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难得糊涂】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有时候糊涂是福.....

14-06-02 10:20 9137次浏览
柔柔2008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

  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

  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

  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此帖乃我自己的糊涂之帖!来帖参观之朋友不可尽信我帖之言,大可一笑了之!此帖子为我在此论坛不间断更新之帖!所以大家不要对此帖有太大的期望!如果想持续跟踪可关注我的博客!
打开淘股吧APP
11
评论(15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柔柔2008

14-06-07 18:55

0
熊市的特点
熊市就是没有人谈股票。交易所只有打牌的老头老太。身边有股票的都是长套。炒股票的人被认为是败家的傻瓜。不是跌个不停,而是横盘几个月,再跌一次,横盘几个月,再跌一次。

91年就有过熊市啦,那是你们想象不到的,股票天天跌,那时股票不多,发展有一天一个小时跌了46%还多,有的股票在一周内的成交量为零,来了100个贼,被消灭了95个,剩下的成了精,死不了,活下来了。

熊市的初级阶段:经历股价的大幅上涨以后,很多股票长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时候市场上该炒的股票都吵了,该长得都长了,股价透支了未来几年的几十年的成长,100元50元的股票到处都是。市场再也找不到做多的理由。股价开始下跌,而很多人还沉浸在赚钱的喜悦当中,认为这只不过是牛市的回调,可是赚钱却变得越来越困难。最后很多人终于忍无可忍,开始抛售股票,股价开始大幅下跌,进入熊市的中级阶段。

最熊市的时候是交易所倒闭,炒股的人,市场很多人发誓只要解套就永不炒股。没有人愿意讨论股票,谁说自己炒股,就会被人当作生活无以为继,失业的赌徒、也像说自己在48元买了中石油一样,会被别人当作是傻子。很多人亏损超过70%,投资者天天骂

熊市一句话-------30元的跌到5块没人买,流通盘好几亿的票,每天成交10几万算多的,天天阴跌不反弹,一周波动还不够手续费,除非高买低卖。
 
熊市时,股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还是要靠勤劳致富啊”。

每次大牛市行情总会深套一批稀里糊涂的新股民,当这些新股民熬到下次大牛市时解套了(这时已变成老股民了)又会再套一批新股民,牛熊交替,周而复始,牛狠熊狠,牛长熊长。

2001年熊市开始的那段日子,那几天,大盘也是天天跌,后来一天比一天跌的快,跌的急,等你反应过来,自己的钱已经亏进3成,稳定一段后,大家都认为可能要有反弹了,可是几天内又跌了10%,后来大家都失去了信心,人人都出货,机构出,散户出,一连跌了两周,不过当时波动还是比较小,两周也没有现在一天跌的多,这时大盘已经从2245点跌到了1500,后来国家看跌的太多,出了很多利好(股市长期的走势不是国家出利好这么简单,要是国家政策有用,后来就不会跌的那么多了),股市开始反弹了,只用了几天就涨到了1700点,这时大家惯性的开始大量抄底,认为回到前期高点是理所当然的事,后来几年证明,这些抄底的人基本上是亏的最多的,那些从高位跌下来的人因为短期跌幅巨大,大部出局,虽然跌了不少,但比起那帮抄底家伙只是小巫见大巫了.大盘反弹在1700点后,横了一个月,一个冲高的假突破后,大盘再次杀跌,当时没有人再敢抄底了,因为谁也不敢想底在那里,十几天下来,大盘已经到了1300,后来大盘出现了又一次的反弹,最后进入了最恐怖的阴跌时代,各股进一退二,平时各股波动只有2%,大盘股的日线就像心电图,涨一分跌一分,有时一天就出现2个价,不死不话的,就象冬天一样,突然有几天大涨,这时千万不能追,后面的大跌一般是涨幅的三倍以上,然后又进入不死不话的行情,每周各股只跌个1-2%,你一点不往心里去,一年下来你希里忽嘟就把钱亏了一半.不过一年有一、两波行情,一般都是一个月内完成,快进快出的多,不然死的会很惨,一年下来,你会发现,大家都在亏,而且亏的很多,亏的在50%以上的人占股民的80%,这时你只有死扛,因为卖了剩下的钱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几年下来,你的钱只剩下了零头.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大熊市,从2001年到2005年初的这个时期我几乎陪了90%.

熊市就是原来5000平米的营业部变成500平米.无数的券商失踪.国泰和君安,申银和万国,南方证券,唐氏兄弟,国氏兄弟,朱耀明,太多了。
把您的电脑屏幕翻转180度看2006、2007年的走势图就知道什么叫大熊市了。当没人愿意说自己是个股民的时候就是深度熊市了。
满仓15块的成本最后跌成了4块钱,去年准备从操就业,可翻遍了整个屋子都找不到交易卡,电话委托的号码也变成了空号,其实就算打通了我也想不起密码来,跑到以前的交易所居然变成了卖橱柜的,原来的证券公司搬到了卖橱柜那栋楼背后的居民区的二楼小平台上,就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在那里办公。

那时还在证券公司上班,印象最深的就是成交量缩到不能缩,许多票分时基本是一条直线,交易大厅基本无人,资金基本为零,工作基本无事,整天业务培训,要不就是打扫卫生,周围无人谈论股票。
    
熊市就是你做高抛低吸时,如果是先高抛,那99%以上能低吸回来;如果是先低吸,那90%以上就被套住了。
还忘了一点,股民都是深度套牢,腰斩很正常,更惨的20-30跌到几块。现在许多人说被套牢,其实也就是10-20%,背点的30%多,套是套了,但绝对没牢。
熊市最初让你快速套牢20%,之后就是漫漫阴跌!股票不会轻易跌停,但每天1%-3%的跌幅让你感觉生不如死!利好出台当利空!你看不见希望!

01年跌到1800我让朋友快离场,他说要反弹了再看看。后来我急了把他帐户要过来直接全部砍仓。到1300的时候他还专门谢谢我来着。
熊市刚开始到结束:以一只10元的股票为例.跌三元反弹一元,再跌三元再反弹一元,然后直接跌到三元,最后一元....这时老熊快睡了,但十分之九的人已经牺牲了.
    

印象不深了,开始跌的急,大家都不愿撤退,后来阴跌了,没办法,都不怎么关注了,再后来,开始猜测是不是真的到底了,开始抄底,我妈亏就亏在抄底抄在了熊市的山腰上。

证券公司大厅空无一人,除了工作人员已经没人。报纸的证券版越来越小,电视的证券节目全部都在深夜,新闻已经不再报道行情,因为天天都是跌。

每天出现的股评高手,说的都是如何杀跌换股,短线操作而不是持有。
每隔几周,都会出现新底,而且每次有人叫着抄底,接下来就继续地下跌,跌到最后没人说抄底为止。国家出台超过3个以上的利好,但是每次利好出现都会创新低,所有人对与消息都看成利空。
报纸出现“创多少多少年新低”,“单日跌幅超过1929年大萧条美国股市”。。。
上证每天成交量只有50--100亿左右,不过当时200亿以上算天量了,呵呵,现在应该不容易见到了,并且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利好消息,可股市就不见涨,6。4的四川长虹跌到6.3(最低4元多)都没人接盘。
熊市时候营业部的年轻女员工白天上班,晚上**(大家可以查阅90年代证券报)
 
就拿最近的一次来说把:2000年到2005年,这期间,证券公司倒闭了一半!股市日成交金额很多天低于40亿,云南铜业最低不到4块钱,那个时候,谁在证券公司上班,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

在熊市经历快一半时,大部分人以为是正常调整,只有当熊市快结束时大家才醒悟,妈的个逼,老子遇到熊市了。

大家不要太惊慌,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后,今后的熊市会变得较短,不会再象01年到05年那样的超长熊市了。我估计,接下来的熊市持续1-2年。出差到外地,当时看行情很难,主要看报纸,看到路边一家营业部,心想正好去看看行情,推门一进,厅里没人,柜台里有2个小姐,用奇怪的眼神看偶,偶很疑惑,还以为走错了地方,抬头一看屏幕,没错,能看行情,为了省电还是怎么的,营业部只放上海行情。

曾经有天见自己的票一个小时都没有成交,自己给它对冲一手弄出开盘价。也就是玩玩。后来知道这样做的人不止我一个,有一个玩得过火,一手就拉出个惊人升幅(具体多少不记得了),结果上了报纸,给交易所查了,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了。我有一个科长,当时拿了5万元,买了2000股“达尔曼”,差不多25块钱一股。她一直没打理,就放那。结果,股票慢慢的阴跌,最后跌倒2快钱。5万变四千。最后,就这四千也没拿出来。“达尔曼”的董事长卷钱跑路了。“达尔曼”随后就退市了。现在在三板市场上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我经历过两次熊市,现在还远远没有到底,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熊市也不是一下就到的,熊市有个作为股民群体特征就是:等到有人开始用菜刀剁自己的手指头诅咒发誓说一辈子不碰股票了,那么那个时候熊市就进行了一半了,还有就是谁也不谈股票了,谈股票的都是败家子的象征,是脑子进水了。

  
股票天天跌!股评家就是衰神的带名词!交易所里个个面如死灰。不炒股的朋友和亲人都把你看成败家子、赌徒。所谓技术派人士分析出来的铁底一个接一个被打穿,炒股的朋友越来越少,这个离婚了,那个有点神经了。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的希望之星出现后。好多老股民买票时手指在操作机上不停的发抖!

2006年重新回来,第一次买股,真的是手抖发颤。买过之后还心有余悸。

唉。一把辛酸泪。。。

我记得那时候经常开盘半小时后我的股票还没出来开盘价,以为是停牌,上交易所网站查半天没发现停牌公告,才知道是没有委托下单不是停牌,很多人从大户室被踢到中户市,再从中户室一脚踢出来。就像包养**,倾家当产,最后给不起钱的客一样。熊市是过后的牛市对之前的提法,熊市过程中当时提的都是‘平衡市’,‘猴市’、‘中级调整’之类.很少直接说是熊市.

我01年进的,一开始还看看,后来不看了。再后来,我已经忘了还有股票了。

92年那时候的大跌我没有经历,我的老师倒是抗住了,按照他的说法,“每个昨天都是新高”。但运气不错,他lp就是那时候找到的。

熊市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不断出利好,市场只当是放屁。那时侯券商每天佣金不够交电费的。

熊市开始的一个标志就是开始减印花税了。

熊市走法如同现在的  000002  万科,  601600 中铝。一个台阶接着一个台阶下挫,近期的底部变成了暴跌之后下次再反弹的顶部。

某日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有关股票的说法,就想学着抄股,而且还将资金分成3批,每下一个台阶抄底买进一批,在下第三个台阶之后我以为见真低了,第三批就满仓抄底了,没想到一开始就抄在熊腰上,短短几个月就跌了40%,全部套牢。我接手我妈的账户时,2个股票缩水80%,一个退市~,倒。

卖的时候基本都是一手一手的卖,还要喘半天气,没办法,一下挂出10来手,就怕盘口形成打压,股价就嗖嗖往下掉.

我们的交易所在行情最低那天只来过两个人,一个是无业的股民躺在椅子上睡觉,还有一人前天刚从海南回老家(我们那里)听说是搞了点钱一心想炒股,那天拎了三十万想入市,但看到交易所空无一人,吓得不敢买跑回去了,后来不多久救市股市大涨,此人后悔莫及。
柔柔2008

14-06-07 10:07

0
什么是心好?心好的七个含义

生命细胞科学告诉我们:
心好一切好,心是人类万众生命最深厚,最快速有效激发正面情绪和能量的源泉!心能想人类万众生命之所想,急人类万众生命之所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同心同体;一呼万应,有求必应,心想事成。虔诚渴望人类万众生命实现健康长寿,无病无灾,幸福圆满的人生美好愿望!

  
1、感恩之心。
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要想服务于社会,报效祖国,就必须从“孝敬父母”开始。孝的内核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谢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才会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2、慈悲之心。
有人说:一个社会最大的进步是慈悲心的进步,恃强凌弱不是真本领。真正的强,是心灵的强,是具有海纳百川的度量、高山仰止的气势。每个人从呱呱坠地那时起,就注定了要走一条自己的路,有的很长,有的很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不管怎样的路,到最后都是空空而去。人是需要有慈悲心的。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慈悲心,就是对于一切众生的痛苦,当做切身的痛苦,生起伟大的同情,对需要的人给予救济和帮助。具有了慈悲之心,才能和他人、社会、自然同呼吸共命运,与世界万事万物平等相待、和谐相处。
  
3、敬畏之心。
人生在世,应该要有所敬畏。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人要敬畏什么呢?孔子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古代哲人的告诫,都是从每一个个体做人的角度来说的。在这里,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价值追求,是对人之为人的良知与德行的恪守。古人云:“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一个人怀着敬畏之心谨慎行事,则可能避祸趋福。失去敬畏之心,则可能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最终自酿苦果。如果每个人都对规则、条律、伦理拥有本能的敬畏,面对法律、道德、人民、舆论等方面时,常有必要的敬重,又有战战兢兢的畏惧心,才不至于被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价值观所“捆绑”,才能有一颗常常反躬自省的心,才不至于妄自尊大,无视道德、党纪国法。
  
4、宽容之心。
对人宽容,对己宽容,有容乃大。每个人都不可能风平浪静地过一辈子,都会遇到坎坷和波折。宽容他们吧,因为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因为耿耿于怀只能加深对自己的伤害。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因为不经世事做出许多错事,有的尚可挽回,有的无法弥补,宽容自己的过去吧,因为宽容自己的过去,就是善待自己的未来,把过去的经历当成生命的礼物,未来的生活才能更加精彩。
  
5、平常之心。
一个平常人要有一颗平常心,把心态调节到最佳状态。人生三原色: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按特色定位。只要你有良好的心态,就能保持较好的心情,就能把名利地位、个人得失置之脑后。只要自己用平常心对待所得所失,就能“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就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6、进取之心。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要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古人言“不进则退”,因为你处在人满为患,竞争激烈的年代,所以时事逼人,催人奋进。有进取心的人,知难而进,勇攀高峰,从而成为了时代的主流,时代的强者,时代的楷模,时代的精英。
  
7、和气之心。
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以和为贵”。我对和谐两个字的理解,“和”就是我爱你,你爱我,和睦相处,和风细雨,和颜悦色;“谐”就是让你说话,让我说话,让人们说出心里话,话明气散,话明消除误会,互相了解,增进团结。家庭和谐,万事称心;单位和谐,工作效率高;国家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民众进步文明;人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张謇

14-06-07 08:24

0
看了觉得很想流泪。  时间真相为什么是这样?
柔柔2008

14-06-06 17:09

0
人生是一种选择,亦是一种放弃。能自由选择是一种幸福,能适度放弃是一种洒脱。可惜,有时我们的选择,只有等待,没有结果,只能黯然离开;有时我们的放弃,迫于无奈,含泪转身,却是心有不甘。所以,有些曾经,关于幸福或苦痛,只能深埋心底;有些希冀,关于现在或将来,只能逐步遗忘。
柔柔2008

14-06-06 16:52

0
看来先生又是老熟人了,没想到淘股吧也有这么多老朋友。呵呵.....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qidian

14-06-06 14:45

0
还是那种风格,还是那么温馨,又闻到茶香飘逸,柔柔老师在淘股吧开贴了,进来喝茶,听老板娘谈股论金。
柔柔2008

14-06-06 14:15

0
我说我的,这股指期货怎么这么配合我啊!不懂....呵呵就目前为止,我说下午有反抽2125-2130的要求,以及调整到2113达到目标,都一一兑现了。呵呵....

柔柔2008

14-06-06 13:27

0
昨天,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研究团队公布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解析葡萄糖转运蛋白晶体结构。清华团队还初步揭示出其工作机制及致病机理,有望据此找到治疗糖尿病、甚至“饿死”癌细胞的良方,该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学成就。

公开资料显示,诚志股份( 000990 )是清华系一级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营生命科学、生物工程。
柔柔2008

14-06-06 13:16

0
A股复制美国牛市几无可能
2014年06月06日 09:23  作者:曹中铭  (4) 评论中大奖(1694人参与)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曹中铭[微博]

  A股市场与美国股市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与起跑线上,制度建设存在缺陷、市场监管常常缺失或缺位,大小非减持疯狂,定增再融资没门槛,资产重组没门槛,投资者保护同样没门槛,这样的市场又凭什么复制美国牛市呢?

A股复制美国牛市几无可能A股复制美国牛市几无可能
  A股一反弹,上帝都发笑,这不是明显“坑爹”吗?看看今年的两次反弹,都是以下跌作为结局。如果将眼光放长远点,自2009年以来亦莫不如此。每一次反弹的背后,最终都是以股指下挫作为回应的,而且指数高点不断下移,新低则不断产生。因此,新“国九条”颁布后,股市出现“一日游”行情其实并不意外。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开户了A股长达七年的熊市历程,且至今没有停歇的迹象。与此前的熊市相比,此轮熊市历时最长,跌幅最大,投资者损失最重,备受煎熬最长久,市场信心受到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市场人心思涨,投资者都渴望牛市再次早日到来。日前,有业内人士声称,上证指数在2000点附近反复争夺,这可能是最后筑底的过程,之后A股将会像80年代初的美国市场一样长期走牛。

  美国股市堪称全球股市中的“典范”,其最突出的特点即是牛市周期长,市场走势相对平稳(金融危机例外),并且道指自去年以来不断创出历史性高点。如果A股市场能够复制美国牛市,那不仅是广大投资者之福,上市公司之福,大小非之福,更是中国资本市场之福。问题在于,A股真的能复制美国牛市吗?

  美国的几次牛市行情主要得益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这是大的背景。另一方面,美国股市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在制度建设、投资者保护等多方面已非常成熟。如果说国内GDP高速增长以及科技进步为牛市埋下了伏笔的话,在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与投资者保护方面,我们做得显然还远远不够。投资者热衷于投机炒作,持股心态不稳,与A股的投机文化有关,其实更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到位有关。事实上,这也是为什么A股常常演绎出“牛”短“熊”长特征的根本原因之一。

  A股要复制美国式牛市,除了完善制度建设,严厉打击违规行为之外,还必须解决三大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股市“被抽血”的问题。我们常说股市并不缺少资金,关键在于投资者缺乏信心。投资者没有信心,就不会有资金的加盟,在此情形下,一旦股市每年遭遇大量“抽血”,就会打击到市场信心。而新股IPO、上市公司再融资以及大小套现,就是市场中的三台“抽血机器”,不断从市场中抽走“新鲜血液”,也不断蚕食着投资者的信心。三台“抽血机器”中,大小非的减持最无情,上市公司再融资表现最为凶猛。

  事实上,每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额早已远远超过新股IPO融资额。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上市公司累计分别融资9859.85亿元、7019.22亿元、4595.61亿元 和4074.07亿元,而同期新股IPO融资额分别为4882.63亿元、2720 亿元、1060.39亿元、0亿元。再融资来势凶猛,与其低门槛或无门槛密切相关。特别是像无门槛的定向增发,更是成为上市公司的最爱。不对再融资设置一定的门槛,上市公司“圈钱”猛于虎的故事会一直演绎。设置再融资门槛,说到底还是要解决市场只为融资者服务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市场的定位问题。

  其二是要解决市场资源错配严重的问题。为什么蓝筹股频频遭到抛弃?为什么垃圾股反而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为什么“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断在市场上演?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说明A股是一个资源错配严重的市场。因为有了资产重组这一利器,垃圾股股价“乌鸡变凤凰”的不在少数,财富效应又导致更多投资者追逐其中。A股市场中的所谓“牛散”,几乎都是炒垃圾股、炒ST股、堵资产重组等起家的,而不是依靠所谓的“价值投资”。这些“牛散”炒垃圾股所获得的暴利,不仅是对价值投资的讽刺,也是对股神巴菲特的“讽刺”。

  不仅如此,退市制度存在的巨大缺陷,不仅无法让绿大地(13.50, -0.23, -1.68%)、万福生科(5.650, 0.00, 0.00%)这样的造假公司退市,也让众多股市“不死鸟”与僵尸公司能够苟活于市场中。而南纺股份(5.34, -0.01, -0.19%)连续5年造假连续6年亏损,却仅仅罚款50万元了事,因为造假,南纺股份避免了退市的“风险”,如此离奇的故事也只能在A股市场中发生。这一切又是谁的错?

http://d5.sina.com.cn/pfpghc/094ff50b682b468d9f4f494b58c45be5.jpg
  其三是解决投资者保护的问题。保护中小投资者就是保护资本市场,这话说起来挺简单,做起来却很困难。投资者保护几乎变成了监管部门的“口头禅”,但无形中却是做得最差的,这一方面与其重视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的难度极大。A股市场上,投资者利益明明受损,维权时却常常会遭遇“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尴尬。诉讼难、立案难、开庭难、赔偿难归根结底表现为维权难,美国股市有《证券投资者保护法》,有《萨班斯法案》,有集团诉讼机制,除了不断高喊着的口号,我们什么都没有。

  A股市场与美国股市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与起跑线上,制度建设存在缺陷、市场监管常常缺失或缺位,大小非减持疯狂,定增再融资没门槛,资产重组没门槛,投资者保护同样没门槛,这样的市场又凭什么复制美国牛市呢?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财经撰稿人)
柔柔2008

14-06-06 12:47

0
今天一上午就这样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