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盈利模式
继护城河之后,大家最关心的可能就是盈利模式。从上市公司多次反复强调盈利也能感受到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盈利模式能成为一个热点概念,可能很大程度源于这些年如火如荼的网联网创业公司。早期大家觉得只要有足够多的用户,盈利模式不成问题,后来大家发现不是这么简单。早期的例子如腾讯,近期的例子如微博。前者经历了一个相当艰难的盈利模式探索期,而后者还在艰难的探索中。需要提示大家的是,网络公司是在产品广受欢迎,并且已经取得巨大用户基数之后,才开始讨论盈利模式问题的。与一流的网络公司相比,速递易目前的用户基数并不大。无论什么模式都必须建立在产品广受欢迎的基础之上,所以我觉得当下关注速递易产品问题,是比盈利模式更重要更基础的问题。这里我先说产品,稍后谈盈利模式。
雪*网友中,包括一些专业人士,在还没有研究透速递易的业务性质,从而确定其可能的对手竞争的情况下,就把网络巨头作为自己的假想敌,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同样如此,在还没有吃透产品的时候,又开始遥想盈利模式
我在投资三泰的时候首先的是用户是否喜欢速递易。三泰公司对速递易的好处有许多描述,不重复了。而我关注的是用户的体验,具体关注点是微博上用户的真实反应。去年夏天每天回到家,我就在微博上搜索速递易用户的评价和反应。用好评如潮一点不夸张。对于速递易的批评和质疑是我尤其注意。主要是两类:一是从来没有用过,只是基于自己的想象和逻辑就开始对速递易质疑,对于此类信息我并不关注。因为事实胜于逻辑。对于用户的批评我去年曾经专门做过搜集分类和整理分析。我关注连个事情:一是都有哪些使用问题?二是这些问题出现的大致频率。作为一款新产品,分析的结果我很满意:一是用户问题都是产品完善方面的问题,而不是是否继续使用问题。二是产品故障率很低。看来做银行设备出身的三泰技术是过硬的。
总体来讲,微博用户的数据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又去找新的,更有说服力的数据。速递易官网每天都在发布数据,这个数据对于判断用户是否接受速递易,是最有价值的指标。我记得去年8月3日完成投递是一百万件,大家今天去看看,已经超过1300万件了。如果这个增长的幅度能持续的话,明年的现在过亿是大概率事件。可见用户(快递公司和小区住户)是非常接受速递易的,否则投递数据不可能这么飞速成长。
当产品没问题,同时三泰管理层又以近乎疯狂的速度,不断超预期铺点的时候,盈利模式就成为当前的大问题了。下面我就可以来梳理一下可能的盈利模式问题了。
根据配股的相关公告,我记得大概四个:收快件,发快件,包裹滞留费和广告增值收入。目前大部分网友含一些专业人士对三泰的估值,也主要是以这个为计算标准的。我对此模式完全不看好。
理由如下:
1、我认为456毛的快递包裹业务费不可能赚多少钱,更不可能赚大钱。这个不用论证,如果真的赚钱的话,物业公司就会自己购买设备做了,轮不到三泰来。同时,如果真的有可能赚大钱,国家邮政部门也可能大规模介入。国家会把这个业务作为一项便民的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投入,不可能给三泰机会。
2、我认为广告收入也名堂不大,最多是又一个分众而已。
我真正看重的是金融,是社区金融。已经有媒体报道说社区金融未来比网络金融更有前途。关于社区金融,大家随便去搜索一下就能感受到其中巨大的商业机会。
有网友留言说,三泰有银行牌照吗?这说明还有许多网友不了解三泰,去他们官网看看吧。三泰要做的是社区金融服务平台,不是直接做金融,不需要金融牌照。平台搭好以后,把各大银行入住就可以了。就好比速递易为各快递公司服务,属于快递包裹周转的平台业务,三泰不需要快递牌照一样。
如果大家去仔细研究三泰,会发现这是不仅是一家有理想的公司,而且是目前上市公司中少见的精通银行业务的公司。三泰的业务覆盖了银行的几乎所有业务链,甚至连清分和押运都不放过。所以他们自称银行背后的银行。为了实现金融梦,他们从队伍到业务,从软件到硬件,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发和储备。如果细心留心有关新闻报道,就会发现他们一直在为
民生银行做社区银行业务提供支持和服务。据我所知,三泰所有的速递易进驻合同,都附加了将来金融业务入住的条款。
大家务必注意的是,三泰不是做社区金融,而是要做社区金融平台,是要做平台。我不懂金融,所以不想为这个平台估值。我只知道腾讯的游戏软件分发平台,市值超过了任何一家游戏公司;我只知道,淘宝天猫平台市值超过了平台上任何一家商户。
当八九月份夏天的某天早上起来,我们完全可能看到三泰大致如下内容的一则公告:经过对成都速递易入住的1000家小区调研发现,有300家符合社区金融业务开展的条件。经与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工商银行等八家银行协商,决定在这些小区进行社区银行业务的试运行。
你觉得这个公告发布以后,
三泰电子的股价值多少钱?
我知道巴菲特肯定不会投三泰,但索罗斯不一定,而孙正义很可能会投。孙正义十几年前2000万美金投阿里巴巴获得36的股份,目前大约值700多亿美金。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一笔投资。
金融平台,无人值守,有人服务的远程金融社区平台并不是我投资三泰的主要原因。前面我已经讲了,我对金融不懂。我看重的是广义的社区服务。以速递易为切口,进入社区服务的平台领域。这个和网络有关,而且直接相关。这个我懂,这是在一个不久的未来即可比肩京东的电商平台,在更远一些的未来,甚至还能给予更大的期待。这才是我投三泰真正的原因。
下面简单说说社区服务平台的一些情况。
无论是PC端还是手机端,全球的网站战争都已经进入了尾声。以几大寡头为核心的网络世界的格局已近基本形成。周鸿祎从PC端的安全卫士入手,进军网址导航和浏览器,最后进入搜索业务,可能是网站战争中最后一个经典战役了。但速递易的快速推进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从网下向网上延伸,可能还有最后一线机会。
我知道三泰正在研究电子商务或者商城的事,是自建还是在淘宝建还在讨论中。淘宝的平台不是为社区商务设计的,所以虽然能用,但是肯定不舒服。我觉得这个商城首先拥有淘宝平台的主要功能:1、商品展示平台;2、沟通交流平台;3、支付平台。同时这个商务平台还要具有淘宝不具有的社区属性,不是网络意义上的社区,是真实生活中的小区(可能涉及商业秘密,不多说)。以速递易为据点,以线下实体小区为圈子,构建一个小区网上商城。有多少个小区,就有多少个速递易据点,就有多少个专属于社区的网上商城。在小区商城购物,在速递易取包裹。这个事情太有想象力了。
一旦速递易和线下小区居民,以及线上社区商城绑定,三泰将成为一家有实体地面网点的网络公司。对于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来说,新建一个网络公司,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都不是问题。
需要特别说一句的是支付系统。据说这次阿里上市不包括支付宝,据说单一个支付宝就估值200亿美金。如果三泰的社区商城能建设成功,支付系统就一定能成功,我暂且给他取名叫支付易吧。一旦支付易的安装数量过亿,距离三泰设立自己的银行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