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股市好文记载

14-05-22 21:02 9866次浏览
投资stock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牛股冠豪高新炒作图曝光:操盘手林广茂坚守高地2014年05月22日 07:28
[不支持站外图片]
 作为2013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第一大牛股,冠豪高新

(600433.SH)的惊艳表现曾让投资者无不为之咋舌。5月21日,继前一交易日曝光其幕后推手之后,通过公司当天披露的一份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彼时公司股价炒作的路线图也得以浮出水面。  此前一天,公司发布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于2014年5月19日收到公司股东林广茂通过邮件转发的关于中国证监会对其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公告表示,自2013年1月起,林广茂账户与“赵某”账户大量买入公司股票,且林广茂操控“赵某”账户买卖股票。  2013年3月6日,“林广茂”、“赵某”两个账户合计持有公司3157.7884万股,占公司当时总股本的比例为5.31%(首次超过5%).  截至中国证监会调查日,上述两个账户合计持有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均超过5%。但林广茂未就该两账户合计持股达到5%比例事项履行相关报告义务,通知公司并予公告。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林广茂责令改正,给予其警告并处以罚款。  二级市场上,冠豪高新股价在去年一季度曾出现大幅飙升,从上年年末的9.14元快速拉升至25.98元,区间涨幅高达184.25%,位居当时沪深两市涨幅榜首席。  不过,牛气冲天的节奏却因公司资产重组流产的消息而被打破。此前,公司原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控股股东中国纸业投资总公司下属粤华包B
全部股份,从而整合纸业资产的计划,经过近4个月的推进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去年10月21日,公司股票复牌后股价便开始出现断崖式“跳水”,至今也没能再收复“失地”。截至5月21日,冠豪高新终盘报收9.80元。  当天,深圳一家私募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林广茂最初靠炒作棉花期货发家,后转战A股。不过,林广茂在转战A股后,整体业绩并不佳。像他在2013年折腾的冠豪高新,投入资金量大,其间也没有逢高出局,最后却是在为机构‘作嫁’。”  炒作路线图曝光  当天,冠豪高新发布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已印证了林广茂账户与“赵某”账户就是当时炒作公司股价的主力推手。  对此,林广茂表示,操作冠豪高新股票是基于自身的判断,因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以自有资金买入公司股票,并向“赵某”账户转入资金买入公司股票。  但因对相关法规学和了解不够,以致未意识到本人账户及“赵某”账户买卖公司股票合计达到 5%的情形须依法履行通知公司并予以公告的义务。  而截至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签署日的5月19日,林广茂仍持有冠豪高新股份4033.9766万股,占冠豪高新目前总股本119028万股的 3.39%,“赵某”账户也持有冠豪高新股份4709.1366万股,占冠豪高新目前总股本的3.96%。林广茂账户与“赵某”账户合计持有冠豪高新股份 8743.1132万股,占冠豪高新目前总股本的7.35%。与今年一季度末相比,其持股不变。  对照冠豪高新今年一季度季报发现,报告期内,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除了林广茂期末持股4033.9766万股以外,与期末持股4709.1366万股相符的股东为赵嘉馨一人。也就是说,林广茂所称的“马甲”——“赵某”就是赵嘉馨无疑。  另据冠豪高新公告披露,去年1月1月22日至1月31日,林广茂曾以11.335-13.51元/股增持了752.071万股,按增持平均价格计算,共投入资金9342.602万元。与此同时,赵嘉馨在去年1月仅试水买入了8.41万股。  事实上,冠豪高新股价“坐火箭”正是在去年2月间。在该月,林广茂账户与赵嘉馨账户分别大手笔买入338.9168万股和1355.6722万股,买入价格区间分别为15.17-18.95元/股和14.45-20.32元/股,前后分别斥资5781.9206万元和23568.3612万元,合计高达29350.2818万元。  进入3月,冠豪高新二级市场股价已快速拉升至21.00元以上,但林广茂账户与赵嘉馨账户仍在高位继续买入。截至当年3月6日,上述两大账户再度分别增持了268.06万股和522.07万股,投入资金分别达6338.60万元和12099.01万元,合计为18437.61万元。  截至2013年度一季度末,林广茂和赵嘉馨两人分列公司第六大股东和第四大股东之位,合计持股3659.67万股,占比6.15%。较2013年3月6日再度增持了501.88万股。  等到2013年中期,两人合计持股数量继续增加。除去公司10转10增加的股数外,两人还高位增持了1949.76万股。  等到去年四季度,林广茂少量减持了519.98万股至4033.98万股。但“马甲”赵嘉馨持股不变,仍为4709.14 万股。自去年年末至今,这一持股数量均维持不变。  为机构“抬轿”  对此,前述私募负责人称,从林广茂对冠豪高新的炒作路线图可以看出,其主要还是买入持有为主。“事实上,在触及5%的举牌红线之后,林广茂的两个账户还在高位继续增持。”该负责人表示。“而真正受益的则是高位出逃的一众机构。像最初低价参与公司定增的那波机构就是最大的赢家。截至目前,林广茂只是在帮别人抬‘轿子’。”  该负责人认为,林广茂曾经在棉花期货市场上有过辉煌的业绩,但这并不代表可以成功复制到A股市场上。  “从他的背景和盈利来源来看,主要是来自于棉花。之前,他跟踪棉花长达七八年,对棉花的基本面不可谓不深,加上中纺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0.96%],造就了他的辉煌,所以他的能力圈应该是在农产品
,特别棉花上面。不过,可能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已经很大,可以跨越整个资本市场,所以他将自己的投资方向伸向了股市。”该负责人称。“但自从他转战A股以来,战绩并不佳,几番亏损,也有盈利,总体来讲并不好。与其如此,还不如坚守自己的能力圈。”  林广茂坚守的同时,早在2011年参与公司定增的四大机构股东在去年四季度均已悉数出逃。继另外三家股东先后减持套现之后,宏源证券
也在去年四季度清空了其所持股份。  2011年9月,宏源证券以8.45元每股的价格认购了1750万股冠豪高新定增股份,共出资1.48亿元。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宏源证券尚持有3641.82万股,位列公司第六大流通股股东。若以冠豪高新去年四季度均价11.12元/股推算,仅宏源证券一家在去年四季度的套现金额已高达4.05亿元。  另据调查表明,除冠豪高新以外,赵嘉馨还出现在精工钢构
(600496.SH)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期末持股达1590.52万股,位列该公司第三大流通股股东。截至当天收盘,其持股流通市值为10211.14万元。
打开淘股吧APP
8
评论(7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投资stock

16-07-30 09:53

0
股民的愿望与现实(2016-01-29 02:18:01)转载▼  张化桥
--
 愚昧的人喜欢把不懂的事情归罪于鬼怪,  动不动就谈"阴谋论",谈"货币战争"。最近, 索罗斯同志希望成全咱们中国人,帮助咱们把人民币打下去,赢得货币战争, 提升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咱们又不领情,还嗷嗷大叫,"你胆敢!"  咱们中国人的逻辑混乱。
(1)操纵股价。去年八月,某公司大股东对我说,"我持有60%的股份。还有几个铁哥们儿持有7%左右,三个友好的大基金一共持有13%。都不会卖。所以,真正流通的散货很少。股价非涨不可"。昨天,我看了一下:比八月份跌了一半多。

 为什么?即使你锁定95%,甚至99%,剩下的流通股照样可以大跌。这个道理适合于个股,也适合于整个股票市场。不管"国家队"锁定多少比例,剩下的股票照样可以跌,可以跌得很厉害。只是时间的问题。即使每个股民都是傻瓜,整个市场一定不傻。操纵股市的效果有限。

 换个角度:那些认为"国家队锁定了80%以后,剩下的20%就不会跌"的人们可以换个角度想问题。假定整个股市的规模不是30000个上市公司,而是只有500个上市公司,难道,一个较小的股市就不会跌吗?难道整个股市只有500个股票就会更贵吗?不会的。至少长期不会的,因为股票少这个事实并没有增加单个公司的价值,顶多只是增加了它们的价格(注意:只是短期价格,这不可持续)。

 再换个角度:很多人的眼睛盯着货币供应量(M2),或者居民储蓄。但是,这些指标对股市一点意义都没有。为什么?任何国家的货币供应量都是直线上升的,但是,股市大涨大跌却是家常便饭。

 (2)物有所值吗?巴菲特说,长期投资者应该喜欢股票(不断)下跌,因为这就让你以越来越低的价格加仓。可是,大多数股民喜欢股价不断上涨。这太奇怪了!股价上涨只适合于短期投机者(并且是一次性的投资者)。这些短期投机者出货以后,不准备再进货。如果股价上涨,他们的进货成本上升了,风险也就提高了。他们也许会把刚才赚到的钱吐出来。

 (3)政府的操纵。买股票就是为了获取(和分享)公司业务的成功。方式有两种:分红和资本升值(即,公司含金量的上升)。但是,政府和大众老是想把股价抬高。如果你把分红和资本升值当成商品的(即,股票的)使用价值,那么在使用价值一定的情况下,应该是购买价格越低越好啊!政府拼命压低农贸市场的蔬菜价格(菜篮子工程),和整个消费品的价格(CPI),为什么却拼命推高股票的价格呢?这个逻辑互相矛盾啊!也许,政府和大众仇恨农民,所以 ...

 虽然推高股价可以让现有的股民得利,但是,接手的下家(绝大多数也是炎黄子孙)就成了冤大头,因为股价上升并不能相应增加股票的使用价值(即分红和公司内涵价值)。而且,现有股东脱手以后,忍不住又回头入市,照样踏上地雷。
投资stock

16-06-04 19:30

0
一个良心发现的交易员的自白 


  我曾经在一家知名的公司做投资,从研究员做起,后来被抽调去做投资。上个月,我离开了这家公司,总结自己3年的投资经历,越发感觉到自己原来的研究一文不值,也体会到中国股市中散户是多么可怜和悲哀。下面是我自己工作中接触到的一些经历,别在心里一直没有说过,如今终于想把它说出来,告诉普通的投资者。如果你想在股市中赚钱,也许对你能有所帮助。
  
  机构为了赚散户钱,不断的在研究散户心理和行为学,我们散户不妨反过来,把自己当成机构投资者,也来研究一下机构的心理和行为学,这样才能在这个充满陷阱、欺诈、骗术和谣言四起的市场里立于不败之地。
  
  一、选票
  
  如果我们想做一支股票,公司会组织研究人员和投资经理,探讨出一支大小合适,前景无需多么优秀,但几年之内绝对不会倒闭的那一种。另外,公司的背景和市值也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
  
  二、拜票
  
  再选出股票后,公司会安排公关人员(一般都是一个资深研究员和一个超级美女)去拜会该公司领导,告诉他我想投资他那支股票,请他们配合。行内成为“拜票”。那么要求上市公司如何配合呢?就是在我们吸筹时,在公报时尽量将业绩放平,或者适当隐藏利润,这一点公司很容易做到,只要对报表进行适当调整就行了,例如,将某些损益一个季度提完,使其报表看上去亏损;或者将后面数年的费用半年摊完,这都使得当期报表非常难看。
  
  三、砸盘
  
  拜票成功之后(成功的几率几乎是90%,因为这些高管也想挣钱啊,你懂得……),就要开始进一些筹码,这些筹码主要用来砸盘的。
  
  怎么收集这些砸盘的筹码?我不会每天慢慢去收集,因为这样会使股票天天上涨,反而难以收到足够的筹码,还容易被散户抢,并使技术指标形成向上趋势,更使自己收集成本提高。我会在某一天用大涨的办法来收集,当连跌数天后,散户都悲观失望,猛然一个大涨,套牢的看到了希望,不会抛出;而短线获利的,可能就交枪了,其实,在这个价位我只是要砸盘的筹码,不需要收集很多,因此用猛然大涨的办法就很容易达到目的。
  
  第二天来个低开。为什么要低开而不高开,因为我昨天收集的筹码并不准备获利,而且要让昨天追风进去的短线筹码帮我砸盘,如果高开,很容易让短线筹码获利,他们就会在下跌途中有更多的资金来跟我抢筹,所以一定要低开,消耗这些短线资金。在这个下跌途中,我将逐步用单托底,因为我要形成自己的底仓。经过几天的连续下跌,有些割肉的筹码就会回补自己的仓位,这时候我不能让他们回补,我必须迅速的吃上去让他们追风,当形成追风盘时,我将在底部的部分筹码高抛,一是为了降低成本,二是腾出资金,然后再迅速的砸下去。
  
  同样的,我会边托边砸,这样一来我就会得到更多价格更低的筹码。
  
  当跌到很低位时,基本上就没人和我抢筹码了,因为在这个下跌途中,我通过不断的高抛低吸,不断的大幅度振荡,将大部分抄底的,抢反弹的都套在下跌途中,或者将他们亏损怠尽,使其不敢在来涉足这个股票,这时候我的目的就达到了。而公司的配合在这时就非常关键,长时间的业绩没有任何起色,使大部分散户因怀疑其会不会ST,到恐惧惊慌,高位筹码就会不断的掉落,我就可以在底部横盘当中不断的高抛低吸来收集筹码,这个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关键看顶部筹码掉落程度而定,如果高位筹码长时间的不松动,那我就不会去拉这只股票。
  
  四、散布消息
  
  当筹码收集足够多时,公司的业绩也会转好了,因为在我收集筹码当中,公司将后面几年能想的出来的损益,或者费用都在那一年半载中摊完了,后面的报表当然好看。这时候我拉起来毫不费力,也无需多大成本。当这个市场里其他人看到这个股原来这么优秀,必然跟风者众,我就在这这当中逐步减仓。
  
  会通过东财股吧、新浪微博、傻瓜理财直播等互动交流社区去发布一些关于上市公司的消息,当然,因为我们是跟上市公司沟通好的,自然我们能拿到第一手的消息,引发投资者关注。
  
  公司能如此配合,那他能得到什么好处?其实很简单,我将股票拉到高位,他们也能卖个好价钱;在低位时,他们同样可以购入自己的股票,还能挣得名声,这样一来收益会相当可观,何乐而不为?
  
  这当然要和大盘走势相同,在这中间,散户该知道怎么办了吧。
  
  五、监管
  
  当然,如果我做庄,还必需考虑很多问题:
  
  第一是证监会的监控,他们捏死个把苍蝇还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操控股票不能让他们抓住把柄,这时候就要考虑多户头,或者拉几个私募大户集体作战。
  
  第二要考虑产业资本的问题,如果我们拉的时候,他们看到利润可观,结果大量抛出筹码,那我们就惨了,必然会亏本出局,在做之前就必需先和他们沟通好,而且还要了解他们手上的流通盘是多少,抛售意向如何,这就是大小非问题。
  
  第三个要考虑的是老庄,如果这个股没有被老庄放弃,那我是尽量不会去碰的,因为一但被老庄反做,那你死得就惨了。
  
  第四个就是大盘状况,跟风的多不多,社会上的存量资金足不足,如果大部分散户或者大户都刚被大宰一刀,这时候就不适宜做股票,你拉人家卖,结果把自己套在里面,那现在最适宜的就是砸股票。一般人都有个心态,20元买的股,跌到15元不卖,跌到10元不卖,跌到5元仍然没多少会人卖,但是你要跌到2元再拉回4元,不少人一看翻倍基本上都会割肉的,特别是长时间的向下或者横盘。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砸盘就要开始。砸多少为适宜?根据大盘状况,每天操盘必需跟着大盘走,当大盘大跌时,你必需深砸下去,这时候成本很低,只要用少量筹码将关键点位砸开即可,会有止损盘帮你接着砸下去。但是尾盘必需进一些筹码,防止第二天大盘走低或者走高,有一定量筹码就好灵活掌握,也就是说,要在操盘时盯着指标股。
  
  为什么要盯着指标股去做?关键就在于成本,随着大盘波动,你的成本最低,指标股跌时,你也跌,所用砸盘筹码量最少,因为没有多少人敢买,可以深砸。当大盘涨时你去拉,同样无须买多少,只要将关键点位的筹码买掉即可,有人会将股价推上去,到一定高点,你还可以将低位进的筹码出掉一些,这样可以腾出一点资金做一点差价。
  
  所以,我们看到的股市局面就是要涨一起涨,要跌大家都去跌。
  
  六、针对不同投资者的策略
  
  在股市中的人分好几种,趋势投资者,套牢后不理不睬者,技术派,基本面派,长线客,短线炒家等等。
  
  我要在这个股票里做庄,这些人我都要面对,尽量的让他们在我控制的这个股票里少赚或者割肉而去,这时候我就要用很多办法来对付,因为他们赚多了,意味着我就赚少了,他们不割肉,我就赚不到钱。
  
  对趋势投资者,我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将他们看做锁仓的一员。
  
  技术派一般短线较多,喜欢做波段,这里面高手很多,这些也是我们要重点提防的,有时候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我们整个计划的夭折。因为一些高手有不少死忠跟着,容易形成较大的资金买盘或者卖盘。有时候,我们也会跟一些民间高手进行沟通,希望他们能配合我们的布局,当然,我们会让他们在这其中也能有所获利。
  
  我一般最喜欢套牢后不理不睬的,这些人把钱交给我后帮我锁定了大部分筹码,使我在底位有充足的资金纵横驰骋。
  
  基本面派也是我喜欢的第二位,因为当我将股价拉高后他们基本就接手了,企业的基本面在我拉高股价后变得非常亮丽,他们就会来接盘;等他们接完后公司基本面就发生改变,他们在低位就将筹码再还给我。
  
  回过头来看,呵呵,真搞笑,K线走的还真符合某些技术指标特点。偶然乎,必然乎。
  
  这里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要猛杀游资。
  
  其实这关乎自己的短期收益,因为短线客和游资的钱最好赚,他们持筹码的时间短,可以使我非常短的时间里获利。
  
  例如套牢盘,你只能一次性的赚他一下,他然后就不动了,你就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中间有时候长达几年,在这几年里我可是要吃要喝的;基本面派也使我获利不多,因为他们的利润我还要和公司均分。
  
  但短线客和游资就不同了,我在一个波段中就可以获利丰厚。
  
  那怎么做呢?
  
  第一是是逐步拉升,这时候技术指标就开始走好,技术派的人一看技术指标,一般都容易被诱惑进来,这中间我就边拉边卖,需要控制的就是在顶背离之前将筹码交他们手中,使他们看上去技术指标仍然没有到顶,股价还可以涨得更高,这时候第二天来个冲高回落,然后第三天猛然下跌,他们基本上就开始交枪了,不用我来,股价就下去了,这中间自然我设定好价位来捡果实,对游资更是这样,上半段我来拉,游资一看股价看涨,立即蜂拥而来,那下半段我就将部分筹码交给他们,第二天我来个低开低走,游资一看势头不对立即出逃,这时候我就要看出逃数量,并计算自己的成果,如果出逃数量足够多,那我下午就拉起,因为大部分短线客都走了,我就不需要支付多少利润出去,很容易将股价拉起来,而我在这两天来回的差价最少是赚交易额的3%左右。但如果发现没有走多少时,那我就继续向下做。
  
  这就是我们操作一只股票的整个过程,这个时间少则一年的时间,多则2-3年。现在回头来看,那些什么明星基金经理、交易员,都是包装出来的;分析师发布的报告,也都是为了应付差事,拿一份工资。真正的操盘手是根本不看这些的。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你一卖就涨,一买就跌啊?因为你跟大部分人的行为是一致的。
  
  这正是机构能获利的根本原因!
花无缺Cn

16-04-08 00:16

0
这长帖子 学
投资stock

16-04-07 23:20

0
· · 原创: 只看该作者   2016-04-06 21:41只看该作者(-1)·  能问出这样问题的,一定不必以菜鸟自谦,而我试着来回答你这个问题,也不能说明我是老鸟。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水平,我也曾经长时间的迷茫其中,到现在我也不能完美的解答,希望我的拙见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轮较大规模的行情,大部分股票都会有动作,那么如何来解释其中的先后节奏问题。个股和指数的关系,是鸡和蛋的关系,也就是说,你看到指数的一轮升浪,其实对应的是一部分股票的升浪。我以去年8月26日-12月23日左右的那一波行情来举例。在去年9月末段,我发帖说,我发现相当的一部分股票走出了经典的建仓形态,因此,我看多当时后面的行情;国庆过后,在8-9月建仓并洗盘充分的一部分股票,随即展开一轮升浪(以乐视网、东财、同花顺等为首的创小为代表),因此10月中上旬指数产生了一波凌厉的升浪;经过1-2周的洗盘,11月4日开始,又有相当一部分股票展开升浪(以券商板块为代表),因此指数又向上攻击一波;当个股和指数和10月中上旬强劲上升的时候,后知后觉的踏空资金进入了另一部分股票(这一部分股票的建仓其实是在10月中上旬),这一部分股票数量并不少,但是它们赶不上指数10月的升浪,有一些在11月初跟着指数一起拉升,有一些在11月下旬拉升,还有相当数量的是在经过1个多月的洗盘之后,在12月中旬进入了升浪,因此指数在12月14日开始又走出形态上的第二顶。
  举这个例子的意义,我想说明的是,一轮牛市(或者说一段局部小牛行情)是如何产生的?每一段指数的升浪,对应的一部分股票的主升和一部分股票的建仓,如此往复循环,直到走到尽头,在最后一段升浪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没有资金(或者说很少)在建仓,你几乎找不到股票是建仓形态,这其实是一个做多力量逐渐耗尽的过程。
  回到你问的眼下的问题上来,如果你认为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股票建仓之后没有走出主升形态,那么指数即使眼前大跌,后面还会起来,甚至走出新高,这些股票会在那时走出主升;如果你觉得只是还有一小部分股票意犹未尽,那么指数在跌下去之后,只会有个弱反弹;我经常让大家复盘,意义就在这里。个股和指数其实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两者内在统一。每一轮行情起来,都有大家所说的龙头板块、龙头个股,我也非常看重这些核心个股,比如最近这1年的中信、东财、同花顺、乐视网等等;当市场的核心个股做多能量耗尽,形态和结构处于多头不利的位置;同时相当部分的非主流股票也已经完成跟随上涨的动作,此时,市场就会面临从多头向空头的转折。
  不知道我解释的是否能让大家看懂。每每看到tgb上的主流复盘就是数一数涨停个数,连扳开板个数,回顾下热点板块,我总想笑;涨停板的情况仅仅只是市场百面中的一面。所以,我不让大家上tgb,因为它的主流观点完全偏离了A股市场的本质,tgb所倡导的不需知道市场要涨还是要跌,仅凭不能被量化的所谓“人气指标”就能一年十倍百倍、股票的涨跌源自于“市场合力”推动,等等这些观点,只能把大家带入歧途;这是利用大家想“短时间发大财”的心理,用盈利模式传销的方式,培养自己的对手盘。股票市场门槛低,因此需要走在正确的路上,并且还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很多时候,股票投机是个体力活,粗粗翻一遍2800个股票,就需要半天的时间,这种坚持与账面波动所带来的情绪波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的住。原帖由空山雪径在2016-04-06 20:37发表只看兄好!菜鸟有个小疑问想问,有的股票涨了好大一截,有的才刚开始,好像这些票均线粘合后,都要突破60日线的趋势。那么现在有的票均线刚粘合,正准备突破60日线,因为大盘的回调,缩回去么?就是想问,离前期底部不远,然后刚刚均线粘合的票要跑么?是不是先知先觉得票涨了一大截,然后后知后觉得票现在才开始拉捏
投资stock

16-03-29 22:53

0
A股十大错误逻辑:李大霄等明星是反向指标 你却跟他们学2016年03月29日 10:56来源:凤凰财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犹豫的原因在于,不知道是不是好意会被认可,也不知道这样赤裸裸的揭示会不会得罪业内的朋友。逻辑三:只有个别有进取心和执行力的上市公司会成为超级成功者,而你却认为每一个誓言都是真实的;
来源:周掌柜一直想给中小投资者写点什么,也一直犹豫要不要写。犹豫的原因在于,不知道是不是好意会被认可,也不知道这样赤裸裸的揭示会不会得罪业内的朋友。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在资本市场的大熔炉里,有时候即使你喊出真理,很多人也会默然的觉得这是哗众取宠的自我张扬。总之,对于散户讲投资理念,特别是对于中国资本
市场这个本身就在畸形秩序中进化的动态环境来说,说大逻辑法则显得不落地,说权谋显得不高雅,说哲学大部分人听不懂,哈哈,现实就是这样,大部分人都愿意听内幕消息,虽然从来没有成功应用过。
支撑下笔的理由也很简单,作为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顾问和战略顾问,个人觉得有责任多传播一些有价值的视角,特别是纠正散户的错误投资惯。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这个市场永远是90%的失败者,我们作为市场中所谓的“专业人士”,也是带着道德枷锁的。本文,掌柜将近期访谈的5位资本市场顶级投资者的交流观点做了一个汇总,通过对比的方式提炼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逻辑一中国股市是政府管理国家的一张牌,但你以为是发财的地方;中国股市最大的主旋律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展开的,最开始上市的时候是按照省市/老少边穷地区发放名额,这种思维当然泥沙俱下,谈不上什么价值。一旦一个国家踏入“资本主义”的市场逻辑,有一点最难克服的就是产能问题,因为伴随着科技进步和迭代注定需要淘汰一部分产能。在国外是经济危机为节点的经济周期,中国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就是股市影响的股灾周期。理论上看,股灾因为根本性的制度设计一定会周期性发生的。所以,股市不是一个很好的发财天堂;逻辑二:这个市场以带血的零和博弈为主,你总以为可以做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的思维周掌柜并不反对,该学学,该实践实践,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一个创业板公司上市后100多元的股价,在1.5级突击入股的市场上是1-2元的价格。所以,什么是底?哪个价格是安全边际?解禁洪峰为何屡屡在低点击垮市场,不言而喻。资本市场上的价值是相对于价格的,也相对于时间维度,纯粹的价值分析都是欺骗;逻辑三只有个别有进取心和执行力的上市公司会成为超级成功者,而你却认为每一个誓言都是真实的;创业板的几十家早期上市的公司,貌似千亿征程,进化为BAT级别的并不多,乐视接近算做一个。但是乐视的生态进化之路坎坎坷坷,成为今天也实属难得。这样的公司虽然战略上在冒险,但是从根本上是一家有进取心并且有成绩的公司。但是对于大部分平庸的地方性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增发的融资渠道可以不断的让公司获得低成本资金,精工细作和希望大成的企业家并不多,大部分小富即安,或者在某个行业领袖的位置上沾沾自喜。从这个角度看,创业板是最具备创业精神的,这也是其享受高溢价的根本原因;逻辑四中国炒股最重要的技术是保本,你却以为是盈利;周掌柜做股票的两位大师傅,都是属于近20年纵横资本市场未尝败绩的顶尖高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经常引用巴菲特的那句话——做股票最重要的两个原则,一个是保本,一个是记住第一条。从操作的角度看,破位减仓,止损清仓这两个炒股最重要的技术往往被忘记,大部分人都把99%的注意力放在买好股票,从来不考虑“善终”的问题,这是散户和很多散户化机构最重要的弱点,几乎90%的被套都是没有止损造成的,都是有机会逃离的;逻辑五:市场里的绝对真理是股票便宜,你却喜欢错误的放大个人的预期;在曾经1664和1849两个历史性低点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看空的,很多人都说会跌破1000点,但是在极度恐慌的时候大资金开始建仓,并且都发动了一波一倍指数的强劲反弹。周掌柜曾经问过就几个顶尖高手,他们说“股票绝对便宜的时候,我们赌的是国运,不相信经济会崩盘,这也是那时候能勇敢进入的根本原因”。散户往往缺少对多个股市周期股票相对价值的对标,所以经常从自己对国家的希望角度看股市,这也是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的根本原因。逻辑六:李大霄等明星大部分时候都是反向指标,你却和他们学炒股;散户投资者由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大部分是公开平台的公开信息,所以他们获得最生动的信息就来自于经济学家/明星基金经理/分析师等。但周掌柜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这些人的思维逻辑都是理想化和不靠谱的,他们并非股市真正精英,而是平台和媒体放大了他们的能力。中国资本市场的涨跌大逻辑只有一个——大资金进入能否有盈利和全身而退的空间。换句话说,每次下降通道的底部,如果把整个经济不确定性都计算在内,整个资金没有掐头去尾1倍以上的回报,大资金宁愿等在某个角落看着践踏和指责,也不愿意参与市场,这个现象很多少有人提及,多少有些阴谋论,但这是周掌柜的认知,虽然不方便透露具体论据。中国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功能要远远弱于大资本操纵功能,当这些所谓的大鳄们看空的时候,他们背后更大的玩家就很踏实的建仓了。只要股票涨了,所有“大鳄”的口径都会变的;逻辑七:最靠谱的投资逻辑是等待确定性,你却总认为和不确定性博弈显现投资水平;什么是“确定性”?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知道,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时候,往往很多股票杀跌到高管增持点位以下,或者杀跌到增发价格以下,甚至接近公司的净资产和净现金储备,如果排除市场本身的系统性风险,如果一只股票在基本面没有恶化的前提下,仅仅因为股市预期跌破多个大资金增持位置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一种确定性表现方式。这种确定性要比去判断主力拉升的高度更深刻。股市中,大家需要寻找的就是类似的安全边际,而不是自己的个人判断;逻辑八:股市里一败涂地的人往往因为有性格缺陷,你却总幸灾乐祸的觉得是他们蠢;什么算人格缺陷呢?举一个例子,有一种人特别想证明自己,特别是在朋友面前希望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股市里,这种思维就是一种性格缺陷。再举一个例子,有些人喜欢频繁决策,或者有一些焦虑,股市表现就是天天买卖,这种人往往会错过很多机会。最大的缺陷往往来自偏执和贪婪,偏执让很多人加杠杆赌自己的判断,贪婪就是不断拉高自己的预期,赚多少都不满足,最后全军覆没。做投资,如果不能很好的借鉴别人的失败,很有可能最终失败会落到你自己身上;逻辑九:由于监管缺失和制度设计漏洞,大部分公开发布的信息和公开观点都是类似赌马资料,你却惯于抛开简单逻辑陷入复杂推理;从周掌柜多年的观察,很多顶尖高手都喜欢旅游/太极拳/运动体育等,而且这批人往往具备极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有超出常人的辩证思维能力,还有对操作的克制力。这些能力都让他们能够在狂热的时候冷静,在恐慌的时候贪婪,而且周掌柜一直有一种直觉的判断,或许没有科学依据,就是——健康和快乐往往是通向财富的重要桥梁。也就是说,修身决定投资成败;逻辑十一个人一辈子抓住5次牛市就可以基本财务自由,你却希望自己在每一天都是赢家;最后一条是非常深刻的,说起来很简单——一辈子抓住5次股市绝望的机会,平均7年一次的话,35年就能收集5次,赶上这次的去杠杆让机会可能2年2次,如果5次都是翻倍的机会,10万的投资会获得320万的回报,对于普通人就可以衣食无忧的养老了。投资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不贪婪,把握机会,知进退,或许很多人都可以通过投资者项高智商的有意思的思维运动,让生活多一点调料。 基于以上的观念和简单的思考,周掌柜再次嘱咐广大投资者牢记三点真理,保证每个人都能在有生之年获得资本市场的真实回报:1, 少参与:树立一辈子只做5次股票的观念,市场没有绝望中见底并反弹的右侧机会,尽量不参与。比如:在去年股市的3轮探底暴跌中,应该说大部分坚持的人都血本无归,而这个过程就和很多人赌底部有关;2, 大逻辑:尽量选择那种和时间做朋友的股票,也就是说——不看短期的利好或者利空,通过大逻辑选择确定性的增长。比如:电动汽车的发展必然带动锂电池的发展,智能驾驶的发展一定会推动驾驶软件的发展;消费升级一定推动体育的发展。然后去找这个行业里真正做事不忽悠的股票坚定持有;3, 小切口很多人喜欢买很多只股票并且频繁操作,其实这样操作的人99%都是亏损的,看准一两只股票的投资准确性一定超过分析10只股票的分散投资建议根据自己判断选择两只股票,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时候进入,然后等市场情绪好转获得确定性收益。最好你买股票的行业大逻辑你是熟悉的,不熟不做;最后谈谈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看法:这个市场是在进步的,而且速度很快;但由于早期制度设计的缺失,目前和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个市场注定只为政府和通政府某种程度上博弈的超级资金服务的,并不是发财致富最好的用武之地。如果一定希望从这个市场赚钱,周掌柜一个最简单的建议是——耐心等待到有人喊“推倒重来”、“赌场论”的时候准备参与,选择那些市值最小但是稳定盈利的公司,行业尽量选择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绝对的真理就是——每一次股民被血洗之后,主力资金都在谋划下一轮小牛市。绝对真理还有一条——你能创造一个上市公司,尽量不在这里赚小钱培养坏惯。新手和小散朋友们,这个市场充满仇恨和失望,赚不到钱并不是你的错,很多高手决战99次胜利归来之后,往往死在1次贪婪之中。这也是一位资本大鳄多次和周掌柜提到的投资“大逻辑”!基业长青,需要修炼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人性,但生活对于自我修炼似乎比股市更有魅力。几乎所有A股顶尖高手都是保守的!周掌柜,知名市值管理专家,商业生态理论奠基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多家上市公司战略顾问。
投资stock

16-03-21 15:45

0
爆赚巨亏N次后,昔日私募冠军罗伟广谈A股,针针见血 2016-03-19 19:58:58 来源:中国基金    我做股票做了20年,到现在顶级富豪都是我的客户,顶级富豪和散户没有区别,在股票里都是非理性的,不能独立思考。我也会非理性,没办法,逼着你成为脑残。

  中国基金报刘明

  编者按:说起广东新价值投委会主席罗伟广,大家首先想到的是2009年的私募冠军,一时风光无两。然而,巅峰之后2010年罗伟广的产品就跌落神坛,此后起起伏伏罗伟广和新价值依然屹立在资本市场。

  3月18日,私募排排网在深圳举办的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上,基金君再次在这一论坛上见到罗伟广,灰黑色羊毛衫、黑色运动裤、运动鞋,务实的广东人形象。罗伟广分享了这些年的投资心得。满满的干货,基金君整理。

  干货如下:

  未来最有价值的是股权:

  我们现在相当于日本上世纪70、80年代,最有价值的是未来能带来收益的企业的股权。

  创业板有泡沫是对的:

  虽然创业板的大牛市我是踏空了,回头看我现在又重新买创业板。创业板现在这么高的估值,但如果我们把全球最好的资产拿过来,我觉得中国真的有可能变成美国。未来几年不会允许创业板的泡沫破灭,因为它撑了5、6年就不是泡沫了,是真真正正中国的引擎。

  不会跌到2000点:

  中枢不可能回去2000点,2000点是钻石底,现在不是08年。我们蓝筹股才10倍PE。你说指数还能跌哪里去?美国是进入加息周期,增长1、2个点,我们进入降息周期,我们经济增长还6、7个点,我们还希望它跌哪里去?指数肯定跌不到哪里去,真正要跌的是小盘股创业板,但是它跌不动,因为政府需要拖住它。只要政府放开IPO管制,允许做空,马上崩盘,但是这个情况我觉得2、3年不会发生,如果要发生肯定酝酿很长的过程,我们会看得到。

  吐槽二级市场博弈:

  2010年后A股风格转向博弈的市场,价值投资基本靠边站。

  以下为罗伟广演讲实录:(现场部分文字实录,未经罗伟广本人核实)

  今天的内容有两个:第一,就是过去在私募做了有6、7年,我觉得失败的经验很多,应该在私募圈里面算是一个代表,所以我有很多教训。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很多人生的冷暖和私募圈的残酷,但是有一些理念一直支持我走过来,一步一步走上另外一个相对成功的,这是值得交流的。炒股票这么多年,在我的一个特点来说,哪些是优点,跟大家讲一下。

  第二我做私募来说,我自己性格上有一些缺点,比较乐观,另外没有与时俱进,这几年中国市场都转向博弈,基本上价值投资都是靠边站的,但是起码我们活着,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很多经验。博弈有博弈的优势,出了很多代表性人物,但现在这类投资进入一个高敏感区。所以两种方法的优劣点,总结来说还是各有好处的,是各领风骚的。

  这个图是一个波动图,每次基本上大的历史事件都是市场底部,一战大萧条、二战、金融危机金融风暴。08年之后09年有一个很大的机会,美国基本上大风暴之后有10年以上的上涨周期,我当时也是这样做了,回头看真的是对的,但是我没有做好。如果那个时候我做美国股票或者做国内A股指数,我也赚很多钱,我这么多年做来做去没有赚多少钱,每天折腾来折腾去,大趋势是最重要的。回头看最简单的东西反而是最有用的。

  首先讲一下中国炒股票的特点,急功近利、傲慢,中国的特点是这样,我自己也是这样的。

  我们06、07年之前不是这样子的,那时我们赚到一点钱,现在不是了,基本上现在都是做博弈做趋势的一统江湖,趋势一来所有人都死命买,加10倍杠杆,但一跌下来又说最好推倒重来。市场上都是高手,像涨上去涨到4、50倍PE我就把股票卖掉了,我肯定拿不到150倍,后来跌下来到2800就买了,但在趋势之下博弈起来可能还要跌,我肯定玩不过这些市场博弈的人,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只能从市场上退出来。

  80后这一批基金经理都是2008年后入行了,这些年轻基金经理也崇尚追涨杀跌的博弈,他们一统江湖,这个市场的风格完全变了。2008年之前,股市上起码有对手盘,跌下来有人买,涨上来有人抛,但现在一涨上去5000点,大家都在买。然而跌下来,大家都越跌越卖,到现在私募仓位都只有2成。为什么会这样?别人抛的时候,我能不抛吗?同行那里都在抛,

  私募已经公募化了,公募的游戏规则导致它追涨杀跌,大家也只能追涨杀跌,没办法,所以都是高吸低抛。

  我最大的一个体会,中国二级市场的投资氛围坏了,我跟业内很多做价值投资的大佬,他们都觉得没法活、没法混。大家都在博弈,别人做博弈规模做到100个亿,你不这样你混不下去,肯定逼着你也跟着这样做。

  第二,后面这几个图也是支撑我从低谷重新转型成功的重要原因,它又给我一个信念。第一个图的信念是熬得住,后面肯定还有大的系统性的机会,熬得住你靠什么股票呢?我本科是学国际经济的,当时是日本最风光的时候,我们经常拿日本比较中国,认为日本的过去都是中国的现在或者未来,结果回头看,这个图也是2010年的,2010年我最风光,慢慢就说服了自己,没说服客户。

  但是现在回头看,这可以反思我赚很多钱。日本经济高增长、中增长到低增长的几个阶段回头看跟中国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高增长是炒房,中增长是7、80年代做经济泡沫,90年泡沫破裂之前,中速增长基本上老百姓( 603883 ,股吧)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房地产涨到一定位置的时候,所有生产要素都体现出来之后,没有人口红利的时候,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带来未来确定收益的股权,现在中国最牛逼的企业,比如阿里巴巴、腾讯,当时是索尼松下。这么多股权没有低门槛的,这些企业有这些优秀的要素就赚到钱,一般企业赚不了钱,所以最稀缺的是好的企业的股权。这都是日本当年转型的上世纪7、80年代,我们现在就处于这个年代,我们就是这个年代。

  下一个阶段是什么呢?是这样,

  如果我们转型失败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下一个阶段必然是房地产的崩盘,这就是日本90年代泡沫的破裂,中国有可能这样子。如果我们转型成功了,中国有可能变成美国。所以中国就只有两条路:要么变成美国、要么变成日本。如果我们转型成功,为什么3000点就抄底了,死得很惨,如果吃一点小亏,如果最终涨上去,涨到多少点?1万点,当年美国是4万点,我们只要不清盘还是可以的。

  后面至于是不是这样子的,大家慢慢看,那个时候我肯定退休了。但是这几年我一定要熬着,买什么股票呢?就是这些,这些基本上烂大街了(基金君注:就是现在满大街都在说的新兴产业)。

  日本在转型这十几年,这些基本上没有涨,涨的就是我们炒的烂大街的,但是2010年的时候不是烂大街的,2010年就是这么一个图,我就是根据这个图投了一堆股票,结果在2012年三季度全部卖掉了,有产品当时被赎回90%。大家知道2009年我很牛逼,但后来排名倒数10位的就是我,当时买新兴产业的股票太早买了,然后由于客户赎回又在最低点的时候2012年三季度大部分都出掉了。等我出完,创业板又来了两年多的大牛市。

  现在大家都说创业板会不会崩盘,这样没有意思,我们要考虑中国是不是回到这样的阶段,我们的转型是否会成功,这些行业是否能撑得起中国未来的经济。比如说制造业下来,周期下来了,这才是根本,不要因果倒置。

  虽然创业板的大牛市我是踏空了,但是回头看我现在又重新买创业板

  ,我回头看,我2010年的时候还是很有见地的,现在大家说看好新兴产业都烂大街了。创业板高科技的泡沫,总好过房地产的泡沫和黄金铁矿石的泡沫。我们市场上存在估值的泡沫,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是大好事。如果这个泡沫再持续5、6年,基本上我们所有PE、VC,中国会成为全世界最优质资产都回到中国来。现在很多美国的欧洲的项目都跑过来中国做路演,希望我们投资,因为我们出的价高,就是这么一个原因。

  谁有这个资本的定价权,全球的优质资产就会去那里,中国是最大的市场、最高的估值,这个估值如果全部钱进去之后,全部都炒没有价值的东西,肯定会崩盘的。

  现在这么高的估值,但如果我们把全球最好的资产拿过来,我觉得中国真的有可能变成美国。

  我以前是不信的,但是投身其中看到一些让我眼前一亮的项目的时候,我觉得真的是这样的。

  现在创业板有泡沫是对的,但是现在跌到5、60倍就没有必要再唱空了,客观来说创业板有它可取的地方,这些泡沫是好的泡沫,房地产泡沫是坏的泡沫。其实很多企业从做PE的角度都值得买。中国的经济问题,我觉得这事转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但是还是满足产业升级,其实真的是利国利民的,政府应该看得很明白。

  未来几年不会允许创业板的泡沫破灭,因为它撑了5、6年就不是泡沫了,是真真正正中国的引擎。

  第二个观点,大家现在很多都说经济差,或者说货币宽松已经到头了,股市涨不了。中国股市和经济的关系,2005年到2014年十年,中国经济与股市同步了,05年之前是反向的,所以很多策略分析师看不懂。过去是同步的,去年2014年怎么可能有牛市?那你的思路就错了。

  我炒股有20年,前十年是反向的,之前经济一路下滑,但是后来放松了,无风险利率一直涨到几个点,1000点涨到6000点,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经济复苏了,大家都不炒股票了,大家都买房做实业了,2000年之后很多钱都做实业去了,所以资金好,股市就一路流出,股市就跌了,就是这么简单。

  05年到08年基本同步了,但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情况就是96年到2000年的情况,将来新兴行业转型能不能带动消费?不知道。我们引擎启动的5、6年之前经济不好,跟现在未来5、6年市场不明的原理是一样的,所以流失会继续,这是大背景,不能简单看GDP,但是转型能不能成功?不知道,炒了再说,如果转型成功了,那个股票是值的。如果转型不成功了,那个时候房地产和股市一起崩下来。我们现在炒房不行、做实业不行,只有炒股票,炒股票都去做股权。现在基本上所有大佬都形成共识,我也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发现这个对头就做了,你就像做股票一样,搞清楚现在处在什么阶段。

  股市不可能跌到2000点。其实这些也是很简单的,中国股市,中短期来说最敏感的是资金面,中国过去这么多年的历史,对于业绩、对于GDP是不敏感的,对于资金是否进来股市很敏感。

  看过去资金成本图,只要大幅下降都有一波大牛市。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8跌到2.8了,只要跌破3个点就大牛市,结果没有跌破3个点就大牛市了。但是现在这个趋势还是往下的,不可能在趋势往下搞一个大熊市,因为这个熊市涨得太快了,

  中枢不可能回去2000点,2000点是钻石底,现在不是08年。我的观点就是这样的,今年不可能是08年的翻版,你看08年是怎么跌的,大家看图,是这么跌的,一直到起点,现在不会。

  现在这个阶段不可能产生持续的,因为跌到一定程度,钱没有地方去。这是我的第二个观点。

  去年很多人说股灾消灭了中产阶级,以后中产阶级没了,经济转型就死掉了。第二这些人不会炒股票了,因为亏了,谁还会炒股票。最不能相信就是你旁边的人,尤其是炒股票的人,如果炒股票的人是你旁边的人,他就是反向指标。现在看微信群里面,大佬群里面,也是反向指标,为什么呢?其实大多数人是错的,你旁边大多数人是错的。

  看下资产配置图,美国有34%是房产、34%是股票,中国的股票资产是3%,怎么可能消灭中产阶级?你看数字就在这里,中国人的股票资产是很少的。而且我旁边的人每次说我不炒股票了,结果股市一涨又回来了,都是那些几亿身家的中户和几亿身家的老板,我旁边的人都是很牛逼很成功的,都是每个行业的老板,

  你本来这么聪明变得怎么这么傻了?因为按捺不住,人都是虚荣心

  ,看到旁边的人就受不住了,亏钱就不行了,中国旁边的人都是这样的,最多拿一个亿出来炒,亏了就不在乎。说中国股市很惨,亏了很多,不炒股票了。

  我做股票做了20年,到现在顶级富豪都是我的客户,顶级富豪和散户没有区别,在股票里都是非理性的,不能独立思考。我也会非理性,没办法,逼着你成为脑残。

  最后大家说到中产阶级消灭掉了,钱不会再进股市,这也不会,旁边的钱没有地方去,只是现在跌怕了不愿意进来。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房地产,2010年已经有泡沫了,2014年还有泡沫,为什么?中国老百姓房地产大家有共识,有泡沫,就像创业板150倍的估值,它跌不到哪里去。像深圳现在一线城市的房价跟当年的创业板一模一样,它跌不到哪里去的,一线城市没有泡沫,它是人口流进去,有钱的人就在那里买房。我认为我们私募应该是很有前景的,为什么?从居民资产配置中,配置私募等股票资产的需求巨大,这些图可以看到基本上有坚定的信念,多少次股灾都能扛得住。我经历了三次,为什么能扛得住?因为有坚定的信念。

  在中国A股这个市场里,散户结构是不会改变的,机构就没有发展余地,因为去博弈的话,散户和机构是一样的。

  我们蓝筹股才10倍PE。你说指数还能跌哪里去?美国是进入加息周期,增长1、2个点,我们进入降息周期,我们经济增长还6、7个点,我们还希望它跌哪里去?指数肯定跌不到哪里去,真正要跌的是小盘股创业板,但是它跌不动,因为政府需要拖住它。只要政府放开IPO管制,允许做空,马上崩盘,但是这个情况我觉得2、3年不会发生,如果要发生肯定酝酿很长的过程,我们会看得到。

 
投资stock

16-01-16 16:12

0
: 口活大湿2015-06-08 23:36

看来一些朋友还是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只好大白话文字讲诉一下当前的市场情况——  
  今天沪指大涨108点,上涨2.17%;创指大跌181个点,下跌4.67%;中小板指下跌187个点,跌幅1.6%;同样是主板的深市下跌196个点,跌幅1.11%。
  形成今天巨大反差分化的直接原因,是沪市里面的大金融 银行券商保险集体上涨,而市场上绝大多数个股下跌造成的。  
  就是说,今天股市除了沪指之外的全部指数都是大跌的态势。一九现象时隔半年后再次出现。  
  第一次的一九或者叫做二八现象,是去年底降息后,各种资金蜂拥入市,目标就是估值很低的大金融,指数持续暴涨,形成当时市场上“满仓踏空满仓套牢”的背离分化现象。今天这种现象似乎再次出现,我们到底如何来定性?以及如何操作?  
  分析一个现象,必须看前期发生了什么?前后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这个是股市大局分析的前提和基础之一。  
  我们都是知道,近期无论是沪深主板,还是创小板,都是发生了剧烈的震荡行情,5.28的暴跌,第二天早上二百点,合计五百点的震荡,上周四和上周五几百点的剧烈震荡,即,股市短时间之内发生了多次的巨震现象。  
  这种巨震,不是散户引发,也不是一两个机构引发的,而是市场上大多数的个股主力几乎是不约而同默契的合力形成的!  
  股价在高位的巨量震荡,我们多次举过案例,如前面的全通教育从跌停到涨停的宽幅波动(巨震),  300055  万邦达高位大螺旋桨后的跌停和涨停的剧烈波动,等等,凡是股价大涨后的相对高位出现巨震,就是说明筹码的松动,即,主力通过宽幅的波动,吸引短线资金进场博差从而开始大量出货的标志。  
  前几天,我们也是指出一些个股出现“顶部反转”的技术走势,需要注意。这种顶部反转,就是昨天还是涨停,今天就来个跌停,之后股价继续下挫,反转走势成立。  
  现在我们看今天各指数全线下跌(除了沪指白线),是在前面多次巨震之后发生的。则,毫无疑问,前面的股市多次的巨震,就是大多数个股主力通过宽幅震荡进行大量减持筹码的行为。  
  现在很多人对前面的巨震是不以为然的,请问——本轮牛市以来,你见过这样短时间之内的多次剧烈波动吗?就是股市历史上,这种剧烈的波动短时间之内的反复出现也是鲜见的!  
  作为股市交易者,必须高度重视股价在高位出现的激烈的而且是多次的这种巨大的波动!一旦后期股价向下脱离这个巨震的区域,就是完全确认了巨震乃是主力资金大肆减持的市场行为的事实!  
  我们现在看创指,今天的阴线已经跌破上周四巨震引起的那个长长的下影线的低点位置,高度说明前面的这个巨震就是资金的大量减持形成的。
  创指是什么?它是中国股市这轮牛市的风向标,无论你喜欢不喜欢!它是各路基金等机构重仓 扎堆的地方!而其的走软,预示着机构等资金的大规模撤离!请看看全通教育,股价已经近乎腰斩!再去看看你熟悉的很多强势牛股,是不是都是大阴反转的走势?  
  有朋友说,创指在本轮行情中,短线多次“走软”,后期不都是奇迹般转危为安了吗?所以,叫做神板啊!  
  但是,这次的“走软”,是建立在股价发生巨震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个时候的走软,就是顶部的意味。这个顶部是波段的顶部还是中期ABC的顶部,需要进一步观察,就目前情况下而言,大概率是中期的ABC顶部性质。  
  所以,我中午说,“除了大金融之外”的全面减持!  
  下面我们说说大金融,前面我们分析市场的巨震往往是切换市场风格的契机,为了防止市场风格的转换,我们布局了券商里面走势最强劲之一的东兴证券,市场风格能不能成功的转换?  
  我认为是——基本转化成功。  
  注意,我用了“基本”这个词语!为什么不敢完全确认呢?
  因为这次的大金融炒作和上次的市场背景不同!
  这一次炒作大金融时候,比如今天,是很多创小板股主力疯狂出逃的时候,上一次就是不牵扯这个问题。  
  就是说,这一次的大金融权重的启动拉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起到了掩护创小板个股主力出逃的作用!当沪指飘红大涨的时候,尽管创小板的个股都是在大跌,由于市场大多数交易者看指数看的是沪指,只要指数红盘且强势,尽管自己的个股在反转下跌,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或者下不了决心卖出——如此,沪指就是起到了掩护主力撤退的事实作用。  
  所以,由于大金融的上涨,参杂了不良的因素,因此,是“基本认定”。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明天是观察大金融的最好时机——大盘股的良性上涨,中大阳之后的回档,多是“挂星”形态,即,主力进行了良性的“紧盘”操作。而如果主力无心做多,高位不敢承接获利或者解套筹码,甚至自己也是高抛,多是在大中阳之后出现插入阴线!  
  请朋友们今晚看看银行板块在2012年底的那一波强势行情中,就是出现我说的这种技术形态——中大阳之后的挂星或者震幅较小的小阴小阳、其实,任何强势个股的上涨过程都是如此,即回档较浅,回档的日线震幅较小,普遍规律。  
  明天我们就是通过大金融个股的股价回档情况,进一步判断其的强势程度,如果多数个股是挂星状态,则尾市仍可以介入其中个股,波段持有  请大家晚上看看民生银行在12年底的那一波走势,技术走势和我前面分析的大牛股  600807  天业股份是如出一撤的,大家进一步体会“回档”的技术真谛。  
  当然,除了大金融之外,还是会出现一些上涨的品种,但是这个时候要学会放弃,不做永动机。后期巨大的市场机会还是在创小板个股里面!创小板后期下跌的越凶,挖掘大牛股的机会和成功率就是越大!  
  现在正确的理性的操作,就是部分资金操作大金融,看其回档情况,决定是否加仓操作。更大的暴力机会,是挖掘创小板里面的个股。  
  对创小板后面出现的反抽不要去博短差,没有意思,持有的反而是再次卖出的时机。耐心等待创小板的见底企稳,至于跌到何处,明智的是不做预测,而是亦步亦趋,目标个股跌到底部区域,自然会出现明显的技术信号,如逆势安静形态和潜龙在渊破位大神法等。
投资stock

16-01-14 15:26

0
2016.1.13日 高开早上急冲 到10点 持仓一直减。B基也不跟涨。下跌增仓。后市大跌吃股票,股指期货最后半小时不跌横盘。次日1.14 日低开沪市
-2.44%  慢慢拉高 但B基金跟着涨,中证期货不创新低走高增仓配合反弹。说明主力拉高意图提前显现。特此记载9.78据此买高鸿!
投资stock

16-01-14 15:16

0



发表于 2016-01-13 03:52:09 广发期货席位集中平仓 精准押空者渐“鸣金收兵” 
 受到现货指数的影响,期指昨日表现震荡乏力,截至收盘3个品种主力合约全线贴水。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底精准押空的广发期货席位,在一轮下跌之后,这两天已开始集中对自己手中的空单进行平仓,且平仓力度在众多席位中显得颇为坚决,该席位空单渐渐“鸣金收兵”,这会给市场带来好运么?
  3主力合约均贴水 
  昨日(1月12日),市场在多重消息力撑下止住单边下跌,最终震荡收红。截至收盘,沪深300指数报收于3215.71点,涨幅为0.73%,中证500指数报收于6136.66点,微涨0.13%,上证50指数报收于2131.37点,涨幅为0.53%。强弱程度对比来看,截至收盘时,涨幅超过9%的有51只股票,而跌幅超过9%的则有133只股票,市场仍显势弱。与此同时,沪市成交金额为2241亿元,深市成交金额为3266亿元,双双环比都有下降,市场虽然暂时止跌,但进来抄底的资金并不明显。
  期指方面同样以震荡为主,IF1601主力合约昨日报收于3196.6点,微跌0.26%,IC1601合约报收于6074.8点,涨幅为0.12%,IH1601合约以0.64%的跌幅报收于2121.2点,与现货指数相较,3者分别贴水19.11点、61.86点和10.17点。

  持仓数据方面,昨日中证500期指的4个合约合计持仓数量为1.97万手,沪深300期指4个合约持仓数量3.86万手、上证50期指4个合约的数据为1.65万手。
  广发期货渐平空单
    此前,《每日经济新闻》1月5日的《年前加数千手空单广发期货成“熔断行情”大赢家》报道显示,广发期货席位由于其精准押空在期指市场中较为显眼,该席位在2015年12月29日,突然大举在IC1601合约中加码空单1504手,一举坐上该合约持卖单席位第二把交椅,持仓数量最高的时候是在2016年1月4日,广发期货席位持有该合约空单2031手。与此同时,该席位在IF1601合约中,同样于2015年12月29日突然发力加码空单1456手,一举登上“空军司令”的位置,甚至在反弹日1月5日,该席位还义无反顾地加码空单至4540手。

  从此后盘面走势来看,广发期货席位这一系列精准押空彰显了实力,成为此轮下跌的最大受益者。不过目前这一态势正在发生变化。

  据中金所披露的数据显示,1月12日,广发期货席位开始集中平仓IC1601合约上的空单,当日减少了668手空单,虽然仍以915手空单位列第二把交椅,但距离第一位的中信期货席位的1993手已相去甚远。在IF1601合约上,广发期货席位的步调也是一致,1月12日集中平仓523手空单,为前20持卖单席位中平仓最为坚决的,其实在1月11日的时候,该席位已经开始动手大规模平仓,1月11日平仓683手空单,截至1月12日该席位在IF1601合约中剩下的空单为2748手,较最高的时候减少了4成左右。

  虽然在中金所新规之下,广发期货席位有较大可能是套保盘,不过根据其2015年12月底的加空单动作精准度来看,集中平仓的现象会给“跌跌不休”的市场带来好运么?投资者可拭目以待。

  年初行情纷繁复杂,市场波动巨大。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这时候有靠谱的市场前瞻观点那是再好不过。“每经投资宝”的张道达投资手记正是如此。就在2015年6月急跌前,张道达已持续一个月看空股市;2016年1月3日晚,张道达提示新年应控制仓位获利了结,次日大盘暴跌近250点。
投资stock

16-01-01 21:26

0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