右,占全球因灾减产总量的1/3。

丁院士表示,就我国而言,厄尔尼诺可能会造成下半年北旱南涝,对秋粮作物的生产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郑大玮建议:针对厄尔尼诺,我国秋粮生产应早做应对。从历史上看,厄尔尼诺年对北方的玉米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目前像华北南部偏西一点,旱像已经开始露头,虽然目前还不是很严重,但是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到盛夏、到秋季有可能发生干旱,所以黄淮地区首先要把夏玉米抢时间尽快种下去,出苗的要抓紧适时中耕,中耕以后分苗,让玉米根系强行往下扎,以增强玉米的抵抗力和生命力。南方有可能会有洪涝灾害,但由于水稻本身就在水里生长,所以一般的涝只要不没顶就不怕。此外还要防止因洪涝带来的冲击泥沙导致的水稻倒伏。因此南方的晚稻田要早做准备,田间排水系统要畅通,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可以及时把水排掉,以尽可能减轻灾害损失。
zixuan9915

14-06-19 11:08

0
美国气象中心:厄尔尼诺今夏出现概率达70%

据《卫报》报道,目前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概率增加到了70%,同时科学家也表示,今年的强度可能处于中等。
  美国气象预测中心在每月预报中表示,太平洋海水温度上升为今年夏季厄尔尼诺的到来创造了条件。“北半球的夏季,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可能性已达到70%。秋季和冬季时则会上升到80%。”

  厄尔尼诺有助于提高美国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冬季降水量,因此加州期望厄尔尼诺现象能够减少目前的干旱。对于弗洛里达州和加勒比地区而言,厄尔尼诺也是好消息,因其可以抑制大西洋的飓风。 

  然而,厄尔尼诺会给南美渔业造成严重破坏,加剧亚洲、非洲和澳洲部分地区的干旱。气象科研人员表示,尽管太平洋海水温度的上升正在为形成创造条件,但是科学家尚未看到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所以预期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不一定很高。 

  美国气象预测中心代理主任迈克.哈尔佩特(MikeHalpert)表示:“我们倾向认同厄尔尼诺强度中等的观点。虽说现在还不能下定论,但我们并不认为会有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
  厄尔尼诺仍有时间实现进一步的增强,通常其会在夏季期间持续发展。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凯文.特伦博斯(KevinTrenberth)表示:“厄尔尼诺将会来临,问题是它的强度有多大。目前海洋温度已经达到厄尔尼诺形成的最低标准,我们将观察海水和大气的相互作用。但我们还不能排除这次厄尔尼诺势头猛烈的可能性。考虑到海水和大气还会发生一些交互作用,眼下我们还是同意中等强度的看法。”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