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反思与展望--写在网络科技股泡沫破灭之际

14-05-08 20:33 9073次浏览
远大前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近来华尔街网络科技股血流成河。无论是美股的推特特斯拉亚马逊 、还是中概股中的奇虎新浪 唯品会 ,前期越是热门、脱离业绩支撑暴涨的,跌幅往往越大。先贴张一览表,让大家有个整体概念。
股票现价今年至今涨跌幅最高价相比最高价跌幅
Netflix320.512.70%454.98-29.60%
特斯拉201.3532.80%254.84-21.00%
Facebook57.396.90%72.03-20.30%
Twiter30.66-49.30%73.31-58.20%
LinkedIn143.37-33.20%247.14-42.00%
亚马逊292.7-25.60%408-28.30%
唯品会137.967.70%176-21.60%
百度151.27-13.10%184.64-18.10%
新浪47.4-42.30%88.96-46.70%
奇虎78.1-3.60%121.53-35.70%
携程45.67-10.80%59.19-22.80%
去哪儿24.6-17.80%36.73-33.00%
算术平均--6.30%--31.40%
其中,“今年至今涨跌幅”其实未必能说明问题,其实许多网络科技股的最高价是在今年3月创出的。相比最高价(指去年10月下旬以来的最高价)的跌幅才是血淋淋的。
打开淘股吧APP
28
评论(5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立春

14-05-08 22:16

3
做空,我的经验是:一定要回避这种起伏巨大的品种,你对十次,不及错一次,BETA值不要太高,股票市值最好高于50亿,流通性要好,再加些时机技巧,成功率几乎百分百。
孤独的愉悦A

14-05-08 22:16

0
美股做空的成本高吗?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立春

14-05-08 22:13

2
只能看看,即使做空,也要小仓位

道指年初调整,纳指不跟,道指最近几乎新高,纳指调整,尤其是那些前期涨幅巨大的个股,调整很猛;
但本次牛市的前锋是纳指,纳指三年内会创历史新高,目前还在过程中,牛市的过程,自然是泡沫的累积过程,美股起伏巨大,NET FLEX 近几年从20到300,再从300到55,然后55到450,全部过程发生在60个月内,连起来看,这60个月都是制造泡沫过程,没有破灭,起伏巨大并不是泡沫破灭,所以做空要谨慎。
远大前程

14-05-08 21:37

8
去年10月22日,我在论坛发了题为“谷歌的绝唱”的帖子,警示网络科技股的泡沫。现在回头看,似乎是猜对了结尾,却没有猜对开头,颇有可反思之处,所以本篇的标题以“反思”开头。回想去年10月底开始,我分批开始卖空自认为泡沫严重的美国网络科技股(当然也包括中概股)。结果此后几个月里,泡沫却没有破灭的意思。虽然自己仓位控制还算得当,绝对损失不过几个点,但相比指数涨幅(同期美股上涨了10%出头),处境就很尴尬了。在牛市末期,看空做空实在需要相当的技巧和胆识。

做空最重要的技巧大致有两点:1、卖点的选择。2、风险控制。做多可以选择顺势或逆势建仓,但做多几乎就只能是顺势建仓。只是,什么是“顺势”,有时却也难说。从高点下跌5-10%,似乎在做头了,却可能只是个小调整,后面又创新高。今年2-3月许多网络股就是这样的磨人走势。等从高点下跌20%再建仓(卖空)吧,不仅损失了一大段利润,而且此时很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反弹,对持仓的神经又是巨大的考验。所以,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往往还要高于卖点的选择。只有控制好仓位,才能经受网络股上蹿下跳的波动,引来胜利的曙光。

顺便说一句,巴老的经验教训中有一条,不借钱,不做空。我觉得这固然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实际也是身家百亿后的自然选择:不借钱是已经不必借钱;不做空是仓位大到不敢做空。毕竟,在华尔街的丛林里,暴露仓位的大空头往往会死得很惨。最近的一个例子大家可以看看关于康宝莱的多空对战。

至于小资金,借钱和做空其实都是提高收益率的好办法,但前提是你要有与此相应的风险控制意识。贪婪和恐惧是投资的两个大敌。借钱投资时,主要是要防止贪婪;做空时,主要是要克服恐惧。
benhorse

14-05-08 21:33

0
所以阿里巴巴也在拼命抓紧时间上市,再过一阵,恐怕估值要腰斩了。
红薯哥

14-05-08 21:07

0




提醒得好
远大前程

14-05-08 20:47

0
转贴一篇今天的相关报道

中概股市值两个月蒸发超300亿美元
 
  
  新浪科技 王若涵

  夏至已至,而中概股在内的美国科技股,却正值凛冽寒冬。

  周三,中概股普遍暴跌超6%,包括百度、奇虎、唯品会和携程等。新浪科技统计了44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泛互联网公司,以目前的股价对比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时股价,44家公司的市值总计蒸发300亿美元。

  受美联储逐步退出QE影响,美股整体环境不佳,多个明星科技股价下挫。其中,跌幅最大的为美国在线AOL,约为22%;而Twitter昨日跌幅也高达17%。除了科技股,股市上业绩疲弱的公司均遭遇了打击。

  科技股的低迷已持续数月,此次中概股的暴跌,以及纳斯达克科技股的全线飘红,是否意味着中概股再次面临泡沫危机?

  股价暴跌

  中概股普遍大跌,具体来看:奇虎360跌幅约8%,唯品会、携程跌幅均约7%,优酷土豆约6%,百度约为5%。此外,跌幅最大的为酷6的17%,以及500彩票网的12%。

  面对如此汹涌的跌潮,多位网友在微博上表达了对此的担忧。@侯安扬HF 说:“今天的中概股.。.再次证明了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前阵子都热闹到排队开美股户了。”@葛家说:“中概股继续大跌,360市值已跌破100亿美元,百度已跌至520亿美元附近。其余中概股也是满盘皆绿。”

  数月来,中概股连续乌云笼罩,持续低迷。据一财报道,数据显示,自3月以来,优酷土豆、搜狐下跌幅度均超过32%,搜房跌幅也达20.09%,携程下跌11.55%。

  而中概股的颓势也蔓延到了港股,腾讯控股股价一路下跌,从3月最高点的646港元跌破500,再到下跌至如今的约470港元,创股价新低,累计2个月跌幅约26%。

  持续的下跌,使得多数科技中概股中的明星股,基本跌回到去年第四季度的股价水平。

  据新浪科技统计,奇虎股价跌回到去年12月的水平。股价今年3月6日达到历史最高的124美元,相当于两个月时间奇虎市值跌掉近60亿美元。

  百度股价也跌到去年11月左右的水平上。股价今年2月曾达到189美元的峰值,相当于几个月的时间跌掉约136亿美元。

  YY跌到去年12月的水平。股价今年2月达到90美元的峰值,相当于几个月时间蒸发约20亿美元。

  优酷跌到去年6、7月的水平。股价今年2月达到37美元的52周峰值,相当于几个月时间蒸发约约40亿美元。

  明星股市值两个月内蒸发了300亿美元,究竟是因为什么?

  缘何下挫

  从2014年2月份起,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QE)的货币政策,计划将购买国债的规模缩减至450亿美元。而QE的逐渐退出,意味着股市将从泡沫中逐渐回归正常,长远看会促进经济的内在性增长。

  受QE退出影响,美国股市整体出现下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今年4月的3、4、7日则出现了自2011年11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暴跌了4.7%。而受累于美国科技股,中概股也一片阴云笼罩。

  宏观上看,美股经历了前两年的强势增长,到了进行回调的时候,高增长的股票重回实际价值,所以相对来看由繁荣期逐渐步入低潮期。

  微观上看,涉及到周三的暴跌,源于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做证词时,表示股票市场估值正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位置,小盘股多有可能被高估。

  受此消息刺激,周三纳斯达克指数高开低走,一度下跌约60点。在投资者消化耶伦的证词后,指数逐渐震荡回升,收于4067点,下跌约13点。

  此外,近期中概股出现排队上市热潮,包括已提交首次公开招股书的阿里巴巴(滚动资讯)、京东(滚动资讯)、聚美优品、途牛和猎豹等。面对股市的中期回调和估值下降,中概股将在寒冬中艰难上市。

  阿里巴巴于本周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文件,宣布融资10亿美元。但彭博社刊文指出,作为重量级电商公司,阿里的最终融资额或为200亿美元。

  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融资规模令华尔街也感到震颤。东方港湾投管理公司董事长但斌在微博上透露,他在黑石私募集团的朋友说:“华尔街普遍认为,阿里的上市是此波行情到达阶段性顶部的时刻。”

  虽然阿里巴巴提交IPO的时间与中概股下跌巧合地重合了,但股价下跌因素颇多,并非是必然关系。葛家说:“千万别把大跌与阿里上市联系在一起。市场该跌了,现在只是开始。”

  而除了国内互联网巨头,其他体量较小的公司甚至进行了股票增发,也分流了部分市场资金。

  泡沫危机

  除此之外,美国股市还没有完全消除对中概股的不信任,“羊群效应”使得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投资者随之纷纷抛售股票。

  “目前的声音其实是在说科技公司或将破产。这是已经持续了六周的趋势。纳斯达克将经历一段压力,直到高增长股票回调至实际价值。”Wunderlich Security的首席战略官Art Hogan如是说。

  而科技股的泡沫之所以产生,可以追溯到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后,美联储为刺激经济,推行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投资者对美国市场失去信心后,中概股开始受到追捧。QE助推了股市上涨走势,而与实体经济出现了脱节。

  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三大股指均实现大幅上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了18.8%;纳斯达克指数上涨了43.9%;标准普尔500指数也上涨了23.5%。

  中概股股价开始迅速攀升,多家公司成为华尔街的宠儿,投资者纷纷入市,热钱不断涌入,泡沫也逐渐长大。

  由于许多中国公司看到在美上市的“钱景”,均选择到美国市场圈钱,而稂莠不齐的公司状况使得危机开始出现。浑水和香椽等美国做空机构通过调查发现,多家中国公司有财务造假行为。

  2011年,多家中国科技公司被曝光存在欺诈行为,浑水等便做空这些公司,使得中概股股价出现暴跌,中概股泡沫破灭。

  而那一年华尔街对于中概股的唱衰,是因为部分中国公司的造假行为。当当网CEO李国庆认为,他们距离中国太远,对中概股的判断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至此,美国股市对中概股的信任降至冰点。

  近年来,处在缓慢恢复期的中概股刚刚得以喘过一口气,打开了上市窗口,却再次遭逢股市寒冬。

  影响几何

  互联网改变生活、颠覆传统行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垂直领域创新公司不断涌现,今年又重新出现密集上市热潮。而2011年国内互联网公司频繁上市,最终造成了泡沫。

  那么,今年的排队上市潮,是否意味着泡沫再现?

  华兴证券董事总经理温天立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现在移动互联网接触的传统企业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应该是正常的。但是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以后会带来一些消化上的问题,消化上的问题通过锻炼或者吃一些药缓解,但有些是不能缓解的。”

  而中概股在近两年的确实现了大幅增长,不论是经营业绩良好或是普通的,甚至有多家公司的股票有近乎神奇的暴涨表现。

  业内人士分析,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业绩不足以支撑现在的股价,所以出现回调也是正常的情况。而对于业绩不好的公司,IPO的道路将会布满荆棘。

  温天立认为, 在美国,科技股会有波谷的周期,“这个周期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在里面”。他解释道,整个世界金融产业是一个受监管的产业,之所以受监管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这是金融体系会有的天然的情况。

  从长远来看,股市的周期波动不可避免。从经济学角度讲,价格最终体现价值。温天立说:“高增长的公司在美国都能得到很好的追捧。”所以业绩出色、经营状况良好的中概股企业,将度过波动期,最终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