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1 15:57羊城晚报
继央行在4月25日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后,近日有关“央行或将全面降准”言论甚嚣尘上,昨晚坊间更是传得“有鼻子有眼”:“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4年5月14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过,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央行网站并未公布该消息。而关于央行会否在近期全面降准判断,业内更是出现较大分歧。
降或不降“各执一词”
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用来调控市场上货币供应和流动性的重要工具,也被誉为宏观调控“一剂猛药”。
中信证券 本周三的一份报告率先明确推测,央行6日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已现全面降准信号,预计定向降准转为全面降准可能性大幅增加。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也指出,4月份CPI仅录得1.8%,生产者物价指数则连续26个月负增长,这意味着中国的通缩风险已上升,但实体经济仍然偏弱,“央行应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但也有完全不同的观点。
摩根大通 最新出炉的报告认为,中国最新数据表明近期央行放松货币政策可能性很小。但鉴于经济数据疲弱以及低通胀,央行可能进行政策微调,未来几个月央行不会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若调降对股市利好
不管业界有何分歧,降或不降,相信央行会权衡利弊做出考量。但如果央行真的降准,会对企业和百姓产生怎样的影响?
有市场人士测算指出,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改变可让货币供给大幅增加,如果今年存款准备金率只是降25个基点,那么货币供应将增加6.3%,相当可观。如按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9.1万亿元初步计算,下调0.25个百分点的存准率,将向市场释放资金近3000亿元。
央行放松流动性,理论上,银行用于放贷的钱增加了,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将变得相对容易些,利率也会平稳或者下降。但专家认为,要实现这一目的还需更多政策配合。刘利刚认为,只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调低最佳贷款利息,才能从真正意义上降低企业借贷成本。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金融机构的一项措施,对百姓没有直接影响。不过通过数量传导,也可能增加一点个人贷款方面供应量,但具体还要看银行如何进行信贷资源的配置。此外,调降对股市来说算是一个利好消息,或许能给股票上涨增加一点动力。