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几个博文提到千山 5月11日大小非解禁的事,我不以为然。理由是:
1, 中国A股公司股票都存在“大小非解禁”之事,所以,股票市场一贯的规律是“可以预见的风险和坏事,只要做好了防范措施,并经过了理性思考,度过了心理恐惧期,当时间真正来临时,其实并不那么可怕,也许风险就不会发生,或发生的程度并不是我们原先想象的那么大”。
2, 你怕“大小非解禁”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如果你是做短线,赶在5月11日大小非解禁前,你“比他们更聪明”先出货,卖个好价钱,很显然你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你太慢了。其实,几年前,“大小非解禁日”早就杵在那,如你只是短线投机“博傻”,为何不在股票上涨时赶紧卖,而非等到最后一天与大小非凑热闹,一同行动呢?巴菲特说,“人多的地方拥挤,容易踩死人”。
3, 相反,“聪明的投资者”却不知不觉地利用“别人恐慌、犯错”的机会,当股价受挫时,大量买进,这样你的股票数量不就更多、成本会更低吗?“人弃我取”的逆向思维永远是投资致胜的法宝。
4, “大小非解禁”,最多只能把它归结为影响股价的次要次要因素,也是再正常不过了,又不是“黑天鹅事件”。有的A股公司,因为解禁后而涨,有的因为解禁后而跌,无规律可循,原因种种,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论是A股或美股,或任何其它市场股票,但凡有一条“经济规律”是亘古不变的,即,价格反映价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 理性、聪明的投资者,还应具备对事物的前瞻力和局面的洞察力。巴菲特说,“四人一起玩牌,过了四十五分钟,你还不知道谁是输者,那你就是那个倒霉蛋”。
6, 在这里,我倒愿意给那些短线客,开个“药方”:安静、宽敞的地方容易施展拳脚,何不避开“大小非解禁”,没准还能卖个好价钱。
7, 再说,千山的“8位一致行动人”共持有公司的股份合计:32.94%。如要达到公司控股,不被他人恶意收购,这样的股份就处在“高压线上”,必须保持30%以上,因此,他们的减持空间几乎为零,更不用说,刘祥华、邓铁山等高管的股票仍在质押,还有一年才解除了。这也是我当年买千山“不是家族企业、不一股独大、不担心解禁”的真正原因(据说,泽熙投资也喜欢股权分散的公司)。
8, 至于,其它“小非解禁”,充其量最多六、七百万股,当股票处于低位时,只要一、二天,一、二个机构和大户,就能消化完,更本用不着担心。当年的“小非”朱兆服和其他几人的800万股,在12元-14元解禁(10送3前),市场不照样吸收?他们又能怎样打压股价,到现在股价不照样上涨了吗(他们少赚了50%以上)?
一句话,只要公司蓬勃发展,业绩增长明确,股价没高估,“大小非”也会“且卖且珍惜”。“解禁”只是A股公司行进当中,股价“干扰因素”,不会增加或减少公司的“内在价值”,所以,一阵风雨过后,阳光照样明媚!
附1:深交所互动平台的回复
刘董,公司小非五月份就解禁了,全是公司元老,会不会都减持? (2014-4-17)
您好:公司五月解禁的股东中很多任董监高,解禁后仅能流通25%,并且这批解禁的都是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对公司有深厚的情感,也看好公司的发展,预计全都减持的可能性不大,看股东个人意愿。(2014-4-21)
附2:截至日期:2014-03-31 十大股东情况 股东总户数:10099
──────────────┬─────┬───┬──────┬─────
股东名称 |持股数(万 |占总股|股份性质 |增减情况(
| 股)| 本比%| | 万股)
──────────────┼─────┼───┼──────┼─────
刘祥华 | 2525.90| 13.68| 限售A股 | 未变
钟波 | 592.80| 3.21| 限售A股 | 未变
王
国华 | 592.80| 3.21| 限售A股 | 未变
刘燕 | 592.80| 3.21| 限售A股 | 未变
邓铁山 | 592.80| 3.21| 限售A股 | 未变
黄盛秋 | 394.68| 2.14| 限售A股 | 未变
李三元 | 394.68| 2.14| 限售A股 | 未变
潘林 | 394.68| 2.14| 限售A股 | 未变
王敏 | 394.68| 2.14| 限售A股 | 未变
郑国胜 | 394.68| 2.14| 限售A股 | 未变
增加内容(按:2014年6月12日,千山的“一致行动人”中的3位,通过大宗平台减持230万股):
1,减持并非不道德,也无对错。千山现在是在“一致行动人协议”约束下,有组织、有纪律的减持,原因应该是改善个人生活条件,毕竟创业10来年了,别苦了家人和孩子。
2,“一致行动人”(大股东)要达到公司控股的地位,进一步减持的空间相当有限了(总共只有31.68%),为此,我们应该感到高兴,身上的“紧箍咒”或股价的干扰因素即将解除。欢迎最后的1.68%(约300万股)快快来到,吸收完了,随着后续几年业绩和题材交相辉映,咱们可轻装上阵,飞身如燕,飞向理想的彼岸。
3,上世纪80年代,美国刮起“生物科技”浪潮,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受益个股涨势惊人;目前,美国NASDAQ重又上演“基因”的故事,Illumina在过去的10年已经上涨了200倍,股价达到惊人的150美元/股。在中国,“基因”故事才刚刚开始,基因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的第一梯队。一股浪潮从酝酿,到发展壮大,直至最后的疯狂,“疯牛”狂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和结束的。
请铭记那句话,“ All of human unhappiness comes from one single thing: not knowing how to remain at rest in a room.”(人类所有的不快乐,均来自一个原因: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家里。)
---Blaise Pascal(
布莱斯-帕斯卡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