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用“末日底”来形容1849点以来沪深股市基本的状况:就大势来说,熊市的最低点已经形成;就宏观背景和市场表现来讲,我们却时时会有世界末日已经或即将来临的感觉。
上周又介绍了现阶段沪深股市的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每波下跌都来势汹汹,又草草结尾:如果是5浪型下跌,一定是1浪最长,3浪、5浪依次缩短;如果是三段式下跌,一定是A浪最长,C浪在时间长度和空间幅度上都不及A浪。
二是大盘日常波动呈现严格的周期特征,特别是卢卡斯数列,几乎左右了大盘日常波动节奏。就拿本周一的强劲上升而已,看起来是新“国九条”起了作用,实质上仍是卢卡斯数列在起作用,因为上周五期指2123点这个低点往前数4个交易日,是5月5日的2123点,也是一个显著低点(反弹点);7个交易日,是4月28日的2139点,也是一个显著低点;11个交易日,是4月22日的2163点,同样是一个显著低点……它们构成“4天、7天、11天……”一组规整的卢卡斯数列。换言之,没有新“国九条”的消息刺激,本周一也会让许多在上周五低点开空的投资人叫一声“啊呀”,新“国九条”最多是扩大了反弹力度。
这些特征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首先是估值和基本面因素的交杂。以
上证50 或沪深300指数来说,目前股市的估值不仅历史上最低,放在全球背景下分档排名,也在很低档次上了,这构成了末日底的“底”和每一波气势汹汹的下跌最后却草草收场的原因。
但就基本面来说,寻找进一步看空理由,已不需要太多智商,连白痴都能轻易找到一大堆。这一方面,投行、专家、学者已讲了很多,不需要我再重复——3年多前,我讲这些观点时,他们都还在唱高调,而当今天下,要找几篇看好中国未来的,比如像巴菲特在本年度股东大会上预言未来5年到10年中国会变得很强大这样的文章很难,*。这些东西形成了末日底的“末日”因素,和每一波下跌都来势汹汹的原因。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结构大调整和大衰退时,曾有过估值和宏观经济背景孰重孰轻的问题。主流观点是“估值虽然很低,但由于某种原因,其实并不低”。现在轮到以这种话来说中国股市了。
表面看,这样的观点很合逻辑,因为随着经济状况的进一步下滑,许多公司业绩会进一步下降,许多公司还会伴随经济结构调整走向没落。
但实际上,从长远角度看,估值并不是单纯的业绩和市盈率问题,而是一个资产重置问题。举例说,沪深股市的16家上市银行(行情 专区)构成我国银行业的主体,现在的总市值是3.6万亿元,还抵不上美国一家市值排名最大的公司。这些银行之所以值3.6万亿元,不仅是因为它们现在有多少亿元的总利润,更重要的是:假定中国还没有银行,需要从头开始,那么,就一个13亿人口、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国家来说,要把一个银行体系建成现在这样的规模、这样的水平,需要多少直接投资成本,间接时间成本和经验成本?这些成本的现值是多少亿元?未来值多少亿元?会不会少于3.6万亿元?
2008年底,我和一位民营企业家聊投资,说到
云南铜业 (行情 股吧 买卖点)总市值才80亿元时,他眼睛豁然一亮:我们家族投了一个小铜矿,花了两亿元,八字还没一撇,云南铜业竟然只要80亿元?!虽然云铜巨亏已成定局,他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这只股票。因为他知道,几十亿元建不起云铜,只要它的资源没有枯竭,中国依然需要铜,它就有它的价值底限,而这与现在甚至明年盈利多少无关。
一国经济总价值的底限就是该国经济体系的重建成本和市场价值总和。一个股市的估值底线就是全部上市公司的重建成本和它们所占有的市场价值总和。短期的盈利状况,只影响它在底限基础上,还能上浮多少。也正如此,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遭遇了如此严重的经济衰退,
道琼斯 指数的最低市盈率也没有跌破过7.6倍。
由于2270点以来,周线级别上的下跌5浪已经完成,因此,本周的冲高回落应当不会形成新一波跌势。未来4到7个交易日内,应会形成一个类似3月中旬综指1974点,期指2060点这种周线级别的底部。理由?当然还是卢卡斯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