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的价格立场差距实在太大。
俄罗斯的开价是与出口欧洲相同的价格——400美元(每千立方米,下同),中国的还价是和中国向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购买谈定的价格持平——200美元。
通过讨价还价,双方也都袒露了自己的底牌——Gazprom表示不可能低于370美元,
中国石油表示不可能高于230美元。
以下的一些金额量级可以作为参考,俄罗斯天然气的开采成本大约是100美元,供应本国的价格大约是150美元,供应“死忠小弟”白俄罗斯的价格是200美元。当然,出口欧洲的价格接近400美元,大赚特赚。
而在乌克兰冲突期间,俄罗斯为挽留乌克兰人心,一度提出愿将供应乌克兰的价格从350美元“普通优惠价”下调到270美元左右,即所谓“特别优惠价”。
这么一来,大家对价格的量级看得可能就更清楚了。中国向俄罗斯索要的是“亲密盟友”的200美元价格,结果俄罗斯连“二心伙伴”的350美元价格都不愿意给予。
本来,按双方已经达成共识的计划,俄罗斯将修建东西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其中东线管道将可向中国每年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西线300亿立方米。总输送能力达到680亿立方米,未来还有可能增加800亿立方米以上。
按每年680亿立方米计算,双方最初每千立方米200美元的开价差异,将带来136亿美元的差价。即使双方让步,中国最高愿意出160亿美元,但俄罗斯要求不低于250亿。双方的差距仍然达到90亿美元。
很多中国人会很愤懑地问,俄罗斯让利几十亿美元会死么?
或许对Gazprom来说这是一笔大数,这家国企总管出口的俄罗斯天然气资源,是俄罗斯所剩无几的重要经济资源。根据2013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的统计资料,2012年Gazprom总收入1535亿美元,利润380亿美元,排名第21位。而负责对接的中国石油,总收入4086亿美元,利润182亿美元,排名第5。
90亿美元的纯利对Gazprom来说还是很有分量的。但中国方面的签约压力更不大。
中国已从土库曼斯坦进口了约200亿立方米天然气,约占目前400亿立方米进口总量的一半。两国去年还签订了一份协议,将在2020年之前提高天然气年出口量至650亿立方米。
加上哈萨克斯坦等其他中亚国家,2020年中国至少可以每年从中亚获得85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亚天然气与俄罗斯相比也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即使中俄协议达成,俄罗斯真正向中国供气也要在六年以后才能实现。
另外,中国已经开始向缅甸进口天然气,与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液化天然气海运协议已经在手。
目前中国国内外都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选择,中国并不需要急于签署合同,这将给予谈判很多优势。反之,在俄欧关系恶化的背景下,许多西方媒体都认为,“天平已经向北京一方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