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空,有一个最著名的认识误区:做空的最大收益只有100%,而损失可以无限。做多则反之。其实这一点只是针对毫无风险管理意识的新手才适用。投资的真谛,在于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在做多的情况下,如果你一路持仓什么也不操作,显然亏损(的绝对值)会越来越小,而利润则会不断增加。做空则恰恰相反。但对于有经验的投资者,即使做空,在走势不利时可以通过止损截断亏损,在走势有利时可以不断加码放大利润,因此最大收益绝不是只有100%。(假如全仓做空,当股价下跌时,投资者不仅有了账面利润,而且还腾出了新的
保证金额度,可以加码做空。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理论上做空收益也可以接近无限大)
因此,做空和做多的最大区别,不是收益额和亏损额的区别,而是做空要求不断进行积极的仓位管理,而做多却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因此做空的技术要求和心理压力更大。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做空呢?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做空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表达方式。在价值低估时买进,在价值高估时卖出。对于没有持仓但价值明显高估的股票则是卖空。尤其是当市场普遍高估时,如果不能做空,价值投资者只能空仓。此时,如果有做空这么个选项,就很有用武之地。国外有种"130%/30%"股票基金很有意思:基金经理可以最多持有130%的多仓,最多30%的空仓(净持仓100%),也就是说,基金经理不是通过判断大盘,而是通过判断股票价值的高估或低估并通过做多或做空取得超越大盘的相对收益。国内如果也引人这样的品种,应该也会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