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真正根源

14-06-08 14:58 1670次浏览
jhfppp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对于人民币外升内贬,专家们给出了多种解释,但到目前为止这些解释都是站不住脚的,在这个问题上,包括林毅夫、周其仁、陈其武、樊纲、李稻葵、郎咸平以及众多财经名嘴都摔了大跟头。无他,中国的专家学者们没能真正弄懂货币与实体经济的内在逻辑,仅仅看到货币表面。

好了,专家们的观点就不列举了,给出正确答案才是要务。为什么会出现货币的外升内贬呢?为了彻底弄清这一问题,我们先来做一个假定:假设美元与人民币发行量都是固定不变的。在这种情况下,当美国对中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时,人民币将会对美元升值,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此时的人民币绝对不会表现出对内贬值,因为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并没有增加,同时与流通的人民币相对应的实物商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因人民币的对外升值而略有增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在对外升值的同时对内也会表现为略微升值。
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增加了461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按2007年1:7.5的汇率比价,全年就有34642亿元的基础货币被投放。
然而,一旦人民币被以外汇占款形式大量增发,形势就将截然不同。一方面由于中国巨额贸易顺差而表现为人民币对外升值,而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的大量增发而显现出对内贬值。在这里,很多人的一个共同疑问是:既然人民币都表现为对外升值了,那么人民币的购买力应该提高,又怎么会对内贬值呢?对此,我们首先要了解两类商品:可贸易商品与不可贸易商品。
可贸易商品是指在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上与外国商品进行竞争的商品,这类商品在区域间的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利活动消除。而不可贸易商品主要指区间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的商品,主要包括同时也把不可移动的商品如不动产和其他劳务、服务等项目,以及交易成本太高(如运输费用太高等)的商品。比如,相对中国来说,美国的手机、飞机、电脑等是可贸易商品,而美国的房地产、蔬菜等就属于不可贸易商品。可贸易商品的价格由全球市场决定,一国货币升值,则该国消费者购买该类商品的能力必定提高,如人民币升值后中国消费者就能以更少的人民币购买到苹果 手机。而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主要由该国的消费者需求决定,与他国货币升贬基本无关。比如人民币相对美元就算再升值50%,中国消费者在国内也无法消费低价的美国房子,美国蔬菜再便宜对国内消费者来说也等于零。
因此,判断汇率是否合理主要依据可贸易商品。拿中美两国来说,美国部分国内产品(在此显然就是不可贸易商品了)就算再便宜也构不成人民币高估的依据;同样道理,部分中国国内商品价格远高于美国也不是人民币被高估的证据。
在此基础上再来看人民币在升值的同时对内贬值的机理。以一碗牛肉面为例,人民币汇率从8比1升值到8比1,中国牛肉面价格却从6元/碗涨到10元/碗,而同期美国牛肉面价格基本不变。为何人民币升值了中国牛肉面价格反而上涨?根本原因在于餐馆牛肉面属于不可贸易商品,其价格决定因素在于国内的供需。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大量人民币以外汇占款形式增发,此时,各行各业的薪资都在上涨,作为牛肉面价格主要组成部分的人工工资、房租等必然上涨,这自然带动牛肉面涨价。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人民币一边对外升值,一边又对内贬值。
事实上,人民币外升内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假设人民币本来可以升值到更高,但政府出于经济稳定的需要,可以通过稀释人民币来减缓升值幅度,此时就出现外升内贬。
许多人抱怨物价上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物价不上涨你的收入又怎么能增加?人民币对内贬值了50%,而你的收入增加了五倍,这有什么影响呢?关键并不在于人民币对内贬值了多少,而在于你的实际购买力是否提高。与人民币的票面价值相比,你月收入的实际价值更反映真实的人民币状况。
但无论如何,人民币外升内贬主要体现在不可贸易产品,对可贸易产品,人民币外升内也升。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tjzhao

14-06-08 21:08

0
来个猛料‘我们小区的大妈:告诉我中国经济硬着陆!经济学家已经晕菜
杨奇

14-06-08 21:05

0
好贴  无论对错
竜海日

14-06-08 20:36

0
看进口奶粉就知道了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