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顶!
0
0
古今中外的改革实践都揭示出任何经济改革的主要陷阱在于“利益再分配”,
成功的改革是: 通过政治智慧和谋略将原本的“利益再分配”,
转换为一个支持者和潜在反对者的双赢游戏。
0
关注!
0
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被阿克洛夫称为“逆向选择”,而且严重的信息失衡“将可以导致整个市场瘫痪或是使整个市场萎缩成对劣质产品的逆向选择”。
0
古今中外的改革实践都揭示出任何经济改革的主要陷阱在于“利益再分配”,
而成功的改革都是通过政治智慧和谋略将原本的“利益再分配”转换为一个支持者和潜在反对者的双赢游戏。
中国二十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成功改革经验是最恰当不过的例证。
0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并不能拯救A股市场
股权分置问题与上市公司价值及股价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至今并没有在理论上或实践中得到任何令人信服的论证或验证。目前,很多A股市场人士不断强调的股权分置和市场扩容问题实质上是将股票的供给因素视为影响股价或股市的主要因素。
但是,财务理论和各国资本市场实践都证明,对于公司股票而言, 资本市场的供求环境只能暂时或短时期内影响上市公司的估值和股价的表现, 而在长期真正决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和股价表现的是公司业绩、财务实力、增长潜力、管理层素质和公司治理等企业自身的根本性因素。
1
在股票市场上,买卖双方即上市公司(或拟上市的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就公司本身的业务、财务及市场状况、发展前景、竞争优劣势等重要信息存在着不对称状况。
如同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 在其1970年经典论文《柠檬市场》中分析二手车市场时所论证的,当公司股票的卖方(即上市公司或其主要股东)对公司质量比买方(即投资者)拥有更多信息时, 就会导致出售劣质公司股票的情况,从而使劣质的公司股票驱逐优质的公司股票,造成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质量的持续下降。
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被阿克洛夫称为“逆向选择”,而且严重的信息失衡“将可以导致整个市场瘫痪或是使整个市场萎缩成对劣质产品的逆向选择”。
不幸的是,A股市场呈现的一级市场融资功能持续萎缩和二级市场股价不断下跌等情况正是阿克洛夫所描述的这种症状,
其根源就在于A股上市公司(包括发行人)的信息批露普遍存在重大缺陷,导致A股市场沦为类似二手车市场的“柠檬市场”, 良莠难分,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以至于A股市场普遍丧失信心。
0
柠檬市场效应则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
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
著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罗夫以一篇关于"柠檬市场"的论文摘取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并与其他两位经济学家一起奠定了"非对称信息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