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的两篇文章我都看过,给新手看还是很长见识的,有助于启发思路,却没有多少操作参考价值。
[淘股吧]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有点料,也让我有不吐不快的感想:
“今年A股TMT估值见顶,中概股大概率上是今年见顶,但如此大的跌幅依旧让我意外,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不会如此迅速下去,因为很多公司这么一跌,变得不那么泡沫了,很多增速较快的公司,现在也就是20-30倍的市盈率(NON-GAAP),那有什么担心的?手机游戏、视频、移动应用、电子商务都还欣欣向荣呢,怎么能说完就完呢?”
干货就这么一句:很多增速较快的公司,现在也就是20-30倍的市盈率(NON-GAAP)。但很遗憾,在我看来,强调NON-GAAP利润的公司,大多数都是在耍财技,或者说得难听点,耍流氓。
GAAP是什么?国际通用会计准则。是无数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和讨论制定的较能客观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规则。回避这个准则另搞一套标准算出的利润,一定的注水的。对于互联网企业,NON-GAAP利润最常见的是少计入了非现金成本,其中最常见的是期权成本。
对管理层和员工发放的期权,表面上不需要企业付出现金,因此是许多互联网公司惯用的激励手段。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公司上市、期权行权后,这个潜在的成本实际要由所有股东分担。许多激励期权行权成本极低,发放数量又很大,实际上将显著扩大股本,稀释每股权益,降低每股价值。
TWTR 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不计入期权成本而虚增的NON-GAAP利润对管理层可能有意义,对股东却没有意义,以至于我一看到NON-GAAP就想吐。
另一个耍流氓的公司是
亚马逊,从来不讨论利润,而只吹嘘现金流。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巨大的折旧。亚马逊早已经不是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了,而在很大意义上是个重资产的物流公司,每年用于物流设施建设的资本投入巨大。不计折旧,只看现金流,其实是无视现实,假装看不到未来仍然需要继续支出的巨额资本。好在清醒的投资者越来越多。最近一期的季报公布后,失去耐心的投资者开始用脚投票了。亚马逊的股价能涨到400以上真让我意外,而现在跌破300则一点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