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韩国等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表现为生产方式传统粗放,发展不均衡。而这些国家由于近几年经济形势不景气和对中国巨大市场的渴求,也有被收购的需求,这就使得大量资本奔赴海外。
事实上,早在2012年,院线大亨王健林就以26亿美元并购北美第二大电影院线AMC,成为中国电影海外并购的先行者。随后,又出现了诸如小马奔腾收购好莱坞特效制作公司
数字王国,
华谊兄弟收购好莱坞电影制作公司Studio 8部分股权等案例。
“海外影视产业、新媒体公司都已经比较成熟,为了帮助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时引进海外优秀的公司和团队,资本在其中起到沟通、整合的作用,帮助国内外企业形成对接。”肖晗坦言,“现在很多这些海外的公司可谓‘价廉物美’,不过,面对中国投资者,他们一方面看重中国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另一方面看中国人仍戴着有色眼镜。”
对于有过海外留学经历的肖晗而言,促进跨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他多年来坚持的使命。早年,肖晗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后曾到非洲做过志愿者。当时,他负责设计一个社会企业孵化器,主要帮助当地人创立改进社会管理方式的企业和组织。此外,他们在当地成立了社会投资基金,用来投资改善当地人的健康、教育和文化生活的企业。
“当你走了很多国家、了解了不同的文化,可能会形成更加多元的价值观。所以我觉得大部分海归回来后,他们的国际化概念会增强很多。”肖晗认为,海归人才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形成了一个沟通层,让两边得以交流,使中国更多地融入世界。
肖晗相信,信任是慢慢培养的,随着中国企业与海外企业的沟通,双方一定能实现合作共赢。他坚信,在未来,中国一定会出现数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娱乐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