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媒体6月18日报道:中国即将开始大规模批量生产航空发动机,用于装备未来战斗机。这项声明是由
美国航空周刊《航空周刊和太空科技》(华盛顿)的亚太部部长布莱德利?佩雷特发出。
在6月16日刊登的文章中,佩雷特说,中国航空工业需要大量供应稀有金属铼(化学元素表里75号,代号为Re),可以提高涡轮叶片的温度稳定性和增加带加力燃烧室的双路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牵引力和耐久性。新型或者升级型发动机的生产大概从2015年开始,为此中国需每年收集5吨铼。
这个数量占世界上铼的产量的10%,与批量美国洛克希德?马丁的5代战斗机F-35时配备的普惠F135涡轮发动机相比数量相当。铼也可用于其他用途,特别是用于石油化工工业中的催化剂。中国官员称,铼首先用于生产带加力燃烧室的双路涡轮喷气发动机(80%用于生产航空涡轮机)。
专家认为,掌握铼的技术让中国在航空冶金领域“往前迈了两步”。这种材料可以用于改善制作单晶耐热涡轮叶片的镍超合金的性能。这两种金属的结合可以制作在超高温下工作的高压涡轮机。
然而,一个外国工程师告诉佩雷特,目前只有10%的在中国生产的单晶叶片能够投入使用。佩雷特认为,在镍超合金中加入铼可以使得在没有单晶叶片的情况下制造涡轮机。
佩雷特说:“铼在3183摄氏度(华氏温度5759度)的高温下熔解,而镍只能耐受1455摄氏度的高温。”他接着补充说:“改进的超耐热合金几乎可以肯定是用于装备在歼-10和歼-11上的WS-10太行发动机。在中国生产自己的双路涡轮发动机是非常有限的,他们的效率不高。”佩雷特总结,随着中国集约发展自主航空工业,中国获取铼的能力将“极度的高”。
中国很早就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赖于“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 ”。北京采取了果断的补救措施,以弥补国家在这方面的不足。不过,印度还没有这样做。2013年6月22日,香港媒体证实称,“中国顶级科学顾问把19个项目列为未来十年的研究重点。它们包括量子通信和可大幅度提高国产战机能力的高性能喷气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